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设计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5 12:25:1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四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

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33~51页。它包括:数数、数的组成及读数和写数、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综合应用、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学生知道个位和十位的意义,能够正确、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3、结合数的认识,使学生会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4、结合具体事物,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5、进一步尝试用自主探索的方法获得新知。

三、教学重点:

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四、教学难点:

1、数过程中,当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应是多少。 2、数位的意义。

3、探索例4的百数图中有哪些有趣的排列。

五、教学建议:

1、加强学生的实践活动

(1)选取、提供每次活动的素材。

(2)制订人人参与的、高效的活动规则。

(3)应及时引导学生将具体的活动抽象为相应的数学概念。 (4)对学生进行爱护学习资源的教育。 2、突出基本原理的教学。 3、继续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4、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的健康发展。

六、教材编写特点:

1、创设数学与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的认数情境。 2、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数概念。 3、选取的素材贴近生活,又形式多样。 4、内容呈现的方式既符合逻辑又生动活泼。

七、课时安排:(9课时)

1、数数 数的组成…………………………………3课时 2、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2课时 3、综合应用…………………………………………1课时 4、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2课时 实践活动:摆一摆,想一想…………………………1课时

八、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数数,数的组成

教学内容:

教材P33~35页。

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能够熟练地一个一个地或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

以内的物体个数。

2.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能力以及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

数100以内数,特别是数到几十九、下一个整十数应该数几十比较困难。

教具准备:

小棒100根、橡皮筋10根、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回答问题:

1个十和2个一组成( ) 20是( )个十组成的

5个一和1个十组成( ) ( )个十和( )个一组成17 2.投影出示第33页图。 提出问题:

(1)画面上有几个小朋友?(2个)

(2)他们在干什么?(数一共有几只羊)

(3)他们都说了些什么?(有的说大概有100只,有的说比20只多得多……)

教师:他们回答对吗?这些羊大概有几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数、数的组成。 二、新授。

1.教学例1。

(1)教师:同学们拿出小棒,一根一根地数,数出l0根用橡皮筋捆成一捆(学生动手操作)。10个一是多少, (10个一是一十)(板书)是几捆?(一捆)继续数出10根捆一捆. 教师:你们如果再接着数出9根,现在一共是几根?(29根)

教师:大家数到29根小棒,如果再添上一根是多少根?(30根)满10根又要捆一捆,现在一共有几捆?(3捆)

(2)教师拿出一排木块,全班同学数一数有几块?(10块)拿3排木块是多少块?(30块)再加2块呢?(32块)接着再加3块现在一共是几块?(35块)

(3)教师:刚才我们已数出30根小棒是几捆?(3捆)如果加入7捆小棒现在一共是几捆(10捆)?10捆是几根小棒呢?(100根)10个十是一百。(板书)

教师:数物体的个数可以1个1个地数,还可以10个l0个地数,10个十是多少?(10个十是100)

2.教学例2。

(1)让学生摆出七十根和四十六根小棒,一名学生台前演示,其他学生用手中的学具摆。 教师:“怎样摆就能一眼看出是七十根和四十六根?”

摆七十根时,摆成七捆,摆四十六根时先摆四捆,每捆十根(就是四十根),再摆六根。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七十里面有几个十,四十六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七十里面有7个十,四十六里面有4个十和6个一。

(2)老师摆出一个任意两位数和一个整十数的小棒,让学生观察,再与同桌互相说说是多少根小棒,各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3)做课本第35页例2上面的“做一做”。

让学生独立做,先从五十六根小棒数到六十三根,再接着数到七十二根,有些学生可能对五十九后面,六十九后面的数是什么有困难,老师要给指导。 三、巩固练习。

1.做课本第35页 例2下面的“做一做”。

首先让学生认真观察图形,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独立完成后,把你的想法告诉同桌的同学.

