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美术教育的四个结合点
江苏省盐城市毓龙路实验学校 周阿杰
在新课改中,初中美术成为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它是对学生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学习美术基础知识与技能,能够培育学生的基本审美能力,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感知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全面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了实现上述目标,要求教师重视学生的审美感受,培养学生感知经验,坚持“立足自然、贴近生活、走进社会、学以致用”的原则,把握教学的多种结合点,充分发挥出美术的实用价值。对此,笔者提出如下几个结合点加以阐述。
一、美术教育与自然风光结合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要求学生研究、临习、借鉴前人之作,绘画出教材中的图像,以便由此汲取养分,为今后美术的成功打下基础。然而,教师应意识到初中美术教学是基础教学,并不是培育美术专才之地,也不是培育艺术家之所。教学实践表明,学生通常喜爱写生,而不是临摹。这是因为学生喜爱面对大自然的万紫千红、多彩斑斓,喜欢接触大自然的各种景物,如悠长溪水、雄伟高山、芳艳花卉,鱼戏浅底、鸟翔天空等。通过感受自然风光,体会自然魅力,能够更好地构成对艺术美与自然美的整体感知。多数学生对自然风光富有兴趣,感觉纯粹临习缺乏生气、活力。所以,教师应把自然风光融入美术教育之内,把教材讲解和写生指导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提高对自然之美的感知能力,调动学生对美术的学习热情。如风景画的教学,教师先在课堂上向学生讲解风景画的基本技法,使学生掌握色彩的运用方法。然后组织学生做课外写生,观察校园环境,校园景色。学生可以自由选取自己认为最美好的物像为绘画对象,注意表现画面近、中、远的空间层次,同时注意把握色彩中暗、灰、亮层次,从而使画面更生动、形象。
二、美术教育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
在传统美术教学中,教学手段是有限的,通常是借助课本、图片、幻灯等,对学生进行美术信息的传输,这些教学资源是有限的,并缺乏交互性与灵活性。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也广泛应用到教学中,教师借助电脑可下载视频、动画、图像、文字、声音等,然后制作课件,从而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学方法更
灵活、多样化。在现代社会中,经济与科学飞速发展,电脑美术技术也有了迅速发展,这使得多媒体不但是老师的教学手段,还是学生的学习领域。当今美术延伸至商品营销、建筑装饰、服装设计等广泛领域。这均是实用美术,而这些内容的教学,其宗旨在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唤起学生改造自然及美化生活的追求,而并不是一定要求学生变为设计师。例如,教学《物品上的画廊》这一课时,教师可播放视频:《物品上的画廊》——生活因有了花卉图案的装饰而变得更丰富、有趣。以幻灯出示图案式样:连续式、适合式、单独式。同时结合课件向学生介绍图案装饰造型方法(四种“变形”方法)。接着,教师让学生尝试依据图中花卉原形,通过语言表述形式来进行图案的装饰造型。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电脑搜集更多的相关知识,动手操作,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
三、美术教育与创新教育相结合
在美术教学中,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是一项重要教育任务。教师应不断探索、实践创新教育手段与教学方法,以便启发学生创新思维,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教师应给学生创造出更多的亲身体验机会,使其动手、动脑,喜爱探究,唤起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新课堂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例如:美术手工制作课的教学,教师可提前布置教学任务,让学生搜集各种生活废弃物,如鸡蛋壳、易拉罐、旧日历,通过剪刀、胶水等简易工具,将旧挂历纸制成垃圾桶、信箱、小台灯等,让学生动手实践,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变废为宝,充实、丰富课堂教学。这样的美术教学过程,集审美、创新与实践于一体。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与肯定学生的创新思维、独特看法,并引导他们将其运用到美术实践中,从而提高学生对美的创造力。
四、美术教育与思想教育相互结合 1.美术教育与人文教育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注重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还应将美术学习视为物质文化的学习。事物是相互联系的,美术学科也与其他学科有着一定的联系,如美术与自然学科,美术与人文学科、美术与社会学科等,因而,美术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整体素质上有着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很少有机会欣赏到名家绘画作品的实物,也很少有参观画展
的美术文化生活。因而,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利用音乐播放、朗读等手段使学生体会美术和人文教育的联系,体会人文手段,感受艺术美的丰富性、多样性。
2.美术教育与爱国教育
在渗透思想教育时,爱国主义教育是其内容之一,是美术教育的重要教学任务。新课标提出,要在美术教育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我国美术作品的简介与欣赏,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历史上具有代表意义的美术作品,使其对中国丰富多彩的古文化及艺术遗产有初步认识,利用审美教育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提高民族自豪感,帮助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如认识圆明园中许多美术作品被毁被盗,从而唤起爱国情感。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途径主要有:绘画课、欣赏课、工艺课。这三类教学中,借助欣赏美、感知美等审美教育以及表现美等课程实践,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继承与发扬传统优秀文化。
(注:本文发表于《新课程导学》杂志,发表时间:2012年1月上旬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