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练习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流行过程的的三个基本条件是:B
A、病原体、人体及其所处的环境 B、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C、病原体、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D、传染源、人体及其所处的环境 E、病原体、传播途径和外界环境
2、传染过程的五种表现最常见的是:B
A、病原体被清除 B、隐性感染 C、显性感染 D、病原携带状态 E、潜在性感染 3、传染是指 D 侵入人体与人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 A、微生物 B、生物 C、致病物质 D、病原体 E、环境有害因素 4、制定传染病的隔离期是根据:C
A、最短潜伏期 B、最长潜伏期 C、传染期 D、恢复期 E、临床表现轻重 5、确诊传染病的依据是:C
A、血常规检查 B、生化检查 C、病原学检查 D、皮肤试验 E、病理检查 6、传染病治疗最有效的措施是:D
A、接种菌(疫)苗 B、注射丙种球蛋白 C、对症治疗 D、病原治疗 E、支持治疗
7、熟悉各种传染病的潜伏期,最重要的意义是:C
A、有助诊断 B、预测疫情 C、确定检疫期 D、估计病情严重程度 E、推测预后 8、传染病流行过程受哪两个因素影响:A
A、社会和自然因素 B、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C、社会和病人因素 D、自然因素和传染源 E、以上均不是
9、自然因素对流行过程的影响主要反映在传染病的:B
A、人群分布 B、地区和季节分布 C、发病情况 D、流行强度 E、传染源数量 10、传染病社会危害性大的原因主要是:D
A、发病率高 B、有病原体 C、死亡率高 D、有传染性、流行性 E、有易感性 11、区别传染病与非传染病最根本的依据是:C
A、传染性 B、流行特征 C、病原体 D、感染后免疫 E、典型临床表现 12、保护易感人群最有效的措施是:C
A、隔离 B、消毒杀虫 C、接种菌(疫)苗 D、服预防药 E、注射免疫球蛋白 13、传染病典型临床表现对诊断的意义是:B
A、主要线索 B、诊断依据 C、确诊依据 D、诊断参考 E、以上都不对 14、下列传染病中属于甲类传染病的是:D
A、艾滋病 B、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C、禽流感 D、霍乱 E、病毒性肝炎 15、下列关于病原携带者不正确的是:A
A、有腹泻的菌痢病人 B、潜伏期病原携带者 C、恢复期病原携带者 D、病后病原携带者 E、健康病原携带者
16、传染病在发病前期出现一般轻微症状的阶段称为:B
A、潜伏期 B、前驱期 C、症状明显期 D、恢复期 E、以上都不是
17、病原体侵入人体后,病理损害轻微,不出现或出现不明显的临床表现,通过免疫学检查发现,称为:B
A、病原体被清除 B、隐性感染 C、显性感染 D、病原携带状态 E、潜伏性感染 18、预防接种可提高人体的:B
A、非特异性免疫力 B、特异性免疫力 C、应激能力 D、一般抵抗力 E、以上均不是 19、传染过程的构成必备的三个因素是:A
A、病原体、人体及其所处的环境 B、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C、病原体、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D、传染源、人体及其所处的环境 E、病原体、传播途径和外界环境
20、隐性感染的被发现主要通过:E
A、病原学检查获得病原体 B、临床轻症体征的发现 C、病理检查 D、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检查 E、特异性免疫检查 21、传染过程的五种表现中最易识别的是:C
A、病原体被清除 B、隐性感染 C、显性感染 D、病原携带状态 E、潜在性感染 22、关于传染病的特征,下列错误的是:B
A、有病原体 B、有多变性 C、有流行性 D、有免疫性 E 、有传染性 23、预防肠道传染病的综合措施中,应以哪一环节为主?C A、隔离治疗病人 B、隔离治疗带菌者 C、切断传播途径 D、疫苗预防接种 E、接触者预防服药 24、传染病病程发展的阶段性是指:C
A、发热、皮疹、毒血症、菌血症 B、病原体的入侵、生长、繁殖、排出、消灭 C、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 D、病原体入侵、定位、损害 E、免疫力低下、特异性免疫产生、疾病痊愈 25、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中起决定作用的是:D
A、气候因素 B、地理因素 C、风俗习惯 D、社会制度 E、卫生条件 26、目前对下列哪类病原体感染缺乏有效的病原治疗药物:B
A、细菌 B、病毒 C、螺旋体 D、立克次体 E、原虫 27、对于传染病易感人群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
A、对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群 B、对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 C、对传染病缺乏免疫力的人群 D、对传染病缺乏免疫力的人 E、以上均是
28、某传染病在一定时间内迅速蔓延,波及范围广泛,甚至超出国界、州界,称为:C A、散发 B、流行 C、大流行 D、暴发 E、传染性 29、早期急性病毒性肝炎最主要的治疗措施:A
