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边境与周边国家经贸合作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
--以吉林省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合作为例
摘要: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的发展,东北亚地区的贸易往来、经济合作和科技交流日益增强。东北地区与周边国家经贸合作在东北三省进出口贸易合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吉林省与韩国和俄罗斯在东北亚地区的经贸合作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双方的经贸合作蕴藏着巨大潜力。但同时, 也存在着东北地区与周边国家贸易合作对该地区 GDP拉动作用不明显、东北三省与周边国经贸合作发展不均衡、东北地区的对外投资水平较低等的一系列问题。 进一步加强吉林省与周边国家的经济贸易关系,不仅有助于加速双方经济的发展,而且对带动整个东北亚地区经济的增长也具有重要意义。以此为背景本文对吉林省与周边国家经贸合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经贸合作 贸易 投资 周边国家 一、吉林省与周边国家经贸合作的现状
近年来,吉林省与周边国家在贸易、投资、劳务合作方面都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有力的推动了吉林省的经济建设。
吉林省对周边国家的贸易在吉林省的对外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 日本、韩国、俄罗斯、朝鲜都是吉林省重要的贸易伙伴。从贸易结构上看, 吉林省对周边国家出口中初级产品占很大比重。吉林省对韩国贸易中,初级产品出口额一直占总出口额的60% 左右, 农产品、矿产品、纤维类产品和化工产品占出口总额的85%以上, 吉林省从韩国进
口的化工产品、纤维制品、钢铁金属制品占进口额的90%以上。其对日、俄出口中制成品比重不断上升, 其中1993~ 1995年对日出口制成品从39. 37% 上升到66. 37% , 对俄出口制成品比重从57. 3% 上升到62. 3% , 对朝鲜贸易主要是农产品和矿产品。
在投资方面,近年来吉林省与周边国家的投资发展迅速。2008年,受国家宏观政策趋紧,特别是受国际金融危机,世界经济发展减慢的影响,新签项目减少。全年新签项目同比下降28.4%。但由于吉林省狠抓外资资金的落实,接续项目资金到位较好,全年实现利用外资额增速较快,全年完成30.08亿美元,同比增长32.5%,其中外商直接投资完成9.93亿美元,同比增长12.2%。
吉林省与周边国家的劳务合作发展也较快, 1995年吉林省对韩国、俄罗斯、日本劳务合作合同金额6 132万美元, 占吉林省总额的66. 9% , 其中与韩国劳务合作合同共562项, 合同金额4 688万美元, 占吉林省总额的51. 2% , 与俄罗斯劳务合作合同共542项, 合同金额为1 256万美元, 占吉林省总额的13. 7%, 与日本签订合同 6 项, 合同金额188万美元, 占吉林省总额的2% ,不论是派往韩国的劳务人次还是合同金额, 都居吉林省第 1 位。周边国家中俄罗斯是吉林省对外承包工程的主要市场, 1995年对俄承包工程的合同份额、合同金额、营业额、派出人次与1994年相比不仅合同份额增加, 而且营业额也有很大程度的增加。而且劳务人员回国后投资创业发挥了很好的辐射带动作用。据统计,选派出国劳务的人员中,一些人回国后走上了创业路,有的办起了养牛场、养鸡场,有的办起了小超市,
有的买农用车搞起了运输,有的承包了村里的荒山搞起了养殖业。据不完全统计,劳务人员的收入除生活消费外,多数投入到房屋改善、购置农具和交通工具以及建立蔬菜大棚和畜牧养殖业。也有部分劳务人员把境外收入投入到饭店等服务行业,从事对俄罗斯、朝鲜边境贸易,承包乡村小型企业或渔、林、农小型项目。这位地方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
二、吉林省与周边国家经贸合作存在的问题
吉林省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合作的时间虽然较短,但成绩显著。从目前双方经贸合作的状况看,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影响双方经贸合作发展的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吉林省同周边国家的贸易发展波动较大。近几年来,吉林
省对外贸易连续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去年进口出口创历史最好水平,总额突破67亿美元,列全国第12位。其中外贸进口再创历史新高,进口额达50.8亿美元,同比增长28%;出口剔除玉米其它商品出口额达15.2亿美元,同比增长38%。但是波动也较大,吉林省对外贸易出现了逆差,去年贸易逆差达18.5亿美元,并有逐年扩大的趋势。回首往年,贸易发展的波动也是常有的。1993年吉林省与周边国家的贸易获得较
大发展,贸易额达187 126万美元,占吉林省对外贸易额的62.77%,1994年吉林省对周边国家进出口贸易额虽比1993年增长了8.68%达203 363万美元,但占吉林省对外贸易额的比重却下降到56.3%。1995年由于国家限制粮油的出口,吉林省对周边国家进出口额仅达100 167万美元,比1994年下降了50.71%,占吉林省外贸总额
的36.8%,同期,吉林省贸易总额下降24.8%,全国年增长18.6%。1996年吉林省对周边国家的贸易额一度下滑到88 128万美元,比1995年下降了12.02%,占吉林省外贸总额的31.1%。对日本、韩国、俄罗斯的进出口贸易额都是1993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而1996年中国对日本、韩国、俄罗斯的贸易额达8 746 275万美元,比1995年的8 046 309万美元增长8.76%。1997年吉林省对外贸易出现了负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下降了11.8%,其中出口下降18.5%。1995年以来吉林省对周边国家的贸易额大幅下降,既有国家限制粮食出口的原因,也有外贸企业体制不适应、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的原因,更主要的原因是吉林省没有发挥出优势,出口大宗商品尚停留在粮油、土畜、轻工、纺织、冶金等粗加工附加值低的商品上。因此,吉林省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在进入周边国家市场中,既没竞争过发达国家,也没竞争过其他省份。
其次,吉林省同周边国家的经贸合作是浅层次、低水平的商品交换式合作。吉林省同周边国家的经贸合作尚属互通有无,获取价格差效益的贸易性互补,而对经济技术、产品开发、投资、科技、金融等能促进产业开发和结构性互补的合作,即对能促进经济发展,特别是对实现产业升级、结构优化有较强推动力的经济合作涉猎较少,在诸多领域包括产业结构、资源、科学技术方面的深层次的结构性互补还没挖掘和开发出来。因此,也就不能实现更大、更长远的互补效益。扩大和发展对周边国家的经贸合作,必须着眼于产业技术升级,切实推动经济发展的开发性结构互补合作上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