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目: 名: 院: 业: 级: 号:
导教师: 开题报告
营养调理剂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职称:
20 年 月 日 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题
姓 学 专
班学 指 课题的意义、国内外研究进展、应用前景等(列出主要参考文献) 1、课题的意义 培育壮秧是夺取水稻高产的重要环节,不同拌种剂和覆盖方式对培育壮秧有一定影响。水稻药剂拌种能提高水稻出苗率、减少苗期病虫害、增强水稻分蘖能力。而覆盖方式对秧苗素质有一定影响,对秧苗抵御外界气温突变的风险、病虫害都起着重要的屏障作用,并能调节苗床的温湿度。为探索不同拌种剂和覆盖方式对水稻的影响,以宜香优2115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覆盖方式以及不同拌种剂,比较水稻苗期秧苗素质、大田生长、产量等指标,为我国水稻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本研究以营养调理剂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研究材料,探讨不同浓度的营养调理剂处理对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旨在营养调理剂对机插水稻不同秧龄秧苗质量的影响,从而指导生产实践。 2、国内外研究进展 水稻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单产最高、总产最多的粮食作物,水稻生产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长期战略目标,水稻从栽培到收获,生产环节多,季节性强,劳动强度大,用工量多。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而水稻种植受气候条件、地理环境、耕作制度、经济条件诸多因素的影响,各地种植水稻的方式、方法大不相同,以传统的手工移栽为主大约占水稻种植面积的60%左右。水稻机械化栽培技术主要有机插秧、机抛秧、机直播3种模式。从我国农业发展的趋势来看,机械化种植必将取代手工种植[1]。水稻种植机械化将向着高性能机械化插秧、机械抛秧、机械直播3种模式并存的方向发展。从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节约成本、提高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来考虑,水稻直播是较理想的栽培技术;水稻抛秧技术具有节省劳力,减轻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节省秧田、省水、省肥、增产等一系列优点;机插秧的种植方法类似于手工插秧,特点是先育秧,后插秧,产量稳定,成本低、劳动强度小、工效快。根据我国主要稻作区水稻生产技术特点,机插秧将是替代人工插秧的主流技术之一。 国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目前世界上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较高的国家有美国、日本和韩国。其中欧美国家以机械化直播为主,亚洲国家以机械化移栽为主[14]。水稻直播不需要秧田,可省去育秧和移栽的工序,是一种高效,省时省工,操作简便、低成本的水稻种植技术。该技术对水稻品种、生长期、灌溉条件、整地质量及杂草控制技术都有较严格的要求,对整地质量要求较高,一般应保证地表平整高度差在20mrn以内,否则由于水层难以控制,将直接影响水稻的出苗。同时为防止鸟类等危害种子、控制杂草和防止土壤返盐对出苗影响,一般采用播种后覆水的水直播方式,用水量大,不适合我国水稻生产的现状[15]。机插秧能缓解水稻生产季节与品种生育期的问题。适应性比较广,但需要育苗的环节。日本是水稻机械化插秧程度最高的国家。从育秧到插秧综合考虑,解决了带土中、小苗的插秧农艺问题,并首先实现了工厂化育秧作业,为插秧机的使用提供了良好的秧苗条件。20世纪80年代,日本全国基本形成了统一的水稻栽培模式,育秧、插秧机械已实现了系列化、标准化,水稻机械化插秧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达到98%,居世界前列。 3、营养调理剂对机插水稻素质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1) 素质 水稻高产,水肥是关键,营养调理剂的运筹是影响水稻产量的重要栽培措施。随着水稻产量的不断提高,营养调理剂施用量逐步增加。但肥料运筹不当,往往出现产量、肥效下降的现象。因此在高产栽培条件下,如何调整营养调理剂运筹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有研究表明[7],随营养调理剂增加,返青活棵后茎蘖数增加速度快,有效分蘖期内分蘖数多,成穗也多。水稻在不同生育时期其生长中心不同,分蘖期的生长中心是分蘖芽的生长,是决定穗数的时期,幼穗发育期是决定每穗粒数的时期,结实成熟期是决定结实率和粒重的时期,这三个时期与产量的构成因素是一致的,所以必须通过施肥来保证足够的营养。氮素对水稻分蘖的发生有十分显著的影响,分蘖期稻体内含氮率与分蘖数之间呈正相关,分蘖期水稻功能叶含氮率为3%~5%时,分蘖大量发生,低于2.5%分蘖显著减少[8]。 我国对水稻产量、品质的研究由来已久,彭长青等[9]研究了营养调理剂运筹对机插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提高基蘖肥施用量的基础上配合施用穗肥有利于提高产量;单位面积总颖花量的显著增加是机插水稻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钱银飞等[10]以杂交中粳徐优403为材料,研究了不同营养调理剂对机插杂交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插杂交稻徐优403适宜营养调理剂以施N225 kg/hm2为宜;营养调理剂主要影响稻米品质中的垩白度和垩白率,其次为消减值,而对其它品质指标影响较小;品质性状中的加工碾磨品质、稻米的表面积、横面积可与产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高产优质统一,而其它品质指标则表现为对营养调理剂存在负响应。胡剑锋等[11]增施营养调理剂能促进长秧龄机插稻分蘖的发生,改善了群体光合特性;随着营养调理剂的增加,群体生长率和各生育时期对应的干物质积累量增大,叶的物质转化率和物质输出率增加,茎的物质转化率和物质输出率却降低,各生育期稻株氮素积累量增加,叶和茎的但运转量增加,但运转率降低;氮素产谷效率、收获指数、干物质生产效率都随营养调理剂的增加而减小,营养调理剂利用率随营养调理剂的增加而增加,产量随营养调理剂的增加而提高,有效穗数和穗实粒数随营养调理剂的增加而增大。 一、 参考文献 [1] 张杰明. 浅析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趋势及对策[J]. 农机推广与安全, 2006(12): 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