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金属及其化合物
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3 金属及其化合物(必修1)
Ⅰ—钠及其化合物
1.[2018浙江卷-3]下列属于电解质的是
A.氯化钠 B.蔗糖 C.氯气 D.铁 【答案】A
【解析】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酸、碱、盐、金属氧化物,有机酸(醋酸)等都属于电解质。
【考点】电解质的定义与物质分类。 [2018浙江卷-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纯碱可用于去除物品表面的油污 B.二氧化碳可用作镁燃烧的灭火剂 C.植物秸秆可用于制造酒精 D.氢氧化铁胶体可用作净水剂 【答案】B
【解析】A.纯碱水解使溶液呈碱性,可用于去除物品表面的油污; B.二氧化碳可与镁反应生成氧化镁与碳,故二氧化碳不可用作镁燃烧的灭火剂; C.植物秸秆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水解可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在催化剂作用下可转化酒精,所以植物秸秆可用于制造酒精。 D.氢氧化铁胶体中的胶粒可吸附水中悬浮的颗料,用作净水剂。 【考点】盐的水解;二氧化碳的性质;酒精的制造;氢氧化铁胶体。 2.[2018浙江卷-8]下到表示正确的是 A. 硫原子结构示意图
B. 乙炔的结构简式CHCH
C. 乙烯的球棍模型【答案】C 【解析】A.
D. NaCl的电子式
是硫离子结构示意图,A错; B. 乙炔的结构简式应为CH≡CH,
::—Na+[ O H ]B错; D. NaCl的电子式应为,D错。
【考点】硫原子结构示意图;乙炔的结构简式;乙烯的球棍模型;NaCl的电子式。 3.[2018江苏卷-9]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 NaHCO3(s) B.Al(s)C.AgNO3(aq)D.Fe2O3(s)
△Na2CO3 (s) NaAlO2(aq)
[Ag(NH3)2]+ (aq)Fe(s)
:: NaOH(aq) Al(OH)3(s)
Ag(s)
FeCl3(aq)
【答案】A
A.NaHCO3受热分解成Na2CO3、CO2和H2O,Na2CO3与饱和石灰水反应生成CaCO3【解析】
B项,Al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AlO2和H2,NaAlO2和NaOH,两步反应均能实现;
与过量盐酸反应生成NaCl、AlCl3和H2O,第二步反应不能实现; C项,AgNO3中加
1
2019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金属及其化合物
入氨水可获得银氨溶液,蔗糖中不含醛基,蔗糖不能发生银镜反应,第二步反应不能实现;
D项,Al与Fe2O3高温发生铝热反应生成Al2O3和Fe,Fe与HCl反应生成FeCl2和H2,第二步反应不能实现;答案选A。 【考点】钠、铝、、铁银及其化合物的转化;
4.[2018天津卷-2]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结论正确的是 A. 溶解度:Na2CO3 【解析】A.碳酸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氢钠,选项A错误。 B.同周期由左向右非金属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所以稳定性应该是:HCl>PH3。选项B错误。 C.C2H5OH分子中有羟基,可以形成分子间的氢键,从而提高物质的沸点。选项C正确。 D.同周期由左向右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减弱,所以碱性应该是:LiOH>Be(OH)2。选项D错误。 【考点】碳酸钠及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氢键及氢键对物质沸点的影响;碱的碱性强弱比较。 5.[2018江苏卷-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Na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 B. SiO2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于制光导纤维 C. Al2O3是两性氧化物,可用作耐高温材料 D. CaO能与水反应,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答案】D A项,NaHCO3受热易分解的原理是:2NaHCO3Na2CO3 +H2O +CO2↑,NaHCO3【解析】用于制胃酸中和剂的原理是:NaHCO3+HCl= NaCl+ H2O+ CO2↑,两者没有对应关系,A错误; B项,SiO2传导光的能力非常强,用于制光导纤维,这与SiO2熔点高硬度大没有对应关系,B错误; C项,Al2O3的熔点很高,用作耐高温材料,这与Al2O3是两性氧化物没有对应关系,C错误; D项,CaO能与水反应,用于食品干燥剂,CaO用于食品干燥剂与CaO与水反应有对应关系, D正确。 