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规模化养猪场
废弃物综合利用及污水治理
建议性报告
2011年10月12日
目 录
第一章 项目背景与意义 .................................... 1
1.1 项目背景 ...................................................... 1 1.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2 1.3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 3
第二章 国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情况 .......................... 6
2.1 国外研究现状 .................................................. 6 2.1.1 规模化养猪场废水来源 ...................................... 6 2.1.2 规模化养猪场废水水质特点 .................................. 6 2.1.3 规模化养猪场废水处理技术 .................................. 7 2.2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分析 ........................................ 9
第三章 项目污染治理与综合利用方案 ....................... 10
3.1 项目概况 ..................................................... 10 3.1.1 项目名称 ................................................. 10 3.1.2 建设单位 ................................................. 10 3.1.3 建设地点 ................................................. 10 3.1.4 建设期限 ................................................. 10 3.1.5 建设目标 ................................................. 10 3.2 项目建设方案选择与论证 ....................................... 10 3.3 工艺流程 ..................................................... 14 3.4 技术关键与创新点 ............................................. 16 3.4.1 技术关键 ................................................. 16 3.4.2 技术创新点 ............................................... 16 3.5 预期目标 ..................................................... 16
第四章 应用或产业化前景与市场需求 ....................... 18
4.1 项目技术或工艺市场需求 ....................................... 18 4.2 未来市场供求分析 ............................................. 19
第五章 现有工作基础、条件与优势 ......................... 21
5.1 现有工作基础 ................................................. 21 5.2 条件与优势 ................................................... 21
第六章 项目组织管理与运行 ............................... 23
6.1 项目实施 ..................................................... 23
6.2 项目运行管理 ................................................. 23
第七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 24
7.1 投资估算 ..................................................... 24 7.2 资金筹措方案 ................................................. 24
第八章 效益分析与风险评价 ............................... 25
8.1 经济评价 ..................................................... 25 8.2 环境效益 ..................................................... 25 8.3 社会效益 ..................................................... 27 8.4 风险分析 ..................................................... 27
第九章 结论与建议 ....................................... 29
9.1 结论 ......................................................... 29 9.2 建议 ......................................................... 29
第一章 项目背景与意义
1.1 项目背景
猪肉在我国居民肉食消费中占有重要地位,消费比例达到65%左右。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人口不断增长的同时,我国人均猪肉消费量也不断增加。根据统计,过去十年中国猪肉产量增加了29%,2010年的猪肉产量达到5070万吨。2010年生猪出栏六亿六千万头,占全球总量的一半。是当之无愧的全球养猪第一大国。
