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质量检测(六)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2分)
1.“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政体。……外人断不能瓜分我中国,只怕中国人自己瓜分起来,那就不可救了!所以我们定要由平民革命,建国民政府。”这一观点属于孙中山的( )
A.民族主义理论 C.民生主义理论
B.民权主义理论 D.民本主义理论
[解析] 根据材料“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政体”可见是强调建立民国,创立共和,属于民权主义,故选B;A是强调反对清政府,属于民族革命;C是强调平均地权,改善民生,属于社会革命;D不符合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概念。
[答案] B
2.不同历史时期党员构成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不断发展。对下表中党员构成变化的原因理解准确的是 ( )
A.国民大革命运动蓬勃展开 B.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 C.“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行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解析]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前,中共以城市斗争为中心,工人成为党员的主要构成;之后中共将重心转移到农村,开展“工农武装割据”,农民成为党员的主要构成。
[答案] C
3.四位同学对新三民主义进行讨论,形成下列四种观点,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新三民主义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B.新三民主义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
1
C.新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的纲领 D.新三民主义就是三大政策
[解析] 新三民主义事实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但二者并非等同关系。新三民主义是纲领,三大政策是灵魂,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 D
4.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的结果,是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其形成的标志是 ( )
A.“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提出 B.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的提出 C.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提出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
[解析]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提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的提出者是孙中山;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者是邓小平;人民民主专政理论提出时毛泽东思想已经形成。
[答案] A
5.毛泽东自己说:“《毛选》哪是我一个人的著作啊,里边这些东西是群众教给我们的,是付出了流血牺牲代价的。”该话说明了 ( )
A.《毛选》不是毛泽东一人的著作 B.毛泽东思想不是毛泽东个人思想 C.毛泽东思想是从群众斗争实践中得来的 D.毛泽东具有非常谦虚的优秀品质
[解析] 材料信息表明,毛泽东思想是从群众斗争实践中得来的,是对革命斗争实践的总结和升华。
[答案] C
6.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对中国革命道路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以下著作与内容不一致的是( )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对农民问题予以高度关注
B.《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对中国式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探索 C.《新民主主义论》系统阐述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等一系列问题 D.《论人民民主专政》系统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解析] 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重点分析了农民阶级,所以是对农民问题予以高度关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发表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是对中国式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探索,《新民主主义论》的主要内容就是对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和前途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系统提
2
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邓小平的理论著作而非《论人民民主专政》,所以本题答案只能是D。
[答案] D
7.某班同学在学校网站上做了一个“伟大毛泽东”的网页。如果在“毛泽东思想研究”栏目下再增加一个相关链接,则链接项“X”应该是( )
A.新三民主义 B.新民主主义思想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解析] 新民主主义思想正确分析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他选项不是毛泽东思想的内容。
[答案] B
8.邓小平在一次接见外宾时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我们坚持社会主义,要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摆脱贫穷。”这表明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 )
A.扩大公有化规模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D.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 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摆脱贫穷”,而“摆脱贫穷”的关键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故C项正确。
[答案] C
9.“热词”是指出现频率比较高的词。历届党代会的热词,都是党和国家在这一时期的中心任务。1992年党的十四大的热词应是 ( )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本质” C.“邓小平理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D.“三个代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解析] “社会主义本质”是十四大召开前,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内容之一,随后中共十四大规定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二者成为当时的热词,B项正确。A项是1987年中共十三大的热词,C项是1997年中共十五大的热词,D项是2002年中
3
共十六大的热词。
[答案] B
10.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被称为20世纪中国经历的历史巨变。
关于上述巨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三次巨变都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②三次巨变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③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这三次巨变密切相关 ④使中国人民醒过来的巨变应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A.①②③ C.②③④
B.②③ D.①②④
[解析]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因此①说法错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使中国人民醒过来了,因此④不正确。
[答案] B
11.歌曲《走进新时代》唱道:“……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歌词内容,分别对应了中共三代领导人,以三代领导人为核心所形成的理论成果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分别是在下列哪次会议上确定的 ( )
A.遵义会议、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 B.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 C.遵义会议、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 D.中共七大、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六大
[解析] 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六大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答案] B
12.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必须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 ( )
①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②保障现代化建设的法律武器 ③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④新时期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