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参种植扩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记录方法等。某某省也制定了《人参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操作规程》。国家最近又出台了《某某长白人参地域保护标准》和《野山参分等质量标准》等。但由于缺少强制性的管理手段,生产者与经营者又缺乏无公害意识,没有绿色产品的概念,这些技术标准普及应用率很低,部分生产者在人参生产中仍然使用有毒农药和除草剂等,致使一部分人参产品农药残留量超标。通过人参产业基地建设,推广人参规范化种植技术,生产精品人参,同时限制农药残留量不符合标准的人参进入市场流通,由此可以提升人参生产的规范化种植水平,从而带动整个人参产业优化升级。
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深化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制度,生产服务体系趋于更加合理、完善,人参特产有限资源产业的产、加、销服务环节的利益联结更为紧密。
项目的建设不仅可有效促进基地农民增加收入,促进传统产业、产品的优化升级,对农村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增强当地林地资源综合利用能力等有着重要意义,而且还将带动当地大批农户加入到人参种植当中。对安置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及下岗职工,全面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提高龙头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3、项目的建设是企业发展的需要。
目前,某某县野山参产业发展形成了公司+协会+农户+基地的产业化生产经营新格局,全县发展千亩以上的林下野山参栽培基地30多个,中药材种植业户发展到8000户,中药材种植面积发展到17.8万亩,野山参面积发展到122141亩。
5
林下参种植扩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某某县某某野山参种植专业合作社拥有种植基地562亩,其中已种植面积约500亩,常年临时用工达50人。某某县某某野山参种植专业合作社将开发剩余林地约60亩,继续进行林下参的种植。项目建设,能进一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进一步壮大合作社的带头作用,合作社的地位将进一步得到巩固和提高,也使其在农业生产市场化,组织化建设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促进林下经济作物种植行业的发展和壮大。
综上所述,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某某省的农业发展战略,对促进某某省人参产业发展,发挥资源优势,促进某某县和通化市人参经济的发展,实现优势互补具有重要意义。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
1.3 项目绩效目标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某某县石道河镇石道河林场道班沟,计划建设林下参种植基地4.0hm2(亩);达产年(第四年开始)年产林下参种子15斤,第19年可收获林下参4.0hm2(亩)。
本项目营业收入为第四年开始的参籽采摘收入(未考虑人参采摘获得收益),按照目前的市场价格估算,参籽采摘按照25000 .00元/吨估算,经测算,项目达产年正常年营业收入18.75万元。由于本项目属于农业种植项目,因此免征增值税、城建税、教育费及附加等费用,由此确定,本项目年利润总额为18.75万元;总投资收益率18.24%;投资利税率18.24%;投资回收期9.48年(含建设期1年和人参成长期3年)。
6
林下参种植扩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二章 项目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及技术方案
2.1 建设规模与建设内容
1、建设规模
根据建设单位现有林地面积以及已种植人参林地面积,确定本项目建设规模为开发人参种植基地4.0hm2(60亩)。
2、产品方案
达产年(第四年开始)年产林下参种子15斤,人参种植满19年后可收获人参。
3、建设内容
本项目由种植基地和附属的围栏、看护房、道路等内容组成,项目共建设人参种植基地4hm2,其中:
(1)为防止参地被野生动物或家养的牲畜破坏,拟在参地四周修建围栏。围栏以钢筋混凝土立柱为杆,尺寸为10cm×10cm,地面高度为1.5m,埋深0.7m。栏杆间距为5m。栏杆间以编花铁丝网连接。
本项目共设置围栏约800m长。
(2)为了防止参地被人为的破坏,在参地中部新建看护房一座,建筑面积50m2,拟采用砌体结构、毛石基础,层高为2.8m。内设休息室、看护室和仓库。24h安排人员看护。
2.2 技术方案
2.2.1种植基地方案
种植基地严格按照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标准进行组织实
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