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规定,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顺序及安全措施应按( )执行。
A. 安检站要求 B. 设计单位要求 C. 监理工程师要求 D. 施工技术方案 10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规定,水泥进场检查的数量:按同一厂家、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散装不超过( )t为一批,每批抽样不少于一次。
A. 100 B. 200 C. 300 D. 500
10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规定,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性能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按一级抗震等级设计的框架的纵向受力钢筋,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 )。A. 1.10 B. 1.15 C. 1.25 D. 1.30
10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对( )工程的验收不适用。
A.模板 B. 钢管混凝土 C.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D. 预应力混凝土
10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中规定:对混凝土实心板,骨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板厚的( ),且不得超过40mm。 A. 1/3 B.1/2 C.3/4 D.4/5
109、《建筑施工钢管扣件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规定,开口型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 ),且其垂直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的层高,并且不应大于4m。 A. 连墙件 B. 剪刀撑 C. 扫地杆 D. 水平拉杆
110、《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规定,隐蔽工程在隐蔽前应由( )通知有关单位进行验收,并应形成验收文件。
A. 建设单位 B. 施工单位 C. 监理单位 D. 设计单位
11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1991)规定,下列( )项有关梯子的使用不符合规定。
A. 梯脚底部应坚实,不得垫高使用 B. 立梯不得有缺档 C. 上下梯子时,必须背向梯子 D. 上下梯子时,不得手持器物
112、临边、洞口的防护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方面,按《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1991)的规定,电梯井口必须设防护栏杆或固定栅门,电梯井内应( )设一道安全网。
A. 每隔一层并最多隔5m B. 每隔一层并最多隔10m C. 每隔两层并最多隔5m D. 每隔两层并最多隔10m
113、《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规定,当扣件式钢管支架立柱高度超过( )m时,应在立柱周圈外侧和中间有结构柱的部位,按水平间距6~9m、竖向间距2~3m与建筑结构设置一个固结点。
A. 4 B. 5 C. 8 D. 10
114、《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规定,当采用扣件式钢管作立柱支撑时,钢管规格、间距、扣件应符合设计要求。每根立柱底部应设置底座及垫板,垫板厚度不得小于( )mm。
A. 20 B. 30 C. 50 D. 60
115、按《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规程》(JGJ74-2003)规定,当风力超过()级时应停止大模板的吊装作业。
A. 4 B. 5 C. 6 D. 7
116、《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不适用( )情况。 A. 大模板设计计算 B. 爬模拆除 C. 滑模安装 D. 砖胎膜砌筑 117.按《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规定,土方开挖顺序、方法必须与设计工况相一致,并遵循( )的原则。 A. 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 B. 开槽支撑,先挖后撑,分层开挖,严禁超挖 C. 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段开挖,严禁超挖 D. 开槽支撑,先挖后撑,分段开挖,严禁超挖
118、《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规定,灌注桩的桩位偏差必须符合规定,桩顶标高至少要比设计标高高出( )m。 A. 0.3 B. 0.5 C. 0.6 D. 1.0
119、《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对( )工程的验收不适用。 A. 桩基 B. 强夯地基 C. 砖基础 D. 土方
120、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时,应( ),由监理或建设单位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等有关单位共同分析情况,解决问题,消除质量隐患,并应形成文件资料。 A. 暂缓施工 B. 停止施工 C. 继续施工 D. 加速施工 121、砖基础砌筑顺序,基底标高不同时,应( )。
A. 同时砌筑 B. 从低处砌起,并应由高处向低处搭砌 C. 留槎 D. 从高处砌起,并应由高处向低处搭砌 122、地下工程出现渗漏水时,应及时进行治理,( )后方可验收。 A. 不渗漏水 B. 无漏水点 C. 无湿渍 D. 符合设计防水等级标准要求
123、填充墙砌体砌筑,应待承重主体结构检验批验收合格后进行,填充墙与承重主体结构间的空(缝)隙部位施工,应在填充墙砌筑( )天后进行。 A. 3 B. 7 C. 14 D. 28
124、《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10-2001)规定,隐框、半隐框幕墙所采用的结构粘结材料必须是( )。
A. 玻璃胶 B. 防水胶 C. 密封胶 D. 结构胶
125、涂料防水层的平均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最小厚度不得小于设计厚度的 ( ) %。 A. 70 B. 75 C. 80 D. 85
