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中音乐欣赏课《梁祝》教案分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11 21:44:1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高中音乐欣赏课《梁祝》教案分析

作者:李春蝶

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6年第12期

摘 要:《梁祝》作为享誉世界的民族音乐,独特的创作背景、浓郁的民族风情,独具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给世界人民提供了美妙、神往的艺术盛宴。本文对高中音乐欣赏课《梁祝》进行了阐述,使学生了解相关的音乐常识,加强对高中学生的审美教育的同时提高其艺术鉴赏能力。

关键词:欣赏;教学;名词;变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J605-4;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36-0121-01 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在高中音乐教师的努力下,音乐欣赏课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巩固。《梁山伯与祝英台》(简称《梁祝》)作为我国最著名的一部小提琴协奏曲,它旋律优美,色彩绚丽,独具匠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国内被誉为“民族的交响音乐”,国外音乐评论家称它是“蝴蝶的爱情”协奏曲。 一、教育过程

教育对象:高中学生;教学目的:(1)通过欣赏《梁山伯与祝英台》使学生了解古代人民对封建势力的反抗,歌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通过欣赏《梁祝》这个音乐作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各个声部中不同乐器对人物心理描写,并深入学习其中涉及到的相关音乐常识。重点:《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曲式结构和分析.难点:音乐作品中各个声部不同乐器对人物是如何进行描绘的。教学器具:录音机、磁带、小提琴、笛子等 二、组织教学

1959年,陈刚和何占豪两人在音乐学院上学时,合作写成这首协奏曲,作为国庆10周年献礼,乐曲首演于1959年5月的“上海音乐舞蹈会演”,由俞丽拿演奏小提琴,上海音乐管弦乐队协奏,内容采用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形式为单乐章,音乐素材主要取材于越剧曲调。

三、解释有关名词

1.什么是协奏曲?协奏曲是指由几件或一件独奏乐器与小型弦乐队互相竞赛的器乐套曲。用几件乐器者称“大协奏曲”。《梁祝》是小协奏曲,是一件独奏乐器与乐队的竞奏;同时又是一个乐章的协奏曲,所以称为小协奏曲。

搜索更多关于: 高中音乐欣赏课《梁祝》教案分析 的文档
高中音乐欣赏课《梁祝》教案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vtqq5k4by6tck19hpxv8jj329nz7x003ku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