教师出示3捆又5根小棒问学生现在一共是多少根小棒?(35根小棒)引导学生认真观察。35根小棒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35根小棒是由3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3个十和5个一组成多少呢?(3个十和5个一组成35) 2.再投影出示第33页图。

提问个别学生:画面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这些羊有几只? 3、两人一组,互相说一说自己的学号,再说出它的组成。 甲:我是15号。十五是由1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 乙:我是20号.二十是由2个十组成的。

丙:我是12号.十二是由1个十和2十一组成的。 四、全课小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五、作业设计。

1、找出数学课本的第23、36、50、79、87、100页。 2、练习八第4题。

板书设计:

数数 数的组成

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

70由7个十组成 46由4个十和6个一组成 35由3个十和5个一组成

一个两位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得到了较好的落实,教学中做到了三个注意:

1.以学生的观察、操作、思考、交流活动组织教学,人人参与,经过动手、动口、动脑,主动获取知识,体验成功的乐趣。

2.让学生从实物数数到逐步摆脱实物,进行抽象数数。

3. 让学生在数实物的过程中,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这一抽象概念。学生用自己的经验、自己理解的方法数数,有多种方法,但十个十个数的人并不是很多,要让学生体会十进制计数法的原理,需要学会十个十个地数。

第二课时 读数、写数

教学内容:

教材P36~37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2.能正确地读、写出100以内的各数。

教学重点:

读数与写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地读、写出100以内的各数

教具准备:

计数器1个 小棒100根 铅笔24枝 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l、数数。

(1)一个一个地数,从27数到50,从85数到l00。 (2)十个十个地数,从30数到60,从20数到100。 2.看题口答。

(1)( )个一是一十,十里面有( )个一。

(2)( )个十是一百,一百里面有( )个十。 (3)6个十和2十一组成( )。 (4)2个十和5个一组成( )。

(5)75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3.教师报数,学生摆小棒。

16,25,50,68。 二、新授。

(1)出示计数器。 教师:计数器从右边起,第一位叫个位,第二位叫十位,并在计数器上分别贴上“十位”、“个位”。

(2)教师出示2捆铅笔和4枝铅笔。

这里共有几枝铅笔?(有24枝),有几个十枝和几个一枝。(2个十枝和4个一枝) 学生回答后,教师分别把2捆铅笔和4枝铅笔分别挂在十位和个位上,接着问:“计数器上应该怎样表示呢?”

写数时,要先写十位,再写个位.十位上是几,就写几;个位上是几,就写几,这个数写作“24”。

读数时,先读十位数,再读个位数。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这个数读作二十四,学生跟读两遍。

1.教学例3。数一数,摆一摆。

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为什么这样摆。(4个十是40,2个十和7个一合起来是27,3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33)

教师:4捆(40根)应摆放在计数器的哪个数位上?7根呢?为什么在计数器上这样摆呢?

(1)表示四十:

4捆也就是40根小棒,这里的“4”表示4个十,在计数器的十位上拨4颗算珠. 写作:40. 读作:四十。

学生边拨边叙述:4个十在十位上拨4颗算珠。在相应位置上写出40,并读出来。 教师:“4”在哪个数位上?表示什么? (2)表示二十七:

2捆也就是20根小棒,这里的“2”表示2个十,在计数器的十位上拨2颗算珠,在相应位置上写出27,并读出来。

教师:“2”在哪个位置上?“7”在哪个位置上?分别表示什么? (3)表示三十三:

3捆也就是30根小棒,这里的“3”表示3个十,在计数器的十位上拨3颗算珠,3根小棒,这里的“3”表示3个一,在个位上拨3颗算珠。

写作:33.

读作:三十三。

两个“3”的意思一样吗? 学生边拨边叙述。

教师:树上有42只鸟,你能用小棒摆出来吗?

请你试着在计数器上拨出这个数,并写一写,读一读。 教师指名学生板演(边拨边说)。4个十在十位上拨4颗算珠,2个一在个位上拨2颗算珠。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x5w72o2eh3x5if1klmb9gaib47veh009l2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