2019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金融硕士考研高分经验专业指导
接下来介绍一下人大财金学院金融硕士的考试科目。初试考四门,按照考试顺序是政治、英语二、396经济类联考、431金融学综合。其中396和431试卷都是由人大自主命题,另外两门是全国统考。其实对比一下贸大、央财、清北等学校,我的感觉是,人大考的每一门科目难度都不大,除了政治大家都是做一样的题,英语二难度远远低于英语一,396难度低于数学三,人大的专业课也只考宏观金融和公司理财,并且考试内容几乎都在课本上找得到。难度不大,那么竞争压力就在于要求你每一科都要达到比较高的分数,所以武玄宇老师也说过,人大是一个只要你踏踏实实学习,牢牢掌握住一定范围内的知识点,就一定会获得满意收获的学校。这也是之前我说的对于跨考生比较友好的原因。
今年财政金融学院金融硕士的复试线是397,按照以后的趋势可能还会增长,所以希望大家首先可以确定一个比较明确的分数目标,比如405——410范围内,然后再对于各个科目的学习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优势学科,取长补短,确定各门科目的目标分数。我当时的目标是400分,各科目标分数是政治75,英语二85,396联考130,专业课110。从结果来看,除了政治,各科都达到了目标。
接下来是396考试。总分150,数学70分,包括十个选择(2分一个),
十个大题(5分一个),逻辑40分(二十个选择),写作40分,包括两篇写作。由于作文批改比较具有主观性,失分在所难免,大家需要要求自己分数上130,甚至135,就必须保证数学和逻辑部分几乎不错。
数学大家应该在大一大二都学过了,有一定基础。可以在7月之前,利用数学精点的基础篇、核心笔记等书进行知识点的全面回忆(个人不太建议去看课本。因为396的考纲范围不同,尤其是概率论和线性代数,现在看课本我觉得比较浪费时间)。大家要保证这两本书上的所有题目都会做,所有知识点和细节都大致看过一两遍的话,基础就已经打得很不错了。以上就是数学的第一轮复习。暑假开始,就要进行数学的强化了。我觉得李东红老师讲义上的题目非常好,适合强化阶段用来保持手感与提高。除此之外,也可以看一看数学精点的强化部分。遇到不会做的题目一定要标记出来,以后反复练习。九月开始进行数学第三轮复习,这阶段就是把数学精点后面的模拟题、60天800题做完,历年真题做完。是一个大量刷题的阶段。通过真题你可以发现,近三年有越变越难的趋势,所以一定要重视基础的掌握,然后这阶段如果学有余力,可以适当学习考纲之外的内容。第三轮复习最好在11月之前完成。最后一轮复习一直持续到考前,就是每天做做以前的错题难题,背背一些记不住的公式定理,然后定期卡着时间做模拟卷就好。
逻辑对大家而言都是零基础开始学习,而且学这个感觉挺看个人领悟
能力的…有可能你学到最后上考场了还是做不来题…比如我本人。逻辑从七八月份开始准备,我觉得完全OK。建议大家可以跟着王洋老师听课,他的形式逻辑真的讲得很好。论证逻辑的话,可以等九月份开始听刘玉芳老师的课。当然你也可以一直跟着王诚的网课听下去。这阶段我推荐的用书是赵鑫全的逻辑分册,以及王诚老师的书。不是很推荐一上来就用逻辑精点。因为这本书的思路和大部分老师讲的思路都不太一样,你如果先用这本书打基础,可能后面看别的书,练习别的题目,都会看不太懂。暑假阶段至少要会做逻辑题,掌握基本的思路,正确率和速度可以暂时不管。九月开始以后,就要有意识的刷题,提升速度和正确率了。我建议大家把近二十年的管理类逻辑真题都刷几遍,因为考试很有可能会碰到管理类的原题。题目可以买王诚的书,参考答案与分析可以再备一本赵鑫全的答案,这样对照着看比较容易理解。另外还有一本周建武的管理类逻辑真题分类,也可以买来有针对性地练习。我只做了论证逻辑的部分(我们大部分都考论证逻辑)。由于管理类真题官方一般不会给出标准答案,而各个机构老师的答案都是见仁见智,所以遇到答案不一样的情况,可以和老师同学一起讨论一下,不用太担心。一般有争议的题目经济类联考不会再拿来考试。管理类联考的真题够你做了,质量也绝对比模拟题高,所以大家可以不用再另外做模拟题。
最后一阶段也是卡着时间做完整试卷,也是推荐周建武的那本书。周建武本身好像就是人大的老师,所以他的书都可以做一做。
16.17.18年的逻辑真题有百分之七八十都是管理类的原题,但是19年的考试明显感觉,人大老师开始更多地自己出题目了,所以大家不能太依赖于背答案,也要掌握方法。
最后是作文。这一部分大家可以从九月十月开始都不算晚。可以买写作分册和王诚老师的书,听赵或王的课。我当时听刘玉芳老师的课,觉得讲得很好,讲完基本都能写了。写作部分重要的就是一定要把历年真题都练习一次,完完整整写一次。并且要注意时间。396时间挺赶的,最后经常会出现写不完作文的情况。凯程也会安排四次左右的批改,大家也要把握好机会。
另外有一个小注意点,就是建议大家逻辑和写作都听同一个老师的课,比如赵鑫全和王诚。因为逻辑和写作内核本身是相同的,但每个老师的方法体系不同,比如你都听王诚的课,逻辑按照他的走,写作也会接受得比较快一点。如果听完觉得不太够,再用其他老师的课补充。另外写作也是大概有模板的,大家可以通过历年真题进行文章分段、例子、角度、语录等方面的积累总结,形成自己的模板。
最后一天下午考的是431金融学综合。我们只考宏观金融和公司理财。这一门是跨考生面临的最大难题。试卷一共150分,其中宏观金融90分,公司理财60分。宏观金融包括选择题(30个,每个1分)、名词解释(8-10个,每个2分)、简答(2个,每个10分上下)、论述(一个,20分左右)。公司理财包括选择(10个,每个1分)、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