126、《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规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临时间断处应砌成( )。
A. 直槎 B. 斜槎 C. 踏步槎 D. 直槎或斜槎
127、《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GB/T50640-2010)不适用于( )评价情况。 A. 施工环保 B. 施工节水 C. 施工节能 D. 绿色建筑 128、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的规定,临时用电设备在( )台或设备总容量在( )kw,应编制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
A. ≥5;≥25 B. ≥5;≥50 C. ≥10;≥75 D. ≥10;≥100 129、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采用三相五线制,其中“PE”线是( )。
A. 相线 B. 工作零线 C. 保护零线 D. 工作接地线 130、施工现场,使用行灯的电源电压不大于( )V。 A. 12 B. 24 C. 36 D. 48
131、《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196—2010)规定,当多台塔式起重机在同一施工现场交叉作业时,应编制专项方案,并应采取防碰撞的安全措施。低位塔式起重机的起重臂端部与另一台塔式起重机的塔身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 )m。 A. 1.0 B. 1.5 C. 2.0 D. 2.5
132、《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 80)规定,边长在( )m以上的洞口,四周设防护栏杆,洞口下张设安全平网。
A. 0.25 B. 0.80 C. 1.00 D. 1.50
133、高处作业,是指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 )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 A. 1m及以上 B. 2m及以上 C. 2.2m及以上 D. 2.5m及以上 134、《建筑施工钢管扣件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规定,高度在( )m及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应在外侧全立面连续设置剪刀撑。 A. 18 B. 20 C. 24 D. 30
135、《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2011)规定,其他临时用房、临时设施与在建工程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 )m。 A. 6 B. 10 C. 15 D. 30
136、某施工项目在工程建设标准实施计划中,提出标准实施控制从图纸会审、施工组织设计编审、技术交底、每道工序、各项验收直至竣工。该内容体现了标准实施的( )控制。 A. 全过程 B. 动态 C. 事前 D. 重点 137、施工项目现场建设标准的交底,应( )进行。
A. 在开工前一并 B. 分级及分阶段 C. 在施工中 D. 在施工后 138、某施工项目在工程建设标准实施计划中,提出通过查验材料质量证明文件、现场监督见证取样和核对相关试验报告,监督材料挂牌及使用情况。该内容在施工项目建设标准的实施计划中,属于( )的内容。
A. 管理组织 B. 监督检查方法 C. 落实措施 D. 工作流程
139、施工项目工程建设标准实施计划的落实措施中,明确了总负责人并确定各岗位、环节的责任人。该措施性质上属于( A )措施。
A. 组织 B. 技术 C. 经济 D. 管理
140、《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对建筑施工( )的检查评定不适用。 A. 现场脚手架 B. 施工用电 C. 塔吊安拆 D. 企业安全生产 141.按《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其得分等级分为 ( )。
A. 合格、不合格 B. 优良、不合格 C. 优、良、合格、不合格 D. 优良、合格、不合格 142、《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规范》(JGJ190-2010) 检测试验不包括( )检测情况。 A. 材料设备的厂家 B. 材料设备的进场 C. 施工过程质量 D. 实体质量和使用功能
143、《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JGJ/T185)不适用于( )资料管理情况。 A. 监理 B. 施工 C. 竣工图 D. 建设项目运营
144、《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对( )工程的验收不适用。 A. 单层钢筋混凝土厂房 B. 多层钢结构 C. 钢结构网架 D. 高层钢结构
145.按《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及系列专业验收规范进行施工质量验收的质量等级为( )。
A. 优良、合格 B. 合格(或通过)C. 优良、合格、不合格 D. 国优、省优、市优及合格 146、根据《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方法》(GB8624- 2012),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为七级。其中B1级属( )。 A.不燃性建筑材料 B.难燃性建筑材料 C.可燃性建筑材料 D.易燃性建筑材料 147、一般上人平屋面的均布荷载标准值是( )。
A.0.5KN/m B. 0.7KN/m C. 2.0KN/m D. 2.5KN/m 148、住宅建筑中,挑出阳台的活荷载取值比室内楼面活荷载取值( )。
A. 大 B. 小 C. 相同 D. 如阳台临街则大,否则相同 149、对单位工程内且在同一条件下的工程桩,采用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静载试验进行验收检测时,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 )。 A. 1根 B. 2根 C. 3根 D. 5根
150、对跨度不小于( )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3/1000。
A. 4m B. 5m C. 6m D. 8m
151、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应在浇筑完毕后的( )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 A. 12h B. 18h C. 24h D. 48h
2
2
2
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