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则报导说,有位老先生每天到山上去捡垃圾,因为登山烤肉的人留下了很多垃圾——罐头盒、铝箔包??,把山区都破坏了。这位老先生就拿个袋子去捡,他并不是求人知道,而是感觉人应该为社会、为大众做点有益的事。像这种都是不需要花钱,而能够日行一善的。
接下来是“周去一恶”,一个礼拜去掉一点毛病。也许你会说“我没有毛病”,那你是圣人,你不要叫我老师,我叫你老师好了!(众笑)人若没有缺点,那就是佛了。我们做一些善事,起码每天做一件,做两件功德更大,做三件??,那是多多益善;如能吻合“为而不有,善而不居”,那就更是功德无量了。但我们要“去恶”,很不容易啊!
我有个小孩,他没事爱抠鼻孔,我劝他不要抠,我说:“你抠破了表皮,细菌会从微血管进去,容易得鼻窦炎,最好用药棉沾点双氧水擦一擦。”我说:“你这个毛病能不能改?”他说:“能改。”过了一个多月之后,我问他:“这个毛病改掉了没有?”他说:“改掉了”,说着说着又抠了。可见人要去掉坏毛病是很困难的。
我们要修正自己,必须先订个计划,逐步把这些坏毛病都改掉,我们才会活得幸福。如果不肯付出代价,也就得不到任何东西。好比你到超级市场拿点东西回来,你必须先付出代价;你若是不付出代价而拿了东西,那你就是犯法。所以要付出“日行一善、周去一恶”的代价,我们才会健康、才会喜乐,因为“为善最乐”。那两位修登山步道及捡拾山上垃圾的老先生,都是我们学习的对象,他们的所作所为就是菩萨行。
很多人有宗教偏见,信佛教的就说别的宗教不好,信别的宗教就说佛教不好,这是错误的。神职人员他可以这样说,因为他靠这个吃饭,我们就不可以了;因为真正的宗教与艺术,都是人类的公产,不应该有门户之见。
我在电视上看到有个整形的医生,专门治疗小孩的兔唇,虽然他是个牧师,但我认为他就是个活菩萨。
有人说:“《旧约圣经》很不科学,说人有原罪,人刚生下来就有罪了,这简直太荒谬!”但人确实是有原罪的,因为人有思想就有好恶,有好恶就有我执,有我执就有占有欲,有占有欲就有支配欲,然后就会造业,这就是“罪”啊! 为什么叫“原罪”?亚当、夏娃住在伊甸园里,经过了无量的时间,也不穿衣服,两个人过得很好。等到吃了禁果以后,就发现你是女的,我是男的,你跟我长得不一样,我们两个没有穿衣服,感觉很难为情。在没有吃禁果以前,这些
13
问题都不存在;吃了禁果以后,分别心就产生了。分别心一产生,就有了二元思想;有了二元思想,就有了矛盾;既有你我,就有了占有欲。
你说小孩有没有原罪?他有原罪!小孩一有知觉,他就不做好事。我的小孩三岁的时候,给他买个玩具,他玩腻了,就摆在床底下,问他:“还玩不玩?”他说:“爸爸!丢掉好了,这个没意思。”过两天,隔壁的小朋友来了,一动他的玩具,他马上动手打人家,说:“这是我的,你不能动!”就凭这一点,可以知道“人确实是有原罪的”。
人的分别心,就是原罪的基因,就是“无始无明”。人若是没有分别心,耶稣的理念就可以实现了,他说“我的旨意行在地上,就如同行在天上”,确实是如此。佛教叫人“离分别”,“离分别”就是“灭原罪”。《旧约》讲“亚当与夏娃”,或许只是一个寓言,不一定真有这两个人,但是它说明了人的分别心、自我意识、自我执着、人的占有欲、支配欲、人的二元思想是不对的,是破坏幸福的毒素。当我们了解到这一点以后,我们就会常常找自己的毛病,想办法修正自己的缺点,而不要找别人的麻烦,不要看别人的缺点,我们活得会愈来愈快乐、愈来愈好。
六、幸福的能源——爱与慈悲
接下来讲幸福的能源。我们思索一个问题,会消耗能量;我们完成一件工作,也会消耗能量;要获得幸福,当然也需要找到能源。比方说你有一部汽车,如果没有汽油,那还不如牛车呢!
什么是幸福的能源?就是爱与慈悲。
今天世界上凶杀、仇杀、绑架、勒索、金光党、骗子、夫妻反目、家庭破碎的事件层出不穷,都是由于缺少爱。爱就是牺牲,爱就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爱是道德的根源。没有爱,就没有创造;没有爱,就没有道德;没有爱,就没有生命。这话怎么讲呢?
