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用工荒”与“就业难”并存现状的调查及对策研究
摘 要:随着浙江经济的逐渐回暖,企业“用工荒”和大学生“就业难”并存现象尤为严重。“用工荒”与“就业难”并存问题既有浙江地方特色,也有全国面上的共性。因此,如何利用一种或多种方法有效地结合并化解两者的矛盾,已成为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用工荒”;“就业难”;调查;对策 近年来,浙江省就业形势总体保持稳定,但企业“用工荒”和大学生“就业难”并存的矛盾却愈演愈烈。一方面是大量企业招不到人,另一方面,是大学生就业难。本文通过对浙江省部分市县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的供求信息进行了统计,分析企业“招工难”和大学生“就业难”并存现象的特点及原因,并提出一系列缓解“用工荒”和“就业难”的对策建议,为相关政府部门、高校及企业制定政策措施提供决策参考。
一、浙江省“用工荒”和“就业难”现状分析 (一)浙江省“用工荒”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浙江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用工量也明显增加,尽管许多企业放宽条件、提高薪酬,仍有众多企业因“招工难”而开工不足。杭州、嘉兴、宁波和台州等多个地区相继出现“一工难求”的现象。
1.岗位空缺大于求职人数。2011年经对数据采集地人力资源市场进行实地调查,显示用人单位通过人力资源市场提供岗位1053.69万个,求职人数549.24万人,缺工504万人,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约为1.09(详见表1)。
表1 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 由表1可知,尽管受到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浙江省部分企业招工人数有所下降,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回落,但到2011年仍超过1.0。
2.企业“用工荒”的实质是“技工荒”。从企业招聘岗位分析可知(见表2),浙江省“用工荒”的实质是“技工荒”,主要集中在初级技工、中级技工,分别占41.9%和28.8%,累计得到70.7%。
表2 按技术等级分组的供求人数比较
3.企业对招聘人员的年龄、性别都要求。从调研中可以看出(见表3),大多数企业对求职者的年龄和性别有明确的要求。
表3 按性别分组的供求人数比较 表4 按年龄分组的供求人数比较
由表3、表4可以看出,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有明确的性别和年龄要求,其中,对男性用人需求略高于女性,且用人需求主要集中在25-34岁之间的劳动者。
(二)浙江省“就业难”的现状
现阶段,浙江省经济继续呈现较快增长的基本态势,经济结构的调整,促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而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还有大量下岗和失业人员、各类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再就业过程中步履艰难堆积在城市。“就业难”主要表现出三个特点:
1.求职人数总体呈上升趋势。根据测算,2012年浙江省劳动力需求量为76.4万人,而劳动力供给为135万人,其中,城镇新增劳动力每年15万人,高校毕业生每年50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每年28万人,城镇就业转失业每年45万人。供求缺口为58.6万人。2001年以来浙江省求职人数总体上保持上升态势。
2.高校毕业生是就业主体。据统计,2012年浙江将有26.94万大学毕业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