A、卧床休息 B、保肝治疗 C、糖皮质激素 D、干扰素 E、加强营养 30、被乙型肝炎病人血液污染的针头刺破皮肤后,主要宜采取:E
A、碘酒消毒 B、应用干扰素 C、立即注射乙肝疫苗 D、注射丙种球蛋白 E、注射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
31、能保护人体防止感染乙型肝炎的是:C
A、抗-HBe B抗-HBc C、抗-HBs D、DNA抗体 E、DNA聚合酶 32、下列哪一种是戊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D
A、注射、输血传播 B、飞沫传播 C、唾液传播 D、粪-口途径 E、母婴传播 33、对急性重型肝炎诊断意义较小的是:D
A、深度黄疸 B、肝脏迅速缩小 C、肝性脑病 D、ALT增高 E、凝血酶原活动度降低 34、对肝炎最有诊断价值的是下列哪项检查:C
A、AKP B、r-GT C、ALT D、AFP E、TTT 35、甲型、戊型肝炎隔离至:B
A、发病后2周 B、发病后3周 C、黄疸出现后3周 D、发病后4周 E、发病后1个月 36、重型肝炎,出现早期肝性脑病,最有价值的表现是:A
A、迅速出现精神、神经症状 B、有出血表现 C、黄疸迅速加深 D、腹水及下肢水肿 E、持续发热 37、血清检测结果HBsAg(+),HBeAg(+),临床意义是:A
A、病毒活动复制,传染性大 B、病毒复制减弱,传染性小 C、慢性肝炎 D、急性肝炎恢复期 E、有免疫力的标志 38、重型肝炎时应用“乳果糖”的目的是:C
A、增加肝脏营养 B、补充能量 C、减少氨的吸收 D、减少肝细胞坏死 E、增加肝细胞的再生 39、乙型病毒性肝炎检测“两对半”,不包括:C
A、HBsAg B、抗-HBs C、HBcAg D、抗-HBc E、HBeAg 40、下列哪一种是甲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D
A、注射、输血传播 B、飞沫传播 C、唾液传播 D、粪-口途径 E、母婴传播
41、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最有价值的资料为:A
A、HBsAg阳性伴有消化道症状 B、恶心、呕吐、肝肿大 C、肝功能异常 D、发热、脾肿大 E、腹痛、腹泻、粘液大便 42、急性病毒性肝炎的共同表现是:A
A、疲乏无力,食欲减退 B、恶心、呕吐、腹痛、腹胀 C、肝区痛、黄疸 D、肝肿大、脾肿大 E、肝掌、蜘蛛痣 43、以下哪种不是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C
A、血液传播 B、母婴传播 C、虫媒传播 D、日常生活密切接触传播 E、以上均不是 44、狂犬病前驱期表现一般没有:A
A、发热、头痛 B、恐水 C、兴奋不安 D、伤口附近异常感觉 E、喉部紧缩感 45、狂犬病的特殊症状是:C
A、低热、头痛、乏力 B、四肢有走蚁感 C、恐水 D、怕风 E、肢体迟缓性瘫痪 46、预防狂犬病发病的关键措施是:C
A、处理伤口 B、接种狂犬病疫苗 C、处理好伤口的同时搞好预防接种 D、管好家犬 E、杀死病犬
47、狂犬病毒对什么组织有强大的亲和力?A
A、神经组织 B、结缔组织 C、皮肤、粘膜 D、肌肉组织 E、胶原组织 48、关于病犬咬伤后的处理,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A、立即用20%的肥皂水和0.1%新洁尔灭冲洗 B、冲洗后用75%酒精涂擦
C、伤口不缝合包扎 D、将免疫血清注入伤口底部及周围 E、注射狂犬疫苗 二、名词解释
1、传染:病原体侵入人体与人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
2、病原携带状态:病原体在人体内停留于入侵部位或在离入侵处较远脏器继续生长繁殖,而人体不出现疾病的临床表现
3、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4、传播途径: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体外,经过一定的传播方式,到达与侵入新的易感者的过程 三、简答题及病案分析
1、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一)有病原体 (二)有传染性 (三)有流行病学特征 (四)有感染后免疫 2、列出5种传染病主要的传播途径
空气穿染 飞沫传染 粪口传染 接触传染 血液传染 3、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原则 (一)急性肝炎
1.一般治疗:注意休息、营养,避免饮酒及损害肝脏的药物。 2.对症支持治疗。 (二)慢性肝炎
1.一般治疗:适当休息,合理饮食。 2.药物治疗
(1)改善和恢复肝功能:护肝药、降酶药、退黄药。 (2)免疫调节:如胸腺肽、转移因子等。
(3)抗肝纤维化 (主要有丹参,冬虫夏草,γ干扰素等) (4)抗病毒治疗:主要药物有IFN-α、拉米夫定等。 (三)重型肝炎
1.一般和支持疗法:绝对卧床休息,重症监护,预防感染,尽量减少蛋白质供应,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禁用对肝、肾有损害的药物。 2.促进肝细胞再生:如肝细胞生长因子。 3.防治并发症。
4.肝移植。
4、伤寒的典型临床表现有哪些?
高热、神经系统中毒症状、皮疹、相对缓脉、肝脾肿大、消化系统症状
5、男,4岁,8月2日发病。高热一天,体温39.2℃。惊厥3次。血压下降。脑脊液检查正常。 问: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为明确诊断该患儿应立即做什么检查?治疗用什么药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