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析】
试题分析: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6H12N6,根据元素守恒,则C元素来自甲醛,N元素来自氨,所以分子
中的C与N原子的个数比即为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4=3:2,答案选C。 考点:考查元素守恒法的应用 10【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稀硝酸与过量的Fe分反应,则生成硝酸亚铁和NO气体、水,无铁离子生成,所以加入
KSCN溶液后,不变红色,现象错误;B、Cu与硫酸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铜和硫酸亚铁,无黑色固体出现,现象错误;C、铝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铝的熔点较高,所以内部熔化的铝不会滴落,错误;D、硫酸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再加入硫酸铜,则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沉淀的转化符合由溶解度小的向溶解度更小的沉淀转化,所以氢氧化铜的溶度积比氢氧化镁的溶度积小,正确,答案选D。 考点:考查对反应现象、结论的判断 11【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根据C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二氧化碳中C元素的化合价为最高价+4价,所以生成二氧化碳
的反应为氧化反应,所以在负极生成,错误;B、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该装置为原电池装置,反应速率比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所以微生物促进了反应的发生,正确;C、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正确;D、电池的总反应实质是葡萄糖的氧化反应,正确,答案选A。 考点:考查对原电池反应的判断 12【答案】B
13【答案】D
'.
.
26【答案】⑴有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冷凝分解产物中的水和甲酸。
⑵ ①F、D、G、H、D; CuO(氧化铜);
②H前的装置D中的石灰水不变浑浊,H后的装置D中的石灰水变浑浊;
⑶ ① 向1mol/Ld的NaHCO3溶液中加入1mol/L的草酸溶液,若产生大量气泡则说明草酸的酸性比碳酸强。
② 将浓度均为0.1mol/L的草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测反应后的溶液的pH,若溶液
呈酸性,则说明草酸是二元酸。
'.
.
⑷①K=0.1082/0.7842; ② K·k正;1.95×10-3 ③A点、E点
38【答案】⑴ 乙炔;碳碳双键、酯基
'.
⑵ 加成反应;消去反应;
⑶ ;CH3CH2CH2CHO。
⑷ 11;
⑸
⑹
'.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