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20年中考科学实验题专项训练(2)有答案解析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19 8:46:5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20年中考科学实验题专项训练(2)有答案解析版

一、实验探究题 1. 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用来研究光从水中斜射到与空气的分界面时所发生的光现象。 (1)使入射角i在一定范围内由小变大,会发现折射角r (填写变化规律),且折射角总是大于相应的入射角;

(2)当入射角i增大到某一值时,折射角r会达到最大值,该最大值是 ; (3)若继续增大入射角i,将会发现不再有 光线,而只存在 光线。

【答案】 由小变大 折射 反射

2. 在实验室,我们通常用块状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供选用的装置如图所示:

900

(1)写出仪器a的名称为 。 (2)若要制取并收集一瓶CO2,不可以选择的装置是 (填图中装置对应的字母)。 (3)CO2是一种酸性氧化物(能与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为探究CO2确实能和NaOH发生化学反应,华雪同学选用了下列两种装置进行实验,都证明了CO2和NaOH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选择装置I时,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 。

②选择装置Ⅱ时,可观察到烧杯内的水沿着导管倒流入锥形瓶中,产生该实验现象的原因是: 。

③CO2和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 长颈漏斗 BE或BF 气球变大 CO2与NaOH反应,锥形瓶内气压减小 CO2+2NaOH=Na2CO3+H2O

【解析】【解答】解:(1)长颈漏斗方便加液体药品,故答案为:长颈漏斗;

(2)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若要制取并收集一瓶CO2,不可以选择的装置是加热装置,不能用向下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故答案为:BE或BF;

第 1 页,共 9 页

(3)如图,①选择装置I时,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气球变大;②选择装置Ⅱ时,可观察到烧杯内的水沿着导管倒流入锥形瓶中,产生该实验现象的原因是:CO2与NaOH反应,锥形瓶内气压减小;③CO2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配平即可;故答案为:①气球变大;②CO2与NaOH反应,锥形瓶内气压减小;③CO2+2NaOH=Na2CO3+H2O; 3. 图甲为“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电路图,电源电压恒为3V,用电阻箱来选用不同的电阻,按下述步骤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适当位置,调节电阻箱使接人电路的电阻为4Ω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为 A;电压表示数应为 V。

(2)将电阻箱调到一个阻值更大的电阻后,闭合开关,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 端移动(选填“a”或“b“),使电压表的示数保持不变,同时记下对应的电流值。

(3)多次改变电阻箱的阻值,重复上述操作,得到了下表中所示的数据,通过观察表中的数据,分析得出:当电阻两端的电压一定时,接入电路的电阻越大,通过它的电流越 。

1 2 3 4 5 物理次数

4 5 10 20 25 R (Ω)

0.08 I(A) 乙图的示数 0.40 0.20 0.10

(4)为了进一步确定电流与电阻的定量关系,老师提出将表中各组电阻值的倒数算出,请你在丙图中描点作出I﹣的图象,根据画出的图象可知:电压一定时,电流Ⅰ跟电阻R成 比。

【答案】(1)0.5;2;(2)b;(3)小;(4)如上图;正

【解析】【分析】(1)弄清电流的量程和分度值,再读数;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压值; (2)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应保持电压不变,根据串联分压规律即可确定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方向;

(3)利用控制变量法对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电流变化的数据进行分析,初步得出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4)根据描点法做出图象,分析图象得出电压一定时,电流Ⅰ跟电阻R成正比。

【解答】解:(1)如图乙所示,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读数为0.5A; 由I=得电压表示数应为:U1=IR1=0.5A×4Ω=2V;

(2)由于电源电压恒为U=3V,电压表示数保持U0=2V,

电阻箱调到一个阻值更大的电阻后,闭合开关,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也应增大,故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b端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2V,同时记下对应的电流值;

第 2 页,共 9 页

(3)根据表中数据中电流随电阻变化的关系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越大,通过的电流越小; (4)根据描点法做出图象,如下图:

根据描绘出的I﹣图线,可以看出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倒数成正比,由此进一步得出结论: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故答案为:(1)0.5;2;(2)b;(3)小;(4)如上图;正。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归纳得出结论的能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利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变量和不变量。

4. 小敏用图甲所示电路来测定某定值电阻的阻值。

(1)闭合开关前,要将滑动变阻器滑片滑到_______(选填“A”或“B”)端。

(2)闭合开关后·发现只有一只电表的指针发生偏转.请结合图甲电路分析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排除故障后,进行三次实验,测得数据如上表。表中第二次实验的电流可从图乙中读取,根据这三次测得的数据求得此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欧(保留一位小数)。 (4)下列实验电路图中,也能够得出定值电阻Rx阻值的电路有_______。

【答案】(1)A (2)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位置互换了 (3)10.3 (4)ACD 【解析】【考点】电路 串并联电路特点 欧姆定律

【解析】(1)为了保护电路,闭合开关前滑片应在阻值最大处,即A端。

(2)电压表的特点是电阻很大,串联在电路中相当于断路,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

有示数。由电路图知: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电流表并联在电路中,由于电压表的电阻很大串联在电路中相当于断路,电路中没有电流,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与电源两端相连,有示数。所以,应将所示电路中的电压表与电流表位置互换。

(3)图乙中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22A,此时的电

U22.5V阻R2= = ≈10.4Ω。

I20.24A

R1+R2+R3(10.0Ω+10.4Ω+10.4Ω)

三次的平均电阻为:R= = ≈10.3Ω。

33

第 3 页,共 9 页

2020年中考科学实验题专项训练(2)有答案解析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uhyw1kavl7z7sh75m1a072ie1yi3600mx9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