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初中生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李金莲
来源:《世纪之星·交流版》2017年第10期
[摘 要]德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该通过耳提面命的说教进行道德教育。相反,要针对学生的实际认知规律,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树立一个生动,直观,开放的德育观念,形成以育人为本的学校德育思想,以科学的德育思想指导德育实践,以德治校,以德育人。
[关键词]初中生;道德教育;问题与对策 一、中学生德育问题现状 1.缺乏对道德的正确理解
中学生的道德品质往往都是来自于教师与家长的教育。这种教育大多是一种理论,缺乏生动的现实性。中学生对道德意识缺乏直观的理解。家长和老师只告诉学生这个事情是对还是错,经常不告诉学生是非的原因,这就导致学生的道德意识很模糊,学生可能会在不经意中违反了道德规范而感到沾沾自喜,很可能就会违背道德底线,在老师和家长发现后,如果没有给于正确的指导,而是一个责骂,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学生也会因此而加剧。因此,中学生必须对道德观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才能把握好自己的行为。 2.德育教育不平等,学生缺乏独立性
德育是一种具有主观意识的客观教育活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应该是平等的关系。只有相互平等,师生互动才能有效。而我国当前的道德教育则是教师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教师高于学生。这是一种强制性的灌输教育。老师告诉学生这就是对的,不注重学生的思想,这样的教育,不管学生的心理情绪如何,学生心理当然不满,心中会产生逆向的心理,情绪也会愈演愈烈,最终导致你讲我听、我行我素的局面。 二、中学生德育问题的解决策略
1.从教师自身出发,抓好安全防范工作,使学生在微妙的思想道德素质中形成正确的人格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在教学方面也是如此,如果教师自身没有很好的修养,而去管理学生,学生肯定会有“不服”的心理情绪,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有人曾经说过,一个人最有吸引力的时候那就是认真工作,用自己的专业水平来征服他人。因此,教师就要不断充实自己,不断学习,不断用自己的职业素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保障学生的学习,也有利于学生道德素养的形成。其次要做好自己的道德建设。初中生的各个方面都处于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