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促动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的协调发展。我认为,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做起:
一、直面学生的数学现实,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有效课堂是实现教学目标达成的课堂,强烈的目标意识是有效教学的基础,教师对新课程教学目标及课堂教学目标把握得越好,教学就越有效。 二、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
课改以来,\创设情境\成为小学数学课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在教学中既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又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即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使用数学语言提炼出数学问题,发展其思维水平。在问题情境,提出的问题要具体、明确,有新意和启发性,并不是笼统地提出诸如\你发现了什么\等问题。例如在教学理解时针、分针运行规定的时候也可创设情境让学生来演示一下。
三、选用合适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亲历数学化的过程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必须使学生有机会真正经历\数学化\。所以,应采用多种教与学的方式,让学生在独立思考、探究学习、合作交流中学会学数学,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在亲历数学化过程中尝试多种体验。例如在教学每一分钟与每一秒表示的格数的关系时就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交流的过程自己来得出总结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合作学习\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张扬学生的个性。我们要努力为学生创造条件,努力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空间。 四、抓好双基、适度训练,促动数学知识的内化
在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中,老师要在重师生的互动的同时抓好双基、适度训练,在教学深度知识的同时也从实际生活中举出具体的事物的事例,让学生更生动直接的理解这些知识。
总来说之,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但仅包括确定恰切的教学目标、组织科学的教学内容、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这三个基本要素,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受到教学环境的好坏、教学媒体的优劣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一堂有实效的课要做到确定好教学的起点、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捕捉课堂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