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
司马池,字和中。少丧父,家赀数十万,悉推诸父,而自力读书。后中第,授永宁主簿。出入乘驴。与令相恶,池以公事谒令,令南向踞坐不起,池挽令西向偶坐论事,不为少屈。历建德、郫.县尉。蜀人妄言戍兵叛,蛮将入寇,富人争瘗金银逃山谷间。令闾丘梦松假他事上府,主簿称疾不出,池摄县事。上元张灯,乃纵民游观,凡三夕,民心遂安。
调郑州防御判官、知光山县。禁中营造,诏诸州调竹木,州符期三日毕输。池以土不产大竹,转市蕲、黄,非三日可致,乃更与民自为期,约过不输者罪之,既而输竹先诸县。 .
枢密使曹利用奏为群牧判官,辞不就,朝廷固授之。利用尝委括大臣所负进马价,池曰:“令之.不行,由上犯之。公所负尚多,不先输,何以趣他人。”利用惊曰:“吏绐我已输矣。”亟命送官,.
数日而诸负者皆入。利用贬其党畏罪徒而毁短者甚众池独扬言于朝称利用枉朝廷卒不问。
内侍皇甫继明给事章献太后阁,兼领估马司,自言估马有羡利,乞迁官。事下群牧司,阅无羡利。继明方用事,自制臵使以下皆欲附会为奏,池独不可。除开封府推官,敕至阁门,为继明党所.沮,罢知耀州。
召知谏院,上表恳辞。仁宗谓宰相曰:“人皆嗜进,而池独嗜退,亦难能也。”加直史馆,复知
④⑤
凤翔。有疑狱上谳,大理辄复下,掾属惶遽引咎。池曰:“长吏者政事所繇,非诸君过。”乃独承.其罪,有诏勿劾。
⑥⑦
池性质易,不饰厨传,剸剧非所长,又不知吴俗,以是谤讥闻朝廷。转运使江钧、张从革劾池决事不当十余条,及稽留德音,降知虢州。初,转运使既奏池,会吏有盗官银器,械州狱,自陈.为钧掌私厨,出所卖过半;又越州通判载私物盗税,乃从革之姻,遣人私请。或谓池可举劾以报仇,.池曰:“吾不为也。”人称其长者。
(节选自《宋史》卷一百零四 列传第五十七,有删改)
[注]①瘗(yì):掩埋,埋藏。 ②绐(dài):欺哄。 ③沮:阻止。 ④掾:古代官府中属官的通称。 ⑤
繇(yáo):劳役。⑥厨传:供应过客食宿、车马的驿站。⑦剸(tuán)剧:治理烦乱事务。 16.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转市蕲、黄,非三日可致 市:购买 .
B.何以趣他人 趣:催促 .C.除开封府推官 除:解除 .D.会吏有盗官银器 会:适逢 .17.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池以公事谒令 臣以供养无主 ..
B.令之不行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C.乃独承其罪 秦王恐其破壁,乃辞谢固请 ..D.自陈为钧掌私厨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
1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叙述了司马池在任各种职务期间与同僚、百姓、属下等的交集过程以及处理政务中的多个史实,从不同角度表现其为政能力和处世品格。
B.司马池曾两次恳请官职,在当时的官场实为难得;司马池为人耿直,做事正派,虽被江钧、张从革等谤议弹劾,但他不报私仇,可见其长者风度。
③
②
①
C.本文采用历史传记文学的通常写法,不仅材料丰富真实,细节生动形象,语言质朴凝练,而且通过作者对人物的客观公允的评价,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D.文章以正面刻画人物为主,兼有对比描写、侧面衬托,如写“蜀人妄言戍兵叛,蛮将入寇”时,县令、主簿皆不理政,而司马池却独撑局面,安定人心。
19. 用“/”给文中花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利用贬其党畏罪徒而毁短者甚众池独扬言于朝称利用枉朝廷卒不问 20.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①上元张灯,乃纵民游观,凡三夕,民心遂安。 ②仁宗谓宰相曰:“人皆嗜进,而池独嗜退,亦难能也。” (二)阅读下面的两首诗,完成21-22题。(7分)
华清宫 (唐)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旋干。
绿树碧帘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华清宫 (唐)崔橹
草遮回磴绝鸣銮,云树深深碧殿寒。 明月自来还自去,更无人倚玉栏干。
21.“无人知道外边寒”和“云树深深碧殿寒”中的“寒”的意思分别是什么?(2分) 22.赏析这两首诗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5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4题。(5分) 功崇惟业,业广惟勤。(《尚书〃周书》) ①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位不期骄,禄不期侈。恭俭惟德,无载尔伪。(《尚书〃周书》) ②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资治通鉴》) 23. 综观每组中的两个句子,各得出一个内容要点。(2分) 24. 任选一个观点,结合中国的社会现实简述其意义。(3分)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5.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① _________,________;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 ② 哀吾生之须臾,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 ③ 大弦嘈嘈如急雨,___________。嘈嘈切切错杂弹,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④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高》) ⑤ 此去经年,__________。___________,更与何人说! (柳永《雨霖铃》)
