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以小松喻人,写小松初始不为人注意而最终长成凌云大树,批判了世人以身世取人的浅陋目光。 (4)叙事抒情。如张籍的《秋思》“忽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句,将羁旅之人对家人那种无限牵挂的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
(5)借古讽今。如李清照的《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通过赞颂楚霸王项羽的英雄气概,谴责了宋朝统治者仓皇南逃、不思北上的行为。 (6)用典抒情。如王维《山居秋暝》的尾联,化用“王孙”典故,本来《楚辞·招隐士》说:“王孙兮归来,山
9
中兮不可久留!”诗人体会恰好相反,他觉得“山中”比“朝中”好,洁净纯朴,可以远离官场而洁身自好,所以就决然归隐了。
4、古诗中常用的表现手法。 古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有:比兴、虚实结合、衬托(正衬和反衬)、对比、抑扬、象征、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用典、动静结合、细节描写、渲染、联想、想象以及别的一些修辞手法 4、 古诗中常有的情感。
(1忧国伤时:如揭露统治者、同情人民疾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等。
(2建功报国:如建功立业的渴望、
10
保家卫国的决心、报国无门的悲叹 (3思乡怀人:如羁旅愁思、思念亲友、边关思想、闺中怀人等。 (4送别伤情:如依依不舍的留恋、情深意长的勉励、坦诚心志的告白 (5咏史怀古:如借古讽今的情怀、昔盛今衰的慨叹等。
(6生活杂感:如寄情山水的悠闲、青春易逝的伤感、仕途失意的苦闷、告慰平生的喜悦、阐释生活哲理等。 5、 古诗中的两类形象:人物形象和景物形象。
6、 古诗词语言的风格。如形象生动、豪迈雄奇、沉郁顿挫、悲壮慷慨、朴素自然、婉约细腻、含蓄委婉、清新
11
明丽、幽默讽刺等。
此外还有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和常用的修辞手法等,尤其是各个时期的不同风格的重点诗人及其作品,更值得注意。鉴于篇幅不再一一列举。 四、掌握答题技巧,做到胸有成竹 根据古代诗歌的文体特征和常用的鉴赏角度,结合多年各地的高考试题,我们可以归纳出以下几类常见的鉴赏题型,每类题型都有其答题的要点和要求。我们在备考训练时,若能注意各类题型的答题步骤和要点,应考时就可能将答案写得准确规范,避免遗漏和无谓的失分。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