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五年级传统文化全册备课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5 22:51:0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4、谚语的分类。

(1)知识学习 实践经验

如:.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一艺之成,当尽毕生之力。 (2)意志、干劲、科学态度 如:有志者 事竟成。

无志山压头,有志人搬山。

志在顶峰的人,不在半坡留连。 (3)智慧、策略、工作方法 如:鸟靠翅膀,人靠智慧。

打虎要力,捉猴要智。

要捉狐狸,就要比狐狸更狡猾。 (4)哲理、法则、人的作用(一) 如:青山长在,细水长流 。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刀不磨生锈,水不流发臭。 (5)天气谚语

如:云下山,地不干。 云绞云,雨淋淋。 黑云接驾,不阴就下。 三、了解歇后语。 1、歇后语的概念。

歇后语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智慧与趣味语言,也是民间爱用的一种语法。歇后语是广大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象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象谜底,十分自然贴切。 例如:

一个巴掌打不响 -- <孤掌难鸣>; 懒婆娘的裹脚 -- <又长又臭>。 2、歇后语的结构。

在一般的语言中。通常只要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3、歇后语的来源

最早出现\歇后\这一名称的是在唐代。《旧唐书。郑綮列传》中就已提到过有所谓\郑五歇后体\(一种\歇后\体诗)。但它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表现,远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了。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意思是说,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太晚。这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最早的歇后语。 4、为类。

第一,谐音类。如:

空棺材出葬 - <目(木)中无人> 小葱拌豆腐 - <一清(青)二白> 第二,喻事类。如:

弄堂里搬木头 - <直来直去> 冷水发面 - <没多大长劲> 第三,喻物类。如:

秋后的蚂蚁 - <蹦达不了几天> 棋盘里的卒子 - <只能进不能退> 第四,故事类。如

楚霸王举鼎 - <力大无穷>

曹操吃鸡肋 -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四、拓展活动。

很多歇后语都是来自看历史故事或神话故事。读一读有关三国人物的歇后语,尝试着再举出几个有关三国人物的歇后语。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第五单元 饮食文化

第17课 茶

教学目标。

茶了解茶的基本内容了解中国的茶文化,培养幼儿对中国文化的亲近感。品评茶文化,拓展知识面 教学过程

一、了解茶 (主要由学生介绍)

1、茶的起源、历史 — 中国是茶的故乡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中国的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中国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被称为茶的祖国、茶的故乡,当之无愧。有文字记载表明,我们祖先在3000多年前已经开始栽培和利用茶树。经过多年,才逐渐见诸文字记载。

唐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茶文化的全盛时期,社会上饮茶成为时尚,以茶为雅事,精心操作,还懂得用茶具之美来烘托茶味之佳.人们对茶的经验,经过长时期的积累,代代相传,从局部地区慢慢扩大开来,茶艺开始由此普及全国,并逐渐传播至世界各地。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饮茶的习惯都是从中国传过去的 2、中国十大名茶

1、杭州龙井 7、白毫银针 2、苏州碧螺春 8、武夷岩茶 3、黄山毛峰 9、安溪铁观音 4、庐山云雾 10、普洱茶 5、六安瓜片 6、恩施玉露 二、了解茶知识

1、茶与文化:

①茶的起源?谁最早种植了茶树? ②与茶有关的名人?

③关于茶有哪些诗词与诗句?以茶为名的书有哪些?关于茶的对联有哪些? ④什么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茶道? ⑤中国有哪些茶道? ⑥功夫茶是怎么一回事?

⑦绿茶和红茶是怎么分的? …… 2、茶与健康:

①茶的保健功能有哪些?喝茶能增强免疫力吗?可以抗衰老吗? ②茶叶有哪些成份和功能?

③世界三大饮料咖啡、可可、茶,哪一个更有利于健康? ④喝白开水和茶水哪个好? ⑤饭后可以马上饮茶吗? ⑥淡茶和浓茶哪个好?

⑦与茶叶有关的美食是什么? …… 3、茶叶百科:

①我国的十大名茶是什么?

②我国哪里的茶最多最好?我国有哪些绿茶?

