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随堂检测]
1.(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B.无论是无机物的分子,还是有机物的分子,其分子大小的数量级都是10
-10
m
C.本课时中所说的“分子”,包含了单原子分子、多原子分子等多种意义 D.分子的质量是很小的,其数量级为10
-10
kg
-10
解析:选AC.除了一些有机大分子外,多数分子大小的数量级为10子质量的数量级是10
-26
m,B错误;分
kg,D错误.
2.(多选)墨滴入水,扩而散之,徐徐混匀.关于该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混合均匀主要是由于碳粒受重力作用
B.混合均匀的过程中,水分子和碳粒都做无规则运动 C.使用碳粒更小的墨汁,混合均匀的过程进行得更迅速 D.墨汁的扩散运动是由于碳粒和水分子发生化学反应引起的
解析:选BC.墨滴入水,最后混合均匀,这是扩散现象,碳粒做布朗运动,水分子做无规则的热运动;碳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混合均匀的过程进行得越迅速,选项B、C正确.
3.如图所示,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r0为分子处于平衡位置时之间的距离)( )
A.当分子间距离为r0时,它们之间既没有引力,也没有斥力 B.分子间的平衡距离r0可以看作分子直径的大小,其数量级为10
-10
m
C.两个分子间距离由较远逐渐减小到r=r0的过程中,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分子力为引力
D.两个分子间距离由极小逐渐增大到r=r0的过程中,引力和斥力都同时减小,分子力为斥力
解析:选A.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必须明确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r=
r0时合力等于零,可看成是分子直径的大小,数量级为10-10 m,A错误,B正确;当r>r0
时表现为引力,且r较大,即两个分子间距较远时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亦趋于零.可知由较远
1
至r=r0的过程中,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即C正确;而分子间距离由极小逐渐增大到r=
r0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逐渐减小,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故D正确.
4.一滴水的体积大约是6.0×10 cm,这滴水里含有的分子数约为( ) A.3.6×10个 C.2.0×10个
3
3
1718
-6
3
B.3.6×10个 D.2.7×10个
13
17
解析:选C.水的密度为10 kg/m,水的摩尔质量为18 g/mol,水分子个数为6.0×10×10×102317
×6.02×10个≈2.0×10个. -3
18×10
5.已知潜水员在岸上和海底吸入空气的密度分别为1.3 kg/m和2.1 kg/m,空气的摩尔质量为0.029 kg/mol,阿伏伽德罗常数NA=6.02×10 mol.若潜水员呼吸一次吸入2 L空气,试估算潜水员在海底比在岸上每呼吸一次多吸入空气的分子数.(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解析:设空气的摩尔质量为M,在海底和岸上的密度分别为ρ海和ρ岸,一次吸入空气(ρ海-ρ岸) V的体积为V,则有Δn=NA,代入数据得Δn≈3×1022(个).
23
-1
3
3
-6
-6
3
M答案:3×10个
[课时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某种油的密度为8×10 kg/m,若不慎将0.8 kg这种油漏到湖水中并形成单分子油膜,则受污染的湖面面积为( )
A.10 m C.10 km
2-3
2
2
3
22
B.10 cm D.10
-102
72
m
解析:选C.根据m=ρV=ρ·Sd得湖面受污染面积S==10 km,故C项正确.
2
m0.8272
=2-10 m=10 mρd8×10×10
2.通常把萝卜腌成咸菜需要几天,而把萝卜炒成熟菜,使之具有相同的咸味,只需几分钟,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 )
A.盐分子太小,很容易进入萝卜中
B.萝卜分子和盐分子之间在温度高时吸引力大 C.萝卜分子间有间隔,易扩散 D.炒菜时温度高,分子热运动剧烈
解析:选D.炒菜时温度高,盐分子的热运动剧烈,能更快地进入萝卜中.
2
3.南京市已经开展空气中PM2.5浓度的监测工作.PM2.5 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2.5微米的悬浮颗粒物,其飘浮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吸入后会进入血液对人体形成危害.矿物燃料燃烧是形成PM2.5的主要原因.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温度越高,PM2.5的运动越激烈 B.PM2.5在空气中的运动属于分子热运动
C.周围大量分子对PM2.5碰撞的不平衡使其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 D.倡导低碳生活,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能有效减小PM2.5在空气中的浓度
解析:选B.PM2.5的无规则运动是布朗运动,所以A、C说法正确.形成PM2.5的主要原因是矿物燃料燃烧,所以倡导低碳生活,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能有效减小PM2.5在空气中的浓度的说法也是正确的,说法错误的只有B.
4.下列各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两块铅压紧后能合在一起,说明了铅块中铅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 B.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了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排斥的力 C.碎玻璃不能拼在一起,是由于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 D.拉断一根绳子需要一定大小的拉力,说明了分子之间存在很强的引力
解析:选C.两块铅压紧后连成一块、绳子很难被拉断,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而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因此选项A、B、D说法都是符合事实的.碎玻璃再拼在一起,分子间距离比10r0大得多,不能达到分子引力和斥力发生作用的范围,或者说分子间作用力非常微弱,所以两块碎玻璃很难拼成一块.
5.阿伏伽德罗常数是NA,铜的摩尔质量为M,铜的密度是ρ,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 m铜所含原子数目是
3
ρNA
MB.1 kg铜所含原子数目是ρNA C.1个铜原子的质量是 D.1个铜原子占有的体积为
MρMNA
ρ3
解析:选A.据已知条件知1 m铜的质量为ρ kg,相当于 mol,所含原子数为·NA,A正确;1 kg铜所含原子数目是,B错误;每个原子的质量为,C错误;每个原子占有的
ρMρMNAMMNA
3
体积为
V摩M=,D错误. NAρNA
6.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悬浮颗粒越大,在相同时间内撞击它的分子数越多,布朗运动越显著 B.布朗运动永不停止,且随温度升高而更加激烈
C.布朗运动并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而是组成固体颗粒的分子的运动 D.布朗运动说明了液体分子与悬浮颗粒之间有相互作用的斥力
解析:选B.布朗运动的成因是包围在悬浮颗粒周围的液体分子对颗粒瞬间的撞击不平衡.如果是悬浮颗粒太大,这种撞击的合力几乎为零,不可能使它做布朗运动.
二、多项选择题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升高,物体分子的热运动变剧烈 B.温度升高,物体运动加快 C.热运动与物体的宏观运动实质是相同的 D.热运动描述的是组成物质的分子的运动
解析:选AD.热运动描述的是组成物质的分子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这种运动具有无规则性,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加剧,而物体的宏观运动描述的是组成物体的分子集体的宏观运动情况,描述的是物体的机械运动,与热运动无关.
8.若以M表示水的摩尔质量,Vm表示在标准状况下水蒸气的摩尔体积,ρ为标准状况下水蒸气的密度,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m、V分别表示每个水分子的质量和体积,以下关系式正确的是( )
A.NA=ρVm
mB.ρ=M NAVC.m= MNA
D.V=
VmNA
解析:选AC.对于气体,宏观量M、Vm、ρ之间的关系仍适用,有M=ρVm,宏观量与微观量之间的质量关系也适用,有NA=,所以m=,C项正确.NA==
MmMNAMρVm
,A项正确.由
mm于气体分子间有较大的距离,求出的是一个气体分子平均占有的空间,一个气体分子的体积远远小于该空间,所以D项不正确.而B项是将D项代入A中,并将C项代入得出的,也不正确.故选AC.
9.两个分子从靠近得不能再近的位置开始,使它们的距离逐渐增大,直至大于分子直
4
Vm
NA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