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城镇供热直埋热水管道技术规程》(报批稿)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9 19:08:0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Rt?D1?lnw (3.2.3-4)

2???tDo??2Hl?2?1Rh??ln?1???? (3.2.3-5)

4???gb??????Hl?H?R0??g (3.2.3-6)

式中:qs——供水管单位长度热损失(W/m);

; qr ——回水管单位长度热损失(W/m)

; ts ——计算供水温度(℃)); tr——计算回水温度(℃

; tg——管道中心线的自然地温(℃)

Rg——土壤热阻[(m﹒K)/W]; Rt——保温材料热阻[(m﹒K)/W];

Rh——附加热阻[(m﹒K)/W]。

R0——土壤表面换热热阻,可取0.0685[(m2﹒K)/W];

?g——土壤导热系数[W/(m﹒K)],应取实测数据。估算时湿土可取1.5~2 W/(m?t﹒K),干砂可取1 W/(m﹒K);

——保温材料在运行温度下的导热系数[W/(m﹒K)];

H——管道中心线覆土深度(m);

; Hl——管道当量覆土深度(m)

; Dw——保温层外径(m)

; Do——工作管外径(m)

b——供、回水管中心线距离(m)。 3.2.4 保温层外表面温度应按下式计算:

tws?ts?qs?Rt (3.2.4-1) twr?tr?qr?Rt (3.2.4-2)

式中:tws——供水管保温层外表面温度(℃);

); twr——回水管保温层外表面温度(℃

; qs——供水管单位长度热损失(W/m); qr——回水管单位长度热损失(W/m)

; ts ——计算供水温度(℃)); tr——计算回水温度(℃

Rt——保温材料热阻[(m﹒K)/W]。

3.2.5 保温管周围土壤温度可按下式计算:

222qsqr?x2??y?H?x?b???y?H???tg? (3.2.5) tg?ln2??ln2224???g4???g?x?b???y?H?x??y?H?7

?—— 计算点的土壤温度(℃式中:tg);

; tg—— 管道中心线的自然地温(℃); qs——供水管单位长度热损失(W/m)

; qr——回水管单位长度热损失(W/m)

?g——土壤导热系数 [W/(m﹒K)];

x—— 计算点与供水管中心线的水平距离;

y—— 计算点的覆土深度;

H——管道中心线覆土深度(m); b——供、回水管中心线距离(m)。

8

4 管道布置与敷设

4.1 管道布置

4.1.1 管道的布置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CJJ 34的相关规定。 4.1.2 直埋热水管道与设施的净距应符合表4.1.2的规定:

表4.1.2 直埋热水管道与设施的净距

设施名称 给水、排水管道 排水盲沟 ≤0.4MPa 燃气管道 (钢管) ≤0.8MPa >0.8MPa ≤0.4MPa 燃气管道 (聚乙烯管) ≤0.8MPa >0.8MPa 压缩空气或CO2管道 乙炔、氧气管道 铁路钢轨 电车钢轨 铁路、公路路基边坡底脚或边沟的边缘 通讯、照明或10kV以下电力线路的电杆 高压输电线铁塔基础边缘(35kV~220kV) 桥墩(高架桥、栈桥) 架空管道支架基础 地铁隧道结构 电气铁路接触网电杆基础 乔木、灌木 建筑物基础 通讯电缆及管块 电缆 电力及 控制电缆 ≤35kV ≤110kV 最小水平净距(m) 1.5 1.5 1.0 1.5 2.0 1.0 1.5 2.0 1.0 1.5 钢轨外侧3.0 钢轨外侧2.0 1.0 1.0 3.0 2.0 1.5 5.0 3.0 1.5 2.5(DN≤250mm) 3.0(DN≥300mm) 1.0 2.0 2.0 0.15 0.25 轨底1.2 轨底1.0 — — — — — 0.80 — — — — 0.15 0.50 1.00 燃气管在上0.5 燃气管在下1.0 0.15 最小垂直净距(m) 0.15 0.50 注: 直埋热水管道与电缆平行敷设时,电缆处的土壤温度与月平均土壤自然温度比较,全年任何时候,

对于10kV的电缆不高出10℃;对于35kV~110kV的电缆不高出5℃时,可减少表中所列净距。

4.1.3 直埋热水管道的最小覆土深度应符合表4.1.3的规定,同时应进行稳定验算。

9

表4.1.3 直埋热水管道的最小覆土深度

最小覆土深度(m) 管道公称直径(mm) 机动车道 ≤125 150~300 350~500 600~700 800~1000 1100~1200 0.8 1.0 1.2 1.3 1.3 1.3 非机动车道 0.7 0.7 0.9 1.0 1.1 1.2 4.1.4 管道穿越水面的布置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CJJ 34的相关规定。

4.2 管道敷设

4.2.1 管道的敷设坡度不宜小于2‰,进入建筑物的管道宜坡向干管。管道的高处宜设放气阀,低处宜设放水阀。直接埋地的放气管、放水管与管道有相对位移处应采取保护措施。 4.2.2 管道应利用转角自然补偿。

4.2.3 转角管段的臂长应大于或等于弯头变形段长度。弯头变形段长度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le=k?42.3 (4.2.3-1) kDc?C (4.2.3-2) 64E?Ip?10式中:le——弯头变形段长度(m);

k ——与土壤特性和管道刚度有关的参数(1/m);

; Dc——外护管外径(m)

C ——土壤横向压缩反力系数(N/m3); E—— 钢材的弹性模量(MPa);

。 Ip——直管工作管横截面的惯性矩(m4)

4.2.4 “Z”型、“П”型补偿管段可分割成两个转角管段,每个转角管段的臂长均应大于或等于管道的弯头变形段长度(图4.2.4)。

(a)“Z”型管段

10

《城镇供热直埋热水管道技术规程》(报批稿)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vwdr7shv54zk8n0i2bw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