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物质的制备与合成
课后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1.(2020·金华高三质检)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解析:选B。中和滴定时,盛装NaOH溶液应用碱式滴定管,因为NaOH能腐蚀酸式滴定管中的玻璃活塞,A错;常温下,H2O2溶液在MnO2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H2O和O2,B正确;配制溶液定容时,加水至距离刻度线1~2 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C错;石油蒸馏时,冷凝水从下口进,上口出,D错。
2.(2020·金华高二检测)某学生在实验室欲制备氧气,但仅有锥形瓶、分液漏斗、各种玻璃导管、橡皮管、集气瓶、药匙,据此他只能选用哪组试剂来制备氧气( )
A.KMnO4 B.KClO3、MnO2 C.3%的H2O2和MnO2 D.KMnO4、KClO3
解析:选C。从所给仪器分析,没有加热仪器,所以A、B、D三项均不能采用,只有CMnO2
项可采用,在室温下反应:2H2O2=====2H2O+O2↑。
3.下列实验装置图正确的是( )
1
解析:选B。选项A中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插入反应液液面以下,A错;选项C中实验室用MnO2和浓盐酸制备Cl2时必须加热,C错;选项D中导管伸入饱和Na2CO3溶液中,易引起倒吸,D错。
4.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将液体A逐滴加入盛有固体B的烧瓶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A为盐酸,B为MnO2,C中盛有品红溶液,则C中溶液褪色 B.若A为醋酸,B为贝壳,C中盛有澄清石灰水,则C中溶液出现浑浊
C.若A为浓氨水,B为生石灰,C中盛有AlCl3溶液,则C中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
D.C项实验中仪器D可以用长玻璃导管代替
解析:选B。本装置为固+液不加热装置,A项不发生反应;B项生成CO2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项产生NH3,溶于水生成NH3·H2O,与AlCl3溶液反应生成Al(OH)3沉淀,Al(OH)3沉淀不与NH3·H2O反应;D项仪器D起防倒吸的作用,不能换作长玻璃导管。
5.(2020·杭州选考一模)在实验室的制备实验中,需要用温度计且将温度计插入反应混合液中的是( )
A.石油的分馏 C.由苯制溴苯
B.由苯制硝基苯 D.由酒精制乙烯
解析:选D。分馏石油时应将温度计的水银球置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制硝基苯时应将温度计插入水浴中(控制水温为55~60 ℃);由苯制溴苯不需加热,也不需使用温度计;由酒精制乙烯时应将温度计的水银球插入反应混合液中(控制反应温度为170 ℃)。
6.实验室采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氯化铜(部分仪器和夹持装置已略去)。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纤维的作用是防止E装置中液体倒吸入D装置中 B.E装置中液体用于吸收多余的氯气和氯化氢
C.要使B装置中产生氯气,应先加热圆底烧瓶,再滴加浓盐酸 D.实验中加热的先后顺序为先加热硬质玻璃管D,再加热圆底烧瓶B
解析:选B。A、B装置用来制备氯气,C装置中浓硫酸起干燥作用,E装置为尾气吸收装置,用于吸收多余的氯气和氯化氢。玻璃纤维的作用是防止铜粉进入导管中而堵塞导管,A项错误;加热B装置时应先滴加浓盐酸再加热,否则会使烧瓶炸裂,C项错误;先加热B装置产生氯气将装置中的空气赶走再加热D装置,以防止氧气和铜发生反应,D项错误。
7.下列制备有关物质的方法合理的是( ) A.用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制氧气 B.用乙醇和醋酸混合共热制乙酸乙酯
C.用亚硫酸钠固体粉末与稀硫酸反应制二氧化硫 D.用亚硫酸钠固体粉末与浓硝酸反应制二氧化硫
解析:选A。B项缺少催化剂,不正确;C项因二氧化硫易溶于水,应用浓硫酸,不正确;D项中浓硝酸会将亚硫酸钠氧化,得不到二氧化硫,不正确。
8.如图为实验室制氢气的简易装置。若在加稀硫酸时,发现锌粒与稀硫酸没有接触而稀硫酸又不够了,为使该反应顺利进行,则可以从长颈漏斗中加入的试剂是( )
①食盐水 ②KNO3溶液 ③适量稀硫酸铜溶液 ④Na2CO3溶液 ⑤CCl4 ⑥浓氨水 A.①③⑤ C.③⑤
B.②⑥ D.①②④
解析:选A。②加入KNO3溶液后不再产生H2,会产生NO气体。④Na2CO3溶液会与H2SO4
反应生成CO2,既消耗H2SO4又会使H2不纯净。⑥浓氨水会与H2SO4反应。
3
二、非选择题
9.谢弗勒尔盐(Cu2SO3·CuSO3·2H2O)是一种深红色固体,不溶于水和乙醇,100 ℃时发生分解。可由CuSO4·5H2O和SO2等为原料制备,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1)装置A在常温下制取SO2时,用较浓的硫酸而不用稀硫酸,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B中获得的固体需先用蒸馏水充分洗涤,再真空干燥。
①检验洗涤已完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不用烘干的方式得到产品,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二氧化硫易溶于水,用稀硫酸会导致生成的二氧化硫大量溶解,对制备不利。(2)装置C中导管短进长出,再结合二氧化硫易溶于水的性质,可知其作用为防止倒吸。(3)①检验洗涤完全就是要检验洗涤液中不再有硫酸根离子,所以正确方法是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若不产生白色沉淀,则表明已洗涤干净;②由题中信息可知,谢弗勒尔盐100 ℃时发生分解,所以不用烘干的方式得到产品的原因是防止其发生分解。
答案:(1)二氧化硫易溶于水 (2)防止倒吸 (3)①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若不产生白色沉淀,则表明已洗涤干净 ②防止谢弗勒尔盐发生分解
10.(2016·浙江10月选考,T31)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以含铁的铜屑为原料制备Cu(NO3)2·3H2O晶体,并进一步探究用SOCl2制备少量无水Cu(NO3)2。设计的合成路线如下:
Cu屑(含Fe)
足量HNO3调pHCu(NO3)2
――→ ――→――→ ①②③ 溶液
Cu(NO3)2·3H2OSOCl2 无水――→ ④ 晶体Cu(NO3)2
170 ℃200 ℃
已知:Cu(NO3)2·3H2O――→Cu(NO3)2·Cu(OH)2――→CuO;SOCl2熔点-105 ℃、沸点76 ℃,遇水剧烈水解生成两种酸性气体。
请回答:
(1)第②步调pH适合的物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
(2)第③步包括蒸发浓缩、冷却结晶、抽滤等步骤,其中蒸发浓缩的具体操作是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