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中医学专业用)
前言
根据五年制中医学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本门课程通过理论讲授和实验,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病理学基本知识,为学习临床医学、临床实践以及今后研究和发展祖国医药学打下一定的基础。病理学分为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生理学。病理解剖学着重研究患病机体的器官和组织的形态改变;病理生理学着重研究患病机体的功能、代谢的动态变化。二者应紧密联系,使学生对患病机体的病理改变能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教学要求分为掌握、熟悉、了解、参考四级。教学内容分为讲解、简介和重点讲解,还附有实践内容。教学过程包括理论讲授、实验(动物实验、观察大体标本、切片标本及观看录象等)、课堂及病例讨论等。
教学要求与内容
绪论 [教学要求]
1.熟悉:病理学的概念和研究方法、观察方法。 2. 了解:病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以及在医学中的地位。 3.参考:新技术的应用 [教学内容]
1.讲述:病理学的概念和研究方法、观察方法。
2.简介:病理学的研究对象、基本内容、在医学中的地位及新技术的应用。 3.重点讲解:病理学的观察方法。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 第一章 疾病概论 [教学要求]
1.掌握:病理过程、病理状态和脑死亡的概念。 2.熟悉:健康、疾病的概念。
3.了解:病因学概论。疾病的经过和转归。 4.参考:发病学概论。
[教学内容]
1.讲述:疾病的经过和转归。 2.简介:病因概论、发病学概论。
3.重点讲解:健康、疾病、病理过程和病理状态、脑死亡的概念。 [教学方法]
1. 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 2.实验:条件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 第二章 细胞与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教学要求]
1.掌握:各种适应、变性、坏死及肉芽组织的概念。
2.熟悉:适应、变性、坏死及肉芽组织的病理变化,肉芽组织的作用。坏死的结局。
3.了解:萎缩原因、种类及后果,再生与修复的概念,组织的再生能力和再生方式。创伤及骨折愈
合。
4.参考:各种变性、坏死的原因及发病机制,影响再生修复的因素。 [教学内容]
1.讲述:各种适应、变性、坏死及肉芽组织的概念、病理变化,肉芽组织的作用。坏死的结局。 2.简介:影响再生修复的因素。萎缩原因、种类及后果。各种变性、坏死的原因及发病机制,创伤
及骨折的愈合。影响再生修复的因素。再生与修复的概念,组织的再生能力与再生方式。
3.重点讲解:各种适应、变性、坏死及肉芽组织的概念及病理变化。 [教学方法]
1. 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 2. 课堂讨论。
3. 实验:细胞、组织损伤的病理变化。 第三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教学要求]
1.掌握:动脉性充血(充血)、静脉性充血(淤血)的概念,淤血的后果,慢性肺淤血、慢性肝淤血
的原因及病理变化。出血、栓塞、梗死的概念。血栓形成的概念、条件和发生机制。
2.熟悉:血栓形成的过程、血栓的形态及栓子的运行途径。梗死的类型和病理变化。
3.了解:充血、淤血原因和病变。出血的原因、种类及后果。梗死的影响和结局。栓塞的类型和对
机体的影响。
4.参考:血栓形成的结局及对机体的影响。局部贫血的原因、病变及后果。 [教学内容]
1.讲述:淤血原因和后果。血栓形成的过程,血栓的形态及结局,栓子的运行途径。梗死的类型、
病理变化。
2.简介:充血、局部贫血的原因、病变及后果。出血的原因、种类及后果。血栓形成对机体的影响。
栓塞的类型和对机体的影响。梗死的影响和结局。
3.重点讲解:静脉性充血(淤血)的概念,淤血的后果,慢性肺淤血、慢性肝淤血的原因及病理变
化。出血、栓塞、梗死的概念。血栓形成的概念、条件和发生机制。
[教学方法]
1. 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 2. 课堂讨论。
3. 实验: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的病理变化。 第四章 炎 症 [教学要求]
1.掌握:炎症的概念,炎症局部的基本病理变化、类型。 2.熟悉:炎症时局部和全身的表现。炎性介质的概念及类型。 3.了解:炎症的结局。 4.参考:炎症的原因、经过。 [教学内容]
1.讲述:炎症局部的病理变化、类型。
2.简介:炎症的原因,炎症时局部和全身的表现,炎症的经过和结局。 3.重点讲解:炎症的概念、类型和病理变化特点。 [教学方法]
1. 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 2. 课堂讨论。
3. 实验:炎症的病理变化。 第五章 肿 瘤 [教学要求]
1.掌握:肿瘤的概念、生长和扩散,良、恶性肿瘤的区别。癌和肉瘤的区别。 2.熟悉:肿瘤的基本特征,常见各类肿瘤。癌和肉瘤的概念。 3.了解:肿瘤对机体的影响,肿瘤的命名和分类。 4.参考:肿瘤的病因学和发病学。 [教学内容]
1.讲述:常见各类肿瘤,肿瘤的概念、生长与扩散,肿瘤对机体的影响,肿瘤的命名。 2.简介:肿瘤的病因学和发病学。
3.重点讲解:肿瘤的概念和肿瘤的异型性,良、恶性肿瘤的区别。癌和肉瘤的区别。
[教学方法]
1. 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 2. 课堂讨论。
3. 实验:肿瘤的病理变化。 第六章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教学要求]
1.掌握:高钠血症、低钠血症、高钾血症、低钾血症的特点。 2.熟悉:水、钠代谢障碍及钾代谢障碍对机体的影响。 3.了解:血钠正常的水钠代谢障碍。
4.参考:正常的水钠代谢、钾代谢的原因机制。 [教学内容]
1.讲述:水、钠代谢障碍。血钠正常的水钠代谢紊乱。 2.简介:正常的水钠代谢、正常钾代谢。 3.重点讲解:高钠血症、低钠血症、钾代谢障碍。 [教学方法]
1. 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 2. 课堂讨论。 第七章 水 肿 [教学要求]
1.掌握:水肿的概念。 2.熟悉:水肿的发病机理。 3.了解:水肿的类型、特点。 4.参考:水肿对机体的影响。 [教学内容]
1.讲述:心性水肿、肺水肿。 2.简介:脑水肿。
3.重点讲解:水肿的概念,水肿的发病机理。 [教学方法]
1. 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 2. 课堂讨论。
第八章 酸碱平衡紊乱 [教学要求]
1.掌握:单纯型酸碱平衡紊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