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7线上班会课《防溺水安全教育》讲话稿
(第1页)同学们,下午好,又到了我们每周一的班会课时间啦,很高兴与你们在云端相会!今天班会课的主题是《防溺水安全教育》。 (第2页)我们将围绕以下5个部分展开: 1、防溺水的重要性; 2、牢记防溺水“六不准”; 3、不慎落水,如何自救; 4、其他人落水该怎样施救; 5、生命只有一次。
(第3页)首先,我们看第一部分:防溺水的重要性。 (第4页)同学们,我们知道水能载舟,也能覆舟。 (第5页)水是万物之源。 (第6页)但水,却也能夺走生命。
(第7页)近期气温迅速回升,加之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学校尚未开学,对防溺水工作带来更大的挑战。
(第8页)2020年4月18日下午,也就是离现在不到10天,广西南宁发生溺水事件,3名孩子在池塘玩耍时不慎溺亡,池塘离几名溺水儿童的家不到200米。
(第9页)近年来,东莞也曾发生溺水事故。在2018年,清溪三坑水库一男子和朋友结伴去这里游泳时,游到中间位置时突然失踪不见,最终被确认溺水身亡。还有,2018年,东莞望牛墩镇寮厦河也发生了一宗小学生溺亡事故。 (第10页)2019年4月9日下午,有三人去清溪三坑水库野泳,其中一人不
幸溺水身亡。而在这个事故发生后不到20天,也就是2019年4月27日上午,东莞石排下沙村杨屋连塘又有3名小学生溺水身亡。
(第11页)每年5月至9月是学生溺水事故高发期,溺水一直是造成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的头号杀手。野外水域的危险众所周知,但依旧有很多这样的溺水事故发生!溺水悲剧,一次又一次为我们敲响了安全警钟!
(第12页) 因此,国家和教育局等相关部门发出紧急通知,明确要求:中小学生不准私自下水游泳;不到无安全保障的水域游泳。 (第13页)第二部分:牢记防溺水“六不准”。
(第14页)为了确保我们的生命安全,我们要时刻牢记“六不准”。“六不准”分别是:
1、不私自下水游泳; 2、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3、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4、不擅自下水施救; 5、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6、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第15页):同学们,我们身边存在一些容易发生溺水的地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并提高警惕。
(第16页)容易发生溺水的地点在:水库、水坑、河流、溪边,游泳池等等。 (第17页)我们一一了解一下,首先,水库。 (第18页)水库水深,经常发生儿童溺水事件!
(第19页)还有水坑,看似波澜不惊,其实内藏暗涌,不容小觑。
(第20页)不可大意的还有被很多水草遮住淤泥的河流。 (第21页)还有溪边、
(第22页)以及我们熟悉的游泳池!
(第23页)可能你会很奇怪,为什么游泳池也会发生溺水呢?
我们先来看一则新闻:2019年7月16日下午5时19分许,女孩林某(3岁半)随母亲在塘厦镇三正半山豪苑小区泳池游泳,母亲到更衣室换衣服的几分钟光景,孩子就在深水区泳池中溺水。后经120医护人员现场抢救无效死亡。 (第24页)在人们惯性思维里,游泳池里有救生员,相对安全。但是游泳池比较湿滑,同学们不宜在泳池四周打闹;水性不好的,就不要到深水区游玩;下水前不宜吃得太饱,以免出现呕吐;还要做好热身运动;游泳时间不能过长,一般不超过三个小时。
(第25页)同学们,你知道吗?人在溺水后,2分钟后将失去意识;4-6分钟身体将遭受不可避免的伤害,如果在野外落水,很难被及时营救,从而溺水死亡。 (第26页)所以,不管是野外的小溪河流水库,还是游泳池,都可能会发生溺水危险,同学们不仅要远离野外危险水域,在正规游泳池,也要牢记游泳安全。 (第27页)第三部分,如果不慎落水,我们应该如何自救呢?
(第28页)首先,千万不要惊慌,要采取正确的措施自救,以便争取获救的机会。
(第29页)如果你不习水性,应迅速把头向后仰,口向上,尽量使口鼻露出水面,不能将手上举或挣扎,以免使身体下沉。
(第30页)假如周围有木板,应抓住,借用木板的浮力使自己的身体尽量往上浮。
(第31页)如果有人跳水相救,千万不可死死抱住救助者不放,而应尽量放松,配合救助者把你带到岸边。
(第32页)第四部分,如果他人落水,又该如何施救呢?
(第33页)少年儿童还不具备下水施救的能力,因此不能盲目下水施救。落水者力大无比,稍不留神就会被溺水者拉下水,造成连环溺水的悲剧。 (第34页)如果真的遇到这样的情况,请你这样做: 1、保持镇静,大声呼救。
2、找木头等可以漂浮的物体扔给落水的人 3、找身边的大人施救
4、请打“110”报警电话或“120”急救 电话。打电话要说清地点、相关情况、显著的特征等。
(第35页)说了这么多,我们请一位好朋友——安全君,为我们系统地总结一下吧!请同学们观看以下视频。(播放视频)
(第36页)看完安全君的详细总结,相信有很多同学能把以上的防溺水安全小知识牢牢记住了。
(第37页)同学们,据国家卫计委和公安部的统计显示,我国每年因溺水身亡的儿童高达2万名,而同期死于交通事故的儿童为3000多名。可以说,溺水风险猛于车祸。
(第38页)希望你们能更深刻认识到: 生命只有一次!你,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请远离危险水域,安全游泳!
(第39页)好啦,时光总是飞快地溜走,我们的班会课到此结束,同学们再见!
陈少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