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106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9月月考试题(含解
析)
一、选择题
图为我国某省区按某种自然指标划分出来的四大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图中四大区域的划分指标最可能是( ) A. 积温的多少
C. 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
2. 造成图中四大区域形成的因素是( ) A. 降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C. 地形南高北低 【答案】1. C 2. A 【解析】 试题分析: 【1题详解】
图示四大区域是我国的干湿度地区的划分,以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多少为指标来划分的,选C。 【2题详解】
图示干湿地区的差异主要是由于我国降水量的分布差异而形成的,选A项。 【考点定位】我国的区域差异。 【名师点睛】我国干湿地区的分布
B. 太阳辐射由南向北递减 D. 河流南多北少 B. 地形和土壤状况 D. 年太阳辐射量的多少
- 1 -
代号 干湿地区 干湿状况 年降水量>800毫米降分布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东北的东部、北部和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南部和青藏高原东南部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大部分 A 湿润地区 水量>蒸发量 年降水量>400毫米降B 半湿润地区 水量>蒸发量 年降水量<400毫米降C 半干旱地区 水量<蒸发量 年降水量<200毫米降D 干旱地区 水量<蒸发量 新疆、内蒙古西部和青藏高原西北部
西江千户苗寨是中国最大的苗族古村寨,位于黔东南某断层谷地。层层落落的木质吊脚楼依山而建,呈梯状逐级抬升,与自然和谐共融,成为名副其实的“生态建筑”。下图示意西江千户苗寨吊脚楼分布。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 2 -
3. 造成河流两岸吊脚楼数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热量
B. 光照
C. 降水
D. 地形
4. 吊脚楼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融体现在( ) ①可就地取材建房且室内冬暖夏凉 ②能获得较多光照且节约建筑用地 ③底层架空以利于防涝且通风透气 ④底部支柱长短的选择可适应地形 A. ①②③
【答案】3. D 4. B 【解析】 【3题详解】
根据材料,古村寨位于谷地地形中,结合指向标,谷地呈南北走向,没有明显的迎风坡差异,东西两侧山坡的热量、光照、降水差异小,不是影响吊脚楼数量差异的主要原因,A、B、C错。吊脚楼依谷地山坡建设,坡度陡,建设难度大,数量少,密度小。坡度小,易建设,数量多,密度大。因此造成河流两岸吊脚楼数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D对。 【4题详解】
吊脚楼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融体现在可就地取材建房且室内冬暖夏凉,①对。依山而建,能获得较多光照且节约建筑用地,②对。底层架空以利于防潮且通风透气,不是防涝,③错。底部支柱长短的选择可适应地形,④对,B对,A、C、D错。
【点睛】房屋建设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尤其是地形、气候对建设难度、建筑规模、建筑样式都有影响。
- 3 -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5. 图示区域发展过程中主要的限制性因素是 ( ) A. 劳动力 C. 技术
B. 资金 D. 能源
6. 相对松嫩平原,该区域发展农业处于劣势的是 ( ) A. 降水 C. 人均耕地面积 【答案】5. D 6. C 【解析】 试题分析: 【5题详解】
从图中经纬度可以看出,图示位于长三角地区,区域发展过程中主要的限制性因素是能源不足,所以D正确。 【6题详解】
从图中经纬度可以看出,图示位于长三角地区,相对松嫩平原,该区域发展农业处于劣势的是人均耕地面积少,所以C正确。 考点:区域农业发展
5G即“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可以给用户带来更高的宽带速率、更低更可靠的时延和更大容量的网络连接。华为是5G 技术的引领者,中国将成为首批5G商用的国家。5G基站是新一代小型设备,覆盖范围相对较小;数量可能是4G的2~3倍,光纤用量将比4G多16倍;选址难度较高,需要通过勘察设计和系统仿真,提高基站选址效率和覆盖效果。 据此完成题。
B. 热量 D. 河流、湖泊
- 4 -
7. 5G 基站选址主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RS
B. 数字地球
C. GPS
D. GIS
8. 影响 5G 基站布局密度的主导因素是 A. 人口分布
【答案】7. D 8. A 【解析】 【分析】
B. 地形地势
C. 科学技术
D. 交通运输
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解答本题要了解3S技术的实际应用领域及工作原理。 【7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5G基站选址难度较高,需要通过勘察设计和系统仿真要实现5G基站最佳选
址,要通过计算机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和输出,GIS具有此项功能。故选D。 【8题详解】
5G基站是新一代小型设备,覆盖范围相对较小,其建设是为了方便人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其
布局密度与人口分布关系密切,在人口密集地区,分布密度大,在人口密度小区域,分布密度小。故选A。
。- 5 -
【点睛】RS是遥感技术,是对遥远的地物进行感知,获取图象和影像资料,是人的视力的延伸;GIS是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包含了处理空间或地理信息的各种基础的和高级的功能,其基本功能包括对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和输出,是地图延伸;GPS系统的基本原理是测量出已知位置的卫星到用户接收机之间的距离,然后综合多颗卫星的数据就可知道接收机的具体位置。
智慧低碳城镇是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ICT)、“3S”技术和云计算等的迅速发展,将城镇的智能信息化与低碳生态化相结合,强调智慧、低碳、有弹性的现代化新型可持续的城镇发展模式。下图示意智慧低碳城镇建设的理念。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