③春茶、夏茶、秋茶是怎么分的?它们有什么区别? ④怎样区分新茶和陈茶? ⑤茶叶受潮怎么办?

⑥怎样可以更好地贮藏茶叶? ⑦茶叶有哪些其它用途? 三、感受茶韵

配乐散文《悠悠茶韵》 作者: 肖 敏 朗诵:叶青

北方人爱酒,辛辣、烈性,那直呛嗓子眼的老白干一喝下去,两朵红云飘上了脸,人就变得俊美,豪放。南方人喜茶,大街上随便走走,五步一阁,十步一轩,售茶、泡茶、品茶,随处可见。我曾留心过厦门的茶室,装修多古色古香,名人手书的招牌镶嵌在门脸上,风格独具。木格门,小轩窗,各式瓷瓶、书画点缀其间,自是端庄典雅,别有洞天。有茶室处便芳香四溢,有茶室处便风韵别致古风犹存。

初来厦门串门儿,看到主人盛情烫杯泡茶,总有些受宠若惊。殊不知这是闽南最常见的礼节,寻常巷陌,妇孺皆会。看到人们用那小如美女薄唇的茶杯盛茶,心中常不免暗暗叫苦,那么一点点,哪儿够喝呀。其实这“喝”字理解得极不准确。闽南人泡茶不是为“喝”,而是为“品”。小心翼翼地捧起一盅茶,缓缓送到唇边只那么轻轻一啜,悠闲洒脱,幽雅之至。品茶者的感觉大约也赛过神仙了。在厦门,泡茶不单单是为了解渴,倒是一种习俗,一种礼节,一种文化,一道风景。 四、拓展活动。

1、读元稹的诗《茶》

香叶,嫩茶。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鞠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净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2、试着把所列茶叶品种与其产地连起来。 祁门红茶 福建 普洱江 苏龙 井安 徽碧 螺春 云南 铁观音 浙江

第18课 酒

教学目的:了解中国的酒文化。 教学过程

一、了解酒。 就是用粮食、水果等含淀粉或糖的材料发酵制成的含酒精的饮料。我国是世界上发明酿酒最早的国家之一,传说酿酒的鼻祖是夏朝的杜康。 二、补充资料。

杜康所处时代不详,相传生活在夏商时期,属今洛阳市汝阳县杜康村人。据说他幼年常牧羊于家乡四周的空桑洞(今杜康村西南),偶然发现自己吃剩放在桑树空洞中的米饭(秫)有非凡的香味,于是受到启发,经过反复研制,终于发明了酒。江统在《酒诰》中也说:“有饭不尽,委余空桑,郁积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宋人朱翼中在《酒经》中也有同样记载,“杜康作秫酒”,“空桑饭,酝以稷麦,以成醇醪,酒之始也。”可以看出这个故事流传久远。今天,在汝阳杜康村一带,仍有酒泉沟、空桑洞、杜康河这些地名,成为杜康造酒的历史佐证。杜康创造的“秫酒”酿造方法,奠定了中国古代白酒酿造的工艺基础,对中国酒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秦汉以后,杜康酒多被作为宫廷御用,历代帝王对杜康也多有加封,尊他为“酒仙”。于是,大家都把杜康奉为造酒业的祖师爷。 三、酒与礼仪。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礼仪之邦”、“食礼之国”。懂礼、习礼、守礼、重礼的历史,源远流长。饮酒作为一种食的文化,在远古时代就形成了一很大家必须遵守的礼节。

合乎礼节的饮酒,往往是一个人的教养和人品的象征。虽然和诗仙李白,草圣张旭的狂傲不羁,有很大的出入,但是这种礼节,才是华夏五千年,饮酒礼数进化发展的表现。

四、酒文化。

文人好酒,以唐朝大诗人李白为最,其次: 欧阳修是妇孺皆知的醉翁。

苏东坡是著名的文学家,也是著名的酒徒。 东晋的陶渊明,他的诗中有酒,他的酒中有诗。 白居易是位大酒徒。

《问刘十九》

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五、拓展活动。

搜索更多关于: 五年级传统文化全册备课 的文档
五年级传统文化全册备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uhnw85uh27dd7d92wv7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