【考点】常见无机物:NaHCO3、SiO2、Al2O3、CaO的性质和用途。 6.[2018江苏卷-4]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0. 1 mol·L?1KI 溶液:Na+、K+、ClO? 、OH? B. 0. 1 mol·L?1Fe2(SO4)3溶液:Cu2+、NH4+ 、NO3?、SO42? C. 0. 1 mol·L?1HCl 溶液:Ba2+、K+、CH3COO?、NO3? D. 0. 1 mol·L?1NaOH溶液:Mg2+、Na+、SO42?、HCO3? 【答案】B A.I?与Cl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I?+ClO? =IO?+Cl?,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 B. Fe3+、【解析】SO42?、Cu2+、NH4+ 、NO3?、SO42?在溶液中相互间不反应,B正确; C.CH3COO-能大量共存,C错误;D项,Mg2+、能与H+反应生成CH3COOH,在HCl溶液中CH3COO-不能大量存在,HCO3-都能与OH-反应,Mg2+、HCO3-与OH-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 【考点】次氯酸盐的强氧化性;醋酸为弱电解质;氢氧化锰难溶于水;碳酸氢盐与碱反应。 1 2019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金属及其化合物 注意:离子间不能大量共存有如下几点原因:①离子间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水、沉淀或气体,如题中C、D项;②离子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题中A项;③离子间发生双水解反应,如Al3+与HCO3-等;④离子间发生络合反应,如Fe3+与SCN-等;⑤注意题中的附加条件。 7. [2018全国卷Ⅲ-10]下列实验操作不当的是 A. 用稀硫酸和锌粒制取H2时,加几滴CuSO4溶液以加快反应速率 B. 用标准HCl溶液滴定NaHCO3溶液来测定其浓度,选择酚酞为指示剂 C. 用铂丝蘸取某碱金属的盐溶液灼烧,火焰呈黄色,证明其中含有Na+ D. 常压蒸馏时,加入液体的体积不超过圆底烧瓶容积的三分之二 【答案】B 【解析】A. 用稀硫酸和锌粒制取H2时,加几滴CuSO4溶液后,锌粒与CuSO4反应置换出铜,形成铜锌原电池,使锌与稀硫酸反应速率加快,A正确。 B. HCl与NaHCO3刚好完全反应方程式为HCl+NaHCO3= NaCl+H2O+CO2↑,生成的CO2溶于水使溶液呈弱酸性,故用标准HCl溶液滴定NaHCO3溶液来测定其浓度,不宜选择酚酞为指示剂,而宜用甲基橙为指示剂,B错误。 C.钠的焰色为黄色,用铂丝蘸取盐溶液在火焰上灼烧,进行焰色反应,火焰为黄色,说明该盐溶液中一定有Na+, C正确。 D.蒸馏时,为保证加热的过程中液体不会从烧瓶内溢出,一般要求液体的体积不超过烧瓶体积的三分之二, 也不少于三分之一,D正确。 【考点】置换反应;铜锌原电池;HCl与NaHCO3的反应原理;指示剂的选择;焰色反应;圆底烧瓶的正确使用。 Ⅱ—镁、铝及其化合物 8.[2018江苏卷-9]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 NaHCO3(s) B.Al(s)C.AgNO3(aq)D.Fe2O3(s) △Na2CO3 (s) NaAlO2(aq) [Ag(NH3)2]+ (aq)Fe(s) NaOH(aq) Al(OH)3(s) Ag(s) FeCl3(aq) 【答案】A A.NaHCO3受热分解成Na2CO3、CO2和H2O,Na2CO3与饱和石灰水反应生成CaCO3【解析】 B项,Al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AlO2和H2,NaAlO2和NaOH,两步反应均能实现; 与过量盐酸反应生成NaCl、AlCl3和H2O,第二步反应不能实现; C项,AgNO3中加 入氨水可获得银氨溶液,蔗糖中不含醛基,蔗糖不能发生银镜反应,第二步反应不能实现; D项,Al与Fe2O3高温发生铝热反应生成Al2O3和Fe,Fe与HCl反应生成FeCl2和H2,第二步反应不能实现;答案选A。 【考点】钠、铝、铁银及其化合物的转化; 9.[2018浙江卷-27](6分)某同学用含结晶水的正盐X(四种短周期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进行了如下实验: 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