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的重要基础保障示范工程,从长远看,对某某某县乃至某某某市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5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 建设背景
生态环境建设是在世纪之交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战略性重大决策,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全面实现。某某某水库的水资源是某某某的生命之水,某某某水库周边地区和水库上游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成败关系到首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自1958年某某某水库建成以来,某某某县在保护饮用水、建设生态农业、防风固沙等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全县已经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44平方公里,占应治理面积的55.9%,经过10多年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初步形成了综合防护体系。
某某某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27立方米左右,近年来随着某某某市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充,水资源短缺问题更加突出,水资源危机正严重威胁城市的发展和广大居民的生存。目前,某某某水库每年有8~10亿立方米的优质水供应某某某,保护这一饮用水资源不受污染,一直是某某某市环境保护的重点。为保护某某某水库不受污染,1995年某某某市人民政府颁布了《某某某市某某某水库、怀柔水库和京密引水渠水资源保护管理暂行办法》,并制定了实施细则,使两库一渠的水资源保护管理工作纳入了法制轨道。因此开展某某某水库周边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工程,保护和建设好水资
6
源地的生态环境对首都某某某意义非常巨大。
本项目拟选择某某某水库环湖6个镇中的7个村作为示范村,即太师屯镇的许庄子村黄家山、石城镇的王庄村、溪翁庄镇的尖岩村和石马峪村、不老屯镇的学各庄村、北庄镇的土门村和穆家峪的楼子峪村,其示范作用显著,辐射面大,本项目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的。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 保护某某某市生命水资源
某某某是个严重缺水的城市,作为首都某某某的重要的水资源保护地,保水是某某某的第一要务。由于气候的变化、水土流失的严重和周边环境污染的加重,某某某水库的存水量已经由当初设计的总库容45.75亿立方米下降到近几年的18亿立方米左右,某某某水库保水形势严峻。
某某某水库水质和周边地区生态环境出现的恶化趋势主要表现在:
1、水资源紧缺,某某某水库多年平均入库水量为14.5亿立方米,由于受到流域生态破坏和气象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入库水量急剧减少,1999年至2003年间,年均入库水量仅为2.96亿立方米,其中,2000年最少,仅有1.85亿立方米。
2、水库水质主要污染物指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03年,某某某水库水质主要污染指标,COD3.5毫克/升,总氮0.98毫克/升,分别比1999年上升了0.4毫克/升和0.46毫克/升。水生生物指标急剧上升,已经接近或达到中等营养化水平。
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