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
1 复合材料的对口错边量应不大于钢板复层厚度的5%【50%】,且不大于2mm。(×) 2 冷卷筒节与冷成形的凸形封头,在成形过程中材料不会发生局部减薄。(×) 3 后热消氢热处理是焊后热处理,在焊接工艺评定中应当考虑后热过程。(×) 4 厚度大于40mm的低合金钢球壳焊后必须立即进行焊后消氢热处理。(×)
5 所有钛制压力容器都规定进行铁污染检测,同时还应进行酸性钝化处理或阳极化处理。(×) 6 先拼后焊的成形封头应于成形后将其内表面的拼接焊缝打磨至与母材平齐。(×) 7 一台Q235C制容器,封头厚34mm,筒体厚30mm,应进行焊后热处理。(×) 8 铜和铜合金换热管,应在热轧状态下使用。(×)
9相邻圆筒的A 类焊接接头中心线之间外圆弧长或封头A 类焊接接头中心线[间]与相邻圆筒A 类焊接接头中心线之间外圆弧长应大于名义[钢材]厚度的3 倍,且不小于100mm。 ( × )[GB150中121页]
10相邻圆筒组装后A 类焊接接头的距离或封头A 类焊接接头的端点与相邻圆筒A 类焊接接头的距离应大于名义厚度δn 的3 倍,且不小于100mm。( √ ) [GB150中121页]
第五部分 检测 填空
1 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大于 540Mpa 的材料经火焰切割的坡口表面,应进行 磁粉 或 渗透 探伤。 2 内压容器进行压力试验的目的在于考核其 强度 并检验产品的 严密 性。 3 图样注明标有 应力 腐蚀的容器应进行焊后热处理。
4 产品焊接试板的材料,应与容器材料具有相同钢号、相同 规格 和相同 热处理 状态。 5 产品焊接试板必须在筒节 A 类 纵 向接头焊缝的延长部位与筒节同时施焊。 6 母材热处理试板应进行 拉伸 、 弯曲 及 冲击 等力学性能试验。
7 不带垫板的单面对接接头,只允许容器内径不超过800mm的圆筒及封头的最后一道环向 封闭 焊缝。
8 设计压力大于等于10.0 Mpa的钢管应逐根进行超声波检测。
9经局部射线或超声波检测的焊接接头,发现有不允许的缺陷时,应在该缺陷两端的延伸 部位增加检查长度,增加的长度为该条焊接接头的10% ,且不小于 250 mm 。若仍有不 允许的缺陷时,则对该焊接接头做 100% 检测。GB150 第10.8.5.1 条 10 《容规》规定,因特殊情况不能开设检查孔时,则应同时满足以下要求: 1)对每条纵、环焊缝 100% 无损检测 (RT 或UT) ;《容规》第47 条
2)应在设计图样上注明 计算厚度 ,且在压力容器在用期间或检验时重点进行 测厚检查 ; 3)相应缩短 检验周期 。
11公称直径大于等于 250 mm 的压力容器接管对接接头无损检测要求与壳体主体焊接接头 要求相同。《容规》第88 条
17
12经射线或超声检测的焊接接头如有不允许存在的缺陷,应在缺陷清除干净后进行补焊, 并对该部分采用 原检测 方法重新检查,直至合格。GB150 10.8.5.1 条
13 在采用钢板制造带颈法兰时,圆环的对接接头应采用 全焊透结构型式,焊后进行 热处 理 及 100% 射线或超声检测。GB150 9.1.4 条
14采用焊接方法对压力容器进行修理或改造时,一般应采用挖补或更换。[不应采用贴补或补焊方法] ( √ )
选择
1 下列哪些材料的火焰切割坡口应进行MT或PT检测(b)。 a) 16MnR b)15CrMoR c)20R 2 下列哪些容器需按台制备产品焊接试板(b)
a) 32mm厚16MnR制容器 b) 12mm厚15CrMo制容器
3 一台0Cr18Ni9制容器,应选用哪种方法对其A、B类焊接接头进行无损检测(a) a) 射线 b) 超声
4一台0Cr18Ni9制容器,应选用哪种方法对其焊接接头进行检测(b) a) 磁粉 b) 渗透
5一台20R制容器,应优先选用哪种方法对其焊接接头进行检测(a) a) 磁粉 b) 渗透
6 按钢板标准16mm厚的Q235-C钢板在0℃的冲击功(J)数值为(a、 c)。
a) 21,30 ,40 b) 16,50 ,55 c) 26,30,31
7下列哪些材料经火焰切割的坡口需进行磁粉或渗透检测(c)
a) 16MnDR b) 20MnMo c) 15CrMo d) 0Cr18Ni9
8 焊缝余高对容器运行安全的影响主要在于下述哪个方面(a)
