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备课教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4 5:20:4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让学生了解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知道1米=100厘米。 能力点: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的能力。 德育点: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让学生了解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知道1米=100厘米。 四、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五、教具准备:米尺、软尺。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如果我想量黑板的长度,用直尺1厘米1厘米的量是不是太麻烦了,那谁有好办法呢?(引出“米尺”)

结论: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米可以用“m”表示。

(二)感知1米有多长

(1)那1米到底有多长呢?请同学们观察米尺,感知1米的长度。

(2)实物对比,感知1米的长度。女孩1庹长约1米,男孩的身高比1米还多一些。

(3)在米尺上看看1米里面有多少个1厘米。

通过观察或数数,发现1米里一共有100个1厘米。因此1米=100厘米。反过来100厘米=1米,也就是说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0。

结论:①测量较长的物体可以用“米”作单位。②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0。 (三)拓展运用:

1、教师出示1盘卷尺,告诉学生这是1盘卷尺,用它可以量比较长的距离。量跳远的距离。

2、找一找你身边有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 3、1米=( )厘米 100厘米=( )米 5米=( )厘米 200厘米=( )米 实践活动:试测量一下教室的长度。 量跳远的距离。

(指导学生:要先确定两个点,一个是跳的起点,另一个是跳完后脚后跟所在的点(终点)。量的时候,尺子要从起点拉到终点,尺子要放平拉直,这样才能量出准确的长度。) 作业: 板书设计:

认识米、厘米和米 长度单位:米——m 1米=100厘米 七、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一、教学内容:教材第5页。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观察、感知线段,体验线段的两个特征:直的和可度量的。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力点: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操作能力、合作意识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德育点: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观察、感知线段,体验线段的两个特征:直的和可度量的。

教学难点: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五、教具准备:直尺、各种直、弯的实物若干。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一幅图,有很多路有直的有弯的,问:走哪条路比较近?为什么?

师:日常生活中这样的事例还很多,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自主探究:

1、认识线段。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牙膏盒、药盒、直和弯的吸管、铅笔、绳子、直和弯的铁丝等,看一看、摸一摸,你发现了什么?

找出你认为直的东西。

从铅笔的一端摸到另一端,我们可以把其中的一端看作一个点,另一端也看作一个点,把这两个点叫做端点,书本的边等都有两个端点。

情境图解读:拿一根线,用手捏住线的两端,用力拉紧,这时这根线就可以看作是一条线段。

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条线段,并在线段的两端点两个点,告诉学生这就叫做线段。

实物感知线段:黑板边、桌子边、书边都可以看成是线段。 认识线段:线段是直的,两端有端点的线。

问:我们身边哪些东西的边可以看作线段?为什么? 判断下面哪些是线段? 2、线段可以度量吗?

试量课本第5页的线段,互相交流量法。师总结:先将尺子的0刻度对准线段的左端点,再看线段的右端点对着尺上的刻度数是几就是几厘米。

观察图形,总结线段的特征:直的;有两个端点;线段可以量出长度。 3、画线段。

用手势表示3厘米大约有多长。是画3厘米长的线段,并说出画法。

总结:从尺的0刻度开始画起,铅笔尖沿着尺子的边一直画到刻度3厘米的地方,再标上两个端点,并且在线段下面写

上3厘米。 (三)拓展运用:

1、下图有四个点,每两点之间画线段。 . 2、下面是小明从家到学校路线图,你认为走哪条路最近? 3、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实践活动:估一估,再量一量。 板书设计: 线段

两端有端点的直线叫做线段

七、教学反思:

搜索更多关于: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备课教案 的文档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备课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u7lc55jvs77t6k14pg60zn011oo6h01aj3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