但是随着畜牧业的迅速发展,畜禽饲养规模越来越大,畜牧业生产带来的排泄物以及由畜禽饲料和产品带来的有毒残留物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畜牧业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污染源,对周围环境影响日益加剧,不利于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因而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污染防治。在治理污染的同时,变废为宝,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从而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以处理畜禽粪污和资源综合利用为主的生态养殖模式为解决养殖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找到了有力的结合点。建设集污废治理、资源综合利用于一体的集约型生态养殖场,对于进一步发展养殖业、增加优质能源供应、缓解国家能源压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集约型生态养殖场建成后,养猪场的猪粪经固液分离作为有机肥生产的原料,全部综合利用,养猪场的废污水得到达标治理和综合利用,对于控制养猪污染、削减当地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提高养猪场污水排放达标率和粪污资源化率均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对于一个年出栏1万头育肥猪场的生态养猪工程,年处理鲜粪3600t左右,年处理污水17万多吨,产生生物气约29×104m3,相当于每年可替代600t标准煤。
当前,世界经济正朝着可持续发展,循环型经济和可再生能源方向发展。生态养殖技术在实现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改善农村能源、环境、卫生条件和有利于温室气体排放方面起到很大作用,其处理畜禽粪污的卫生效果和缓解能源危机的潜力及巨大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成为了许多国家应用和推广该技术的重要动因。
1.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有利于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规模化猪场饲养规模大,集约化程度高,虽然有利于提高生猪的饲养技术、防疫能力和管理水平,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高,但是这种封闭式的集中饲养方式造成了猪粪尿过度集中和冲洗水大量增加。如不加以利用,粪污任意堆放和排放,有害气体及生产中的大量尘埃、微生物排入大气,散布于猪场及附近居民区上空,刺激人畜呼吸道,引起呼吸道疾病,影响人畜健康。另外,粪尿中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含氮化合物等腐败性有机物,进入天然水体后,能使水体浑浊,水色变黄、变黑、水质恶化,不能饲用。大量的猪粪尿污水及其所污染的水体、饲料和空气,最终将会导致猪病和寄生虫卵的蔓延与发展,直接影响养猪生产水平,严重时将成为威胁养猪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为了保护环境,有利于生态平衡,一定要改变规模化养殖业的这种“自我封闭”的方向,从建设生态农牧业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出发,运用生物工程技术对猪粪尿进行综合处理与利用,合理地将养殖业与种植业紧密结合起来,农牧并举,形成物质的良性循环模式,促进农牧业全面发展。
2、可作为一种宝贵的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和利用
生猪粪便虽然是严重的污染源,但却又是可开发的宝贵资源。经过微生物作用产生的一种可燃烧气体。作为一种高能优质的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约占所产生的各种气体的60%~80%。甲烷是一种理想的气体燃料,它无色无味,与适量的空气混合后即可燃烧。按热值换算(每立方米纯甲烷的发热量为34000J,每立方米沼气的发热量为20800J- 23600J )每立方米沼气相当于3kg标煤(标煤5500大卡,沼气5500~6500大卡,标煤热值利用率是沼气的1/3)。沼气是一种清洁能源,可以替代煤炭,起到减少排放二氧化碳的效果,每立方米沼气可相当于减少排放二氧化碳2.13Kg -3.8Kg, 排放1m3甲烷相当于减少排放21 m3二氧化碳。
生态养殖技术生产的沼气,可用于猪场的工作人员生活能源、猪舍取暖保温,还可供应周边农户生活所需。替代和节约了常规能源,缓解了农村能源短缺的矛盾。
3、有利于实现生态养殖,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
我国在“2010年远景规划”和“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中,都将发展生态农业,保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放到了重要的位置。本项目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建设沼气工程,对猪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废水进行综合利用和有效处理,开发生物质能源,回收有机肥资源,将治理污染、净化环境、回收能源、综合利用、改善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起来,走生态畜牧业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下组织畜牧生产,使之成为生态型畜牧猪场。
项目建设有利于构建 “生猪养殖―粪便―沼气―有机肥―种植-”链,将养殖污水处理后做有机肥料,变废为宝,做到零排放,有助于带动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4、起示带头作用,提高养殖户参与环保积极性
由于相应的环保设施不完备,加之大部分养殖从业人员环保意识薄弱,国家依法治理力度不够,养殖污染有大行其道、无人问津之势。虽然近期相关部门已制定了一些法律、法规及治理养殖污染的措施,但落实不到位,执行力度不够,效果依然不明显,养殖场及其周围地区的环境形势依然严峻。为此,解决养殖带来的污染问题,不仅要从政策、法规、资金等方面给予优惠扶持,还要做好大型示工程,发挥示工程的示带头作用,通过举办现场会、观摩会,教学基地,以现身说教来说明大型沼气工程的可行性与必要性,让广大养殖户看到综合利用带来的可观的经济效益,以及消除环境污染带来的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
1.3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畜牧业产业及环境保护政策
近几年来,各级政府极其重视畜牧业的产业化发展和环境保护,在注重畜禽数量提高的同时,更注重畜禽产品的安全卫生。相继出台了《环境保护法》、《动物防疫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入标准》等法律法规,使畜牧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本项目采用固液分离、厌氧发酵、沼气利用等综合治理措施,解决养猪废水和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处理难的问题,可大幅度降低废水中SS含量和污染物浓度,处理后用于水塘养殖和浇灌水稻田。该污染治理和综合利用项目能够提高养猪场的污水及粪便资源化率,有利于规模化养猪污染的控制并对规模化养殖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