四.作文(60分)
26.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人们总佩服“千里马”一日千里、勇往直前的气概;人们也崇尚“老黄牛”生命不息、力耕不知的精神。但也有人总感到不如意,想让“千里马”和“老黄牛”优势互补,派生出“千里马”式的“老黄牛”,或“老黄牛”式的“千里马”。
请根据上述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
2015年杭州市第一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 D 2. B 3. B 4. C 5. B
6.(1)戴眼镜的教师一手扶着“学霸”,一手举着,说:成绩排名前80位者,才能参与秋游活动!一位“学渣”疑惑地搔着头皮。(2分,画面说明清楚,语句通顺) (2)略。(3分,观点明确,评析有理有据)
7.示例:白云:白云在天空顽皮地嬉戏着,有时像白蝴蝶翩翩起舞,有时像小白兔向前奔跑,有时像魔术师迅速变了脸孔。 瀑布:一股涌澎湃的瀑布,咆哮着猛扑下来,发出惊人的声响,宛如千万匹烈马扬蹄奔腾。(4分。符合情理2分,运用修辞2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9分)
8. D 9. D
10.“国画之美在乎与理游离”是说国画讲究的是有诗的意味,诗的别趣,它与逻辑思维的理不同;而“总是要与理有一定的关系”是说好的国画总是具有社会、文化、伦理的因素,重视情理结合,讲求以理节情的平衡。所以前后是不矛盾的。(3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 (二)(20分)
11.自然而然引出“倾听与诉说”的话题,说明投入的交流在不久以前是普遍存在的;并与下文倾听的消失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突出了主题。(3分,写出一点2分,两点3分) 12.(1)运用白描的手法,通过动词“裹挟”“跨”“跺”“长坐”,准确生动地写出了以前岁月中人们的坦诚、热情、无拘无束。
(2)将隔断诉说与倾听的冰冷的现实,比作影响蜜蜂和花朵交流的玻璃,透明却无情,形象生动,使人思考回味。(4分,每句2分,语言形式与表达效果各1分)
13.内容上由地球转暖语带双关地说到整个国家搅动起来,说明社会浮躁,生活节奏加快是倾听与诉说减少的原因;结构上,承上启下,起到过渡作用。(4分,内容和结构各2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 14.工作繁忙,生存压力大缺少闲暇时间;过于追求功利,以金钱为衡量标准;轻视情感交流,把倾诉看作软弱失意;现代人注意私密性,对个人活动不想透露也不愿打听。(4分,写出一点1分,两点2分,三点4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
15.人类的听说能力如同尾巴的退化,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丧失吗?这是作者面对当今只顾功利,忽视情感交流的社会现实产生的深沉危机感。警示人们,要放慢脚步,多关注精神生活,多作诉说与倾听,恢复人的本性。感悟,只要结合文本,言之有理即可。(5分,内涵3分,感悟2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每小题3分) (一)(19分)
16.C 17.D 18.C
19. 利用贬/其党畏罪/徒而毁短者甚众/池独扬言于朝/称利用枉/朝廷卒不问。(3分,错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
20.(1)在元宵灯会,司马池让老百姓尽情游玩,一连进行了晚上,于是民心安定下来了。 (2)宋仁宗对宰相说:“别人都盼望晋升官职,然而司马池却独喜爱降低官职,也真是难能可贵。”(7分,第(1)句3分,第(2)句4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二)(7分)
21.民众受冻挨饿(寒冷);凋零衰败。(2分,各1分。意思符合即可)
22.吴诗将宫外之况与宫内之景进行对比,揭露了统治者只顾自己贪图安逸的生活,不顾民生疾苦的丑恶现象,表达了诗人的愤慨之情;崔诗通过对华清宫凋零衰败景象的描写,形象地反映了历史的变迁,流露出对唐朝当年兴盛繁荣的缅怀及时过境迁的伤感。(5分,内容各2分,语言表达1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三)(5分)
23.立志 节俭(2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24.略(3分,能针对社会现实阐述意义即可。有欠缺酌扣) (四)(6分)
25.(1)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2)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 (3)小弦切切如私语 大珠小珠落玉盘 (4)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5)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
(6分,每空格1分。有差错不得分) 四.作文(60分)
26.按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分五等评分。 一等:51—60分 二等:45—50分 三等:39—44分 四等:33—38分 五等:32分一下
欢迎访问“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