我们看历史上最大最凶猛的动物是恐龙,它体积大、力量大、食量大,但它绝迹了。有的人说“恐龙是因为冰河期而绝迹”,这个说法不一定全对;跟恐龙同期而遗留下来的动物、植物还很多。有人说“是陨石造成的”,那也不对!人类比恐龙更脆弱,人类能留下来,恐龙为什么不能留下来?因为恐龙缺少爱心。恐龙在肚子饿的时候,觅食很困难,连它的幼儿小恐龙都会吃掉,它连最基本的爱都没有,所以它绝迹了。
14
爱是生命。所有生命能够延续的主因是爱,你看现在的淡水河畔环境多么恶劣,污染多么严重,但是很多水鸟在那里孵卵、在那里哺育幼鸟,这也是因为爱。 爱是生命的动力、生命的根芽,也是人的天性。夫妻之爱,应该是夫妻两个人生命的融合,而不是世俗所谓的“夫妻做爱,就叫爱”,这个不是爱,这叫本能。本能有没有错?没有错!这是天赋予人的,但是你若违反了中道,那就错了。爱,为什么是生命的根源呢?如果母鸟不爱小鸟,老虎残暴得连小虎都吃的话,现在恐怕老虎也绝迹了。
爱也是道德的源头。《中庸》上说“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什么叫做君子?就是有自尊、有尊严的人,他的道德是从夫妇开始。而人类的进化,由草昧进入文明,由浑浑噩噩进入大清明的人类社会,也是从夫妻开始。因为没有夫妻以前,只知有母,不知有父,这样的社会谈不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是有了夫妻之爱以后,才有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父子有亲、夫妇有义,所以爱也是道德的根源。
道德的总纲就是智、仁、勇,人类的智慧是由爱产生的。各位知道爱迪生只受过两年家教,没有受过正规教育;他的智慧哪里来?是来自于他爱研究。有一次他在火车上做研究,不小心把黄磷掉在地板上,地板烧了起来,车长一怒之下,打聋了他一只耳朵,但他还继续研究,他不是被人逼迫着研究,也不是为了要赚钱,他是经由喜爱而研究,而产生智慧。于是他成了大发明家,发明了一千三百多种东西。我们现在用的电灯、看的电影、听的音响,都是他发明的,只不过当初发明的比较粗糙,现在是经过很多次改进的成果。例如电灯,他发明的是用碳丝,后来改用钨丝,虽然他没有发明日光灯,但是如果没有他先发明碳丝做电灯,今天可能还没有日光灯。他的发明是为兴趣而发明,工作本身就是喜乐。 我们再看瓦特做实验时,常常忘了进食与睡眠,晚上家人给他准备了两个鸡蛋,旁边有个煤油炉子,家人关照说:“你夜里饿了,就把煤油炉点上,把两个鸡蛋丢进去煮熟了吃。”第二天清早,感觉有点饿了,准备吃鸡蛋充饥,结果发现锅里煮的是他的怀表。孔子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所以对一个全神贯注工作的人而言,工作的本身就是享受。
我们读《儒林外史》,王冕画的荷花,居然能把蜜蜂、蝴蝶都吸引来。王冕原是一个牧童,只因他对荷花的挚爱,而成为大艺术家。他看到雨后荷花的清纯姿容,雨珠滴在荷叶上的晶莹婉转、一尘不染,他感觉由衷的喜爱,连做梦都会梦到。于是他先拿棍子在地上勾描,给人家放牛赚的一点零用钱,拿去买颜料、纸张来画荷花,最后成了大画家。这也是因为爱才产生出智慧,终于成功的例子。
15
章太炎是中国近代的国学大师,他读书常常不睡觉。他说:“我只要读书,就会得到生命力的泉源。”有一天读到天亮,他姐姐端来一碟白糖、一碟年糕。他说:“好!你先放在那里,我边看书边吃。”等一下他姐姐来收盘子时,发现他满嘴发黑,吓了一跳,会不会是食物中毒啊!再仔细一看,一碟白糖原封未动,那碟年糕已经蘸着墨汁吃完了,这就是发愤忘食、心无二用。
很多读书人讲“中国人的诚,是孔圣心法”,那没有错!“诚”是什么?“诚”是知、情、意的合一,把你全部的感情,投入你的真理智,在那一点上坚持下去,就会产生意志力。那种真爱的意志力是很大的,超过练瑜伽术的意志锻炼。 西方学术的知、情、意是分开的,中国学术的知、情、意是合一的,这个合一的知、情、意就是“诚”。“诚”的动力根源,就是一个爱——真爱、热爱。西方所谓的“哲学”,就是“爱智”。真正的爱,才是我们幸福的根源,它可以发挥生命中应有的价值与意义,贡献给社会,贡献给人群。爱的本身就是一种道德、一种勇气,爱会使胆小的人变成胆大。
过去有一个同事和我住在同一间寝室里,他胆子很小,每次要等我回来,他才敢进屋里去。因为那个时候没有电灯,点的是桐油灯,我若是没有回来,他一个人不敢进去,怕鬼啊!过了一个时期,他交了一个女朋友,去约会必须要通过一个公墓,那个地方鬼多不多?他老兄只要小姐一约他,他是准时报到。因为那个时候谈恋爱,不像现在那么公开,都是悄悄的、趁没有人看见的时候约会,免得人家风言风语,所以他都是晚上去,回来大多是半夜了,必须一个人通过那个墓地。我问他:“怕不怕鬼啊?”他说:“什么鬼?哪里有鬼!”(众笑)所以爱也能产生勇气。
大家都知道二十四孝里的黄香打虎。黄香小时候不乖、不睡觉,他妈妈说“老虎来了”,他就赶快盖着被子睡了,他是怕老虎的。有一天,爸爸带着他去打柴,突然来了只老虎,把他爸爸叼走了。他那时候才八岁,拿着斧头就朝着老虎屁股上砍了一家伙,老虎丢下他父亲就逃跑了。为什么?因为突然的袭击,是老虎所没有料到的。黄香回到村子里,别人问他:“你平常最害怕老虎,一听说老虎,你就不敢哭了,为什么你敢去砍老虎呢?”他说:“我爱爸爸!我不能让老虎把我爸爸叼走。”所以爱也是勇气。
基督教讲“神爱世人”,耶稣说“爱你的敌人”,佛教讲“冤亲平等”——仇人、恩人,你都要爱他,所以爱才是我们幸福的泉源。如果家庭没有爱,它就不是个完整的、温馨的家庭。爱你该爱的,不管他是好是坏,也不管他合不合你的意。一般人常犯的毛病,大都认为人家不合我的意。但是你反省一下,你又合过谁的意呢?你一辈子也没合过几个人的意,却要求别人合你的意,这是暴君思
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