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参种植扩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林下参种植扩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WORD版本下载可编辑
1
林下参种植扩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基本情况
1.1 项目背景
1.1.1项目名称
某某县某某野山参种植专业合作社林下参种植扩建建设项目 1.1.2项目建设性质 扩建项目
1.1.3项目建设单位
建设单位:某某县某某野山参种植专业合作社 法人代表:李某某
注册地址:某某县石道河镇石道河林场 注册资金:206万元
某某县某某野山参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0年,拥有种植基地562亩,其中已开发建设约500亩,常年临时用工达50人。主要业务范围是为本社成员从事野山参种植提供种子购买、生产资料购买、为本社成员野山参产品提供储存、加工、销售、运输等服务;为本社成员提供与野山参种植有关的技术、信息、咨询等服务。
1.1.4项目建设地点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某某县石道河镇石道河林场道班沟,占地面积4.00hm2(60亩)。
2
林下参种植扩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2 项目提出的理由及建设的必要性
1、项目提出的理由
某某省是我国和世界著名的人参主产区,主要集中在东部长白山区的抚松、长白、靖宇、临江等县市。2008年全省人参种植面积达到4500hm2,林下参面积24万亩。鲜参总产量1.5万吨,某某省的人参产量分别占全国和世界的85%和45%左右。
某某省委、省政府对人参产业的发展高度重视,把振兴人参产业列为五个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项目之一,成立人参产业资源整合开发推进领导小组,2006年下发了《某某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人参产业发展的意见》。目标是在“十一五”计划期末,某某省人参实现生产基地标准化,80%以上达到无公害标准,80%以上通过GAP认证;加工实现现代化,产值超亿元的龙头企业达到10户以上,人参产业的总产值达到150亿元,使其成为某某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之一。
2010年某某省人民政府下发了《某某省人民政府关于振兴人参产业的意见》,提出了到2012年,参业产值实现200亿元,参农收入年均增长20%,60%以上的人参产品达到绿色、有机标准,精深加工量占总量比重达到40%以上。到2015年,参业产值实现400亿元,参农收入比2012年翻一番,人参产品普遍达到绿色、有机标准,精深加工量占总量比重达到70%以上。到2020年,参业产值实现1000亿元,参农收入在2015年的基础上翻一番。确定长白、抚松、靖宇、临江、江源、通化、集安、某某、安图、敦化、汪清、珲春、和龙、蛟河、桦甸15个县(市、区)为人参标准化种植重点发展区域。
3
林下参种植扩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某某县某某野山参种植专业合作社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租用当地林场的林地,进行林下参的标准化种植,提高当地农民收入,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项目建设符合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政策,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
某某县“十二五”规划提出本地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0%;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和地方级财政收入年均分别增长25%;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5%;招商引资年均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全市平均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继续保持全省较高水平;城区面积达到3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5万人;在全省县域综合实力评比中进入前20名。
实施“农业稳县”战略,加快发展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其中一条为积极发展特产业,利用“中国野山参之乡”品牌优势,抓住通化建设“中国人参产业基地”的机遇,大力发展野山参等林下经济。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创新服务形式,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发展。到2015年,增加值达到19亿元,年均增长8%。
(2)项目建设可促进农业综合开发和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增加农民收入。
我国早在上个世纪80-90年代就相继出台了有关人参产品的质量标准,如GB/T15517.1-6人参加工产品分等质量标准;GB6941-86人参种子标准;GB6492-86人参种苗标准;GB6943-86人参田间调查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