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整理与复习
教学设计
平田小学:王加荣
教学目标:
1. 通过整理、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体积的概念以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能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及其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能灵活运用。
2.在学生对这些形体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空间观念;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的价值,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学生对知识进行自我梳理,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准备:直尺 香皂 答题卡 练习本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师:(手里托着一盒新的香皂)香皂是我们的常用物品,对它的作用我们都非常熟悉。可你们知道吗,工人叔叔在生产香皂时还要计算一些数学问题,大家猜猜看会是什么问题呢?(学生自由发言)
生1:工人叔叔会算一块香皂用了多少料?
生2:会想做一个香皂包装盒要用多少纸?一只大箱子可装多少盒香皂?
……
同学们想得真不错!在生产的过程中,有些问题就用到了我们已经学过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今天这节数学课,这块小小的香皂和润肤露就将成为我们学习中的小助手,和我们一起来整理和复习这些知识。
(教师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复习)
二、自我梳理 形成网络 (一)自主回忆
1教师用大屏幕演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
请看大屏幕,回忆一下,我们都学过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哪些知识?
教师随着学生发言进行板书 (板书:特征、表面积、体积) 问:什么是体积? 什么是容积?什么是表面积? 让学生说一说
它们的特征又可以从几个方面展开描述呢? (板书: 面、棱、顶点)
我们在研究立体图形时,一般都是从点线面开始研究的。 2 看来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还真不少,如果我们这样写下去,显得很乱,也太浪费时间了。有没有一个好的办法,可以把这些知识很清楚很有条理的展示出来,你们认为用什么形式比较好呢?(画表格)
3 大家翻过桌子上的答题卡,为了清楚,我们把表格分为两部分,能看懂么?4 现在就请你们一边回忆一边整理,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以表格的形式整理出来。
整理完后,先在小组里和同学进行交流,互相补充完整。一会我们请同学到前面进行展示。看谁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全面、具体的整理出来。
(学生个人独立或几人合作绘制。) (二)交流评价
师:谁愿意把你整理的知识向大家汇报一下?
(请几位学生上来展示,教师肯定他们的努力,并由学生互相评价,以寻找优点为主,指出不足为辅,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归纳总结 1、长方体的面、顶点、棱 2、相同点和不同点。 3、面积、体积计算公式。 学生汇报
师: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有什么联系?学生说一说
1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2 它们的体积都可以用底面积乘高来计算。
1 针对表格内容,谁有补充?
2 除了表格中谈到的这些,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你还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吗?(学生自由发言)(注意面积单位间的换算,体积单位间的换算…)
三、理解应用 走进生活 (一)基础练习
(1)一个长方体的长是2米,宽是8分米,高是5分米,那么它的体积是80立方分米。 (х)
(2)如果两个长方体的体积相等,那么它们的表面积一定也相等。
(х)
(3)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倍,表面积就扩大9倍。(√)
(4)把一个体积为1 立方分米的纸盒放在桌面上,纸盒所占桌面的
面积一定是1平方分米。(х)
(5)从里面量,棱长为4分米的正方体容器,可以容纳64升的水。
(√)
四、课堂总结 适当延伸
1师:复习完这个知识后你有什么收获?这节课还有什么遗憾或有什么意见要向老师和同学们说吗?(学生自由发言)
2延伸:你能将这个香皂的包装盒沿着某一条棱剪开,不剪散有几种不同的剪法?你能将展开的形状画出来吗?去试试吧! 五 课堂小节 六 板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整理与复习 特征 表面积 体积(容积)
面 棱 顶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