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人教版高一上册语文必修三 第三单元 8 寡人之于国也 同步训练(含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0 8:19:2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8 寡人之于国也

一、语基落实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曳兵(yè) 鸡豚(tún) ..

数罟(gǔ) .B.宅院(zéi) .桑树(sāng) .

C.庠序(xiáng) .颁白(bān) .D.狗彘(zhì) .归顺(guī) .

洿池(kuā) .遗憾(hàn) .家畜(chù) .孝悌(dì) .移粟(sù) .饿莩(piǎo) .虐政(nüè) .

思路解析A项,“洿”应读“wū”;B项,“宅”应读“zhái”;C项,“悌”应读“tì”。 答案D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树:种植。 .

B.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C.申之以孝悌之义 .D.斯天下之民至焉 .

衣:穿。 申:反复陈述。 斯:这样。

思路解析D项,“斯”,则、那么。 答案D 第 1 页

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BCD

思路解析A项,句末助词,与“焉”“矣”重叠使用,加重语气/表限止语气,相当于“罢了”。B项,代词,这样/表转折,然而。C项,动词,像/连词,如果。D项,都是连词,那么。 答案D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的解释,分类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王好战,请以战喻 ②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③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⑤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

A.①③⑤/②/④ B.①②③⑤/④

C.①③⑤/②④

D.①⑤/②③/④

思路解析①③⑤介词,用,拿;②介词,按照;④介词,因为。 答案A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第5~8题。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第 2 页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弃甲曳兵而走 兵:武器。 .

B.养生丧死无憾 憾:遗憾。 .C.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D.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思路解析C项,“夺”,耽误。 答案C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夺:抢夺。

发:打开粮仓,赈济百姓。

ABCD

思路解析A项,都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项,介词,引出动作趋向的对象,到/介词,表比较。C项,介词,凭借/介词,因为。D项,助词,句末表示肯定/助词,句末表示判断。 答案A 7下列有关文意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第 3 页

A.梁惠王认为自己在治理国家方面已经费尽心力了。因为他在灾年能迁徙灾民,调运粮食,及时救

荒。

B.孟子通过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使梁惠王认识到他只是做了一些救灾的好事而已,本质上与邻国并没有区别。

C.孟子投其所好,用作战的故事讲道理,以避免梁惠王产生抵触情绪。

D.在使梁惠王明白了自己做法的基础上,孟子提出了自己关于民本的终极理想,“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思路解析D项,“终极理想”的说法是错误的,原文说“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是“王道之始也”。 答案D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2)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3)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思路解析在这三句话中,翻译的重点是文言实词的用法:“无如”,没有像……;“无望”,不要期望;“养生丧死”,供养活着的人,为死了的人办丧事。

参考答案(1)看看邻国的政事,没有像我这样尽心的。

(2)大王您如果知道这个道理,就不要期望您的臣民比邻国多了。

(3)粮食与水产吃不完,木材用不尽,这样就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了。

(二)拓展延伸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9~14题。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 ..

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以刃与政,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第 4 页

人教版高一上册语文必修三 第三单元 8 寡人之于国也 同步训练(含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t9xw5wkbu3bj0w6iip07zlrl1bkfq0133f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