a) 疲劳寿命 b)应力腐蚀 c) 强度削弱
9 当压力容器焊件需要预热时,应控制层间温度不得低于(b)温度
a) 后热 b) 预热 c) 热处理
10 对于等厚度全焊透对接接头的焊后热处理厚度为(a)厚度。 a) 焊缝 b) 母材 c) 接头
11 JB/T4734-2002规定,在下列焊接方法中只能采用(c、d)焊接方法焊接铝制压力容器。 a) 焊条手工焊 b) 气焊 c) 钨极氩弧焊 d) 熔化极氩弧焊 e) 熔剂熔渣埋弧焊
12 对有延迟裂纹倾向的钢材制造的球罐,应在制造完成后至少经(c)小时后,方可进行焊缝的无损检测。
a) 12小时 b) 24小时 c) 36小时 d) 48小时
13下列有关压力容器耐压试验的要求,哪些是不正确的(a、 c)。
18
a) 一台压力容器制造完成后进行液压试验还是气压试验,由设计者自行选定,
b) 气压试验所用的气体不能任意选择;
c) 碳素钢和低合金结构钢制压力容器的试验气体温度不得低于5℃,
d) 气压试验合格的要求是,试验过程中,压力容器无异常响声,经捡漏,无漏气,无可见变形。 14 下列哪些容器A、B类焊接接头应进行100%射线或超声检测(a 、c)。 a) 厚度34mmQ235—C制容器; b) 28mm16MnR;制容器; c) 36mm20R制容器。
15 下列哪些焊接接头只能用射线方法进行检测(b、 d) a) 多层包扎容器内筒A类接头; b) 多层包扎筒体的B类接头; c) 30mm12CrMo制容器A、B类接头 d) 10mm00Cr19Ni10制容器A、B类接头。
16 多层包扎容器内筒同一断面的最大与最小直径之差应符合下列哪些要求(a) a) 不大于内径的5%,且不大于6mm;; b) 不大于内径的1%,且不大于25mm。
17 一台复合钢板制尿素合成塔,,基层75mm16MnR,复层5mm00Ci17Ni14Mo2,是否需要焊后热处理(a)
a) 需要; b) 不需要
18 根据下列哪些条件判断容器是否需要焊后热处理(a、 b、 d)
a) 材质 b) 盛装介质的毒性;c) 设计压力;d) 钢材厚度; e) 焊接方法
19一台厚20mm的20R制容器,其先拼板厚成形的碟形封头的拼接接头应进行100%超声检测,检测的合格级别为(b)
a) Ⅰ级 b) Ⅱ级
20 产品焊接试板为何要求进行无损检测(c)
a) 保证焊接试板焊接接头与产品焊接接头质量相当; b) 检查焊接工艺是否合格;
c) 保证在焊接接头的合格部位取样,避免超标缺陷影响力学性能检测的准确性。 判断
1 厚40mm的15MnVR制碟形封头与多层包扎相焊的B类接头应作焊后热处理。(×)
(GB15010.6.5)
2 设计温度-50℃的容器,其支撑与筒体相连的焊缝应进行100%磁粉或渗透检测。(√)
19
3局部无损探伤的压力容器,其焊缝交叉部位;被补强圈、垫板等覆盖的对接接头;公称直径≥250mm 的接管的对接接头应进行50%[100%]的射线或超声检测。 ( × )
4气压试验的安全措施必须经图样中审核签署人[单位技术负责人和安全部门]批准同意。( × ) 第五部分 卧式容器 填空
1 在卧式容器或塔式容器计算中,筒体的许用轴向压缩应力应取设计温度下材料的许用应力[σ]t与B值的较小值。
选择
1 卧置容器圆筒轴向最大弯矩位于(a、)或(b),而最大剪应力出现在(b)。 (a)圆筒中间截面; (b)鞍座截面; (c)近封头处; (d)筒体长的1/3处。
2 卧式容器的强度计算中:σ1、σ2、σ3、σ4是(a);τ是(e)。
a) 筒体轴向应力 b) 筒体切向应力 c) 封头切向应力 d) 圆筒周向应力 e) 鞍座腹板有效断面内的水平方向平均拉应力
3 在卧式容器的强度计算中,校核无加强圈圆筒的周向应力时,所需要的圆筒的有效宽度b2与下列哪些参数有关(a 、b、d)
a)支座的轴向宽度 b) 筒体的平均半径 c) 支座垫板宽度 d) 筒体名义厚度
4 在卧式容器的强度计算中,若考虑了地震力和其他载荷的组合时,壳壁的应力允许不超过许用应力的(c)
a) 1.0 b) 1.1 c) 1.2 d) 1.5 判断
1 圆筒在鞍座水平面上有加强圈时,其最大剪应力τ在靠近鞍座边角处。(×)
第六部分 换热器
20
;σ5、σ6、σ7、σ8是(d);σ9、h是(c)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