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
(系统解剖学是按人体器官功能系统阐述人体正常器官形态结构的科学)
人体器官系统
运动系统:骨 关节 肌肉 内 脏:消化 呼吸 泌尿 生殖 脉管系统:心血管 淋巴 神经系统:中枢 周围神经系统 内分泌系统 感觉器
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双下肢靠拢,足尖
朝前,双上肢自然下垂与躯干两侧,手掌朝前。
常用方位术语:
上(颅侧)下(尾侧) 前(腹侧)后(背侧)
内侧、外侧:描述器官或结构距身体正中矢状面相对远近关系的术语。 内、外:描述空腔器官相互位置关系。 浅、深:描述与皮肤表面相对距离关系。
近侧、远侧:距肢体根部较近者为近侧,距肢体根部较远者为远侧。
人体的轴和面:
垂直轴:上下方向,与水平面垂直。
矢状轴:前后方向,与身体长轴和冠状轴相垂直。 冠状轴:左右方向,与身体长轴和矢状轴相垂直。
矢状面:将人体纵切为左右对称两半的切面,称为正中矢状切面。 冠状面:从左右方向,将人体纵切为前后两部分。 水平面:从水平方向,将人体横切为上下两部分的切面。 如图:
第一章 运动系统
第一节 概述
一、运动系统的组成
骨 骨连结 骨骼肌
二、运动系统的功能
运动:骨起杠杆作用,关节是运动的枢纽。骨骼肌是运动的
主动部分,骨和骨连结是被动部分
支持:全身各骨通过骨连结构成骨骼,成为人体支架。 保护:骨骼与骨骼肌构成体腔壁,保护器官。
第二节 骨学
一、总论
每块骨以骨组织(骨细胞和骨质)为主体构成的器官。 具有一定形态结构,能不断新陈代谢,有其生长发育过程,具有修复、再生和改建能力。 1、骨的分类:
①按部位: 躯干骨51块
颅骨29块(6块听小骨) 上肢骨64块 下肢骨62块 ②按形态
长骨:一体两端,长管状
骨骺 骨体 骨骺
短骨:成群分布于连结牢固且较灵活的部位。腕骨、跗骨。 扁骨:板状,参与构成体腔壁。 不规则骨:椎骨。 含气骨:上颌骨、筛骨
2、骨的构造
骨质:骨的主要组成部分。
骨密质:致密坚硬,构成长骨干以及其他类型骨和长骨
骺的外层。
骨松质:许多片状和杆状的骨小梁交织而成,呈海绵状。
骨膜: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覆于除关节以外的骨面。含有丰
富的神经和血管。对骨的再生、营养和感觉有重要作用。
骨膜内层 成骨细胞:产生新骨质 (骨的发生、再生、改建 破骨细胞:破坏旧骨质 修复) 骨髓:充填于长骨骨髓腔及骨松质间
黄骨髓:含大量脂肪,黄色。无造血功能。
红骨髓:含大量不同发育阶段的红细胞和某些白细胞,红色,有造血功能。5岁以后长骨骨髓腔内的红骨髓逐渐转
化为黄骨髓。
3、骨的理化性质
有机质(骨胶原纤维):赋予骨韧性、弹性 无机质(碱性磷酸钙):使骨具有硬度。
二、 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