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
解析:
答案:B
答案:A
A.空气
C.纯净水
A.N2
B.2H
了分子不断地运动。
D.Ca2+
C.2H2O
B.二氧化碳
D.高锰酸钾
D.分子可以再分
C.分子之间有间隙
B.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3.(1分)(2012?济宁)
2.(1分)(2012?济宁)
1.(1分)(2012?济宁)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两个氮原子
两个氢元素
下列物质中存在着氧分子的是
对下列符号意义的表述,正确的是
两个水分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16分)
C、水是纯净物,只含水分子,故C错;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闻酒知香”体现了
D、高锰酸钾是纯净物,只含高锰酸钾分子,故D错.
B、二氧化碳是纯净物,只含有二氧化碳分子,故B错;
A、空气是混合物,含有很多物质,其中含有氧气,所以含有氧气分子,故A对;
“闻酒知香”,是因为酒中含有香味的分子在不断的运动,飘入到鼻孔中的原因.说明
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2012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化学试卷
解析:
解析:
答案:C
答案:C
定义,故A正确;
义,故B正确;
A.H2+CuOC.CO+CuO
的定义,故D正确;
A.反应速率逐渐加快
Cu+H2OCu+CO2
B.2Mg+CO2═C+2MgO
5.(2分)(2012?济宁)
4.(1分)(2012?济宁)
D.Fe+CuSO4=Cu+FeSO4
混合物的质量进行称量,记录如下:
操作.具体做法是:取10%的双氧水和少量的二氧化锰放入气体发生装置,并对反应前后
B.最多得到氧气的质量为1.6g
下列化学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反应过程
C、2H2O表示两个水分子,故C正确;
A、N2表示一个氮气分子中含有两个氮原子,故A错误;
B、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2H表示两个氢原子,故B错误;
C、反应物CO、CuO均为化合物,不符合置换反应的定义,故C错误;
D、Ca2+表示一个钙离子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而不是表示化合价,故D错误。
质量变化(不含容器质量)
反应前
34.3g
反应后
32.7g
若反应后,双氧水分解完全且氧气全部逸出,该同学得出的结论中,不合理的是
A、H2为单质、CuO为化合物,生成物中Cu单质,H2O为化合物,符合置换反应的
某同学从定量角度研究双氧水制取氧气的过程,对原实验进行部分改进,增加了称量
B、镁为单质、CO2为化合物,生成物中C单质,MgO为化合物,符合置换反应的定
D、Fe为单质、CuSO4为化合物,生成物中Cu单质,FeSO4为化合物,符合置换反应
2H2O2
结论不合理;
x=3.4g
解析:
答案:A
D、2H2O2
x
68
方法中,不合理的是
A.冰﹣﹣﹣﹣﹣干冰
32
B.硬水﹣﹣﹣﹣软水
1.6g2H2O+O2↑36 322H2O+O2↑
气的质量为:34.3g﹣32.7g=1.6g,故B结论合理;
C.生石灰﹣﹣﹣﹣熟石灰
6.(2分)(2012?济宁)
C.催化剂二氧化锰的质量为0.3g
D.反应得到水和氧气的质量比为9:8
所以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为:3.4g÷10%=34g
C、设生成1.6g氧气需要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
水和氧气的质量比为36:32=9:8,故D结论合理;
二氧化锰的质量为:34.3g﹣34g=0.3g,故C结论合理;
各取一块置于表面皿中,观察有无白雾生成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物质的质量总和,生成氧
A、随着反应的进行,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逐渐减小,故反应速率逐渐变小,故A的
利用不同物质性质不同区分或分离物质是化学科学的重要方法,下面区分各组物质的
各取一药匙分别置于20mL水中,搅拌,测量温度
各取50mL分别滴加等量肥皂水,搅拌,观察产生泡沫多少
解析:
答案:D
D.烧碱﹣﹣﹣﹣纯碱
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7.(2分)(2012?济宁)
体的原物质是冰.可以区别;
石灰,而无明显温度变化的原物质为熟石灰.可以区别;
B.80℃时,溶液中硝酸钾不饱和,氯化钠饱和
A.80℃时,溶液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沫多少,明显产生浮渣的原物质是硬水,出现较多的泡沫的原物质为软水.可以区别;
160g,放入100ml水中,加热到80℃,固体全部溶解.请根据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
C.降温到20℃时,析出的固体一定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
降温结晶是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混合物的常用方法.现取硝酸钾和氯化钠混合物
B、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各取50mL分别滴加等量肥皂水,搅拌,观察产生泡
C、用等体积的水区别生石灰和熟石灰且测量温度:液体明显温度升高的原物质为生
D、用酚酞区别烧碱和纯碱:由于两者都显碱性,都能使酚酞变红,所以不能鉴别。
A、冰和干冰:当露置时,产生明显白雾且无液体出现的原物质是干冰,而融化成液
各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分别滴加酚酞试液,观察颜色变化
和,故B错;
有硫酸根离子;
解析:
解析:
答案:C
C.①④
B.②③
D.③④
A.①②
答案:D
溶液中一定有氢离子;
8.(2分)(2012?济宁)
淀不溶解。证明溶液中一定有硫酸根离子。
②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溶液,滴到pH试纸上,测得pH=0,表明溶液呈酸性;
大,降温后可能析出,也可能不析出,故D正确。
或不饱和,或者有一种饱和有一种不饱和等情况,故A错;
鉴定某一无色溶液是否为稀硫酸,进行了以下实验:
若确定该溶液为硫酸,能达到目的实验组合是
D.降温到20℃时,一定析出硝酸钾,可能析出氯化钠
①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表明溶液中一定有氢离子;
D、因为硝酸钾的溶解度降温后减小得多,所以一定析出晶体,氯化钠溶解度变化不
C、由于氯化钠溶解度变化不大,如果质量很少的话,降温后不可能析出,故C错;
④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钡溶液,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滴加稀硝酸,沉
③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溶液中一定
硫酸是化学工业的重要产品和原料,也是我们实验室常用常备的化学试剂.某同学为
B、因为硝酸钾和氯化钠混合物160g中没说谁多谁少,所以不能判断谁饱和,谁不饱
A、硝酸钾和氯化钠混合物160g,加热到80℃,固体全部溶解,可能都是刚好饱和,
②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溶液,滴到pH试纸上,测得pH=0,表明溶液呈酸性,也能证明
①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呈酸性,从而能表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