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易错题专题训练:工业区位因素和工业地域类型
一、单项选择题
某企业集团计划建设有色金属冶炼厂。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地的成本分析图(单位相同),读图完成1~2题。
1.从企业的经济成本考虑,最适宜建厂的地点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该企业集团最终选择在乙地建厂,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
A.接近原料产地和市场 B.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好 C.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 D.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1.A【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工业生产布局。有色金属冶炼厂属于动力指向型企业,需要接近能源丰富的地区,由图可知,甲地运费及能源费用最低,最适宜建厂。故A项正确。 【易错分析】本题易错的原因是考生可能将甲乙丙丁四地的运费及能源费用、加工费和工资三项进行累加,然后选择最低的一项。
2.B【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工业区位条件。影响工业区位因素主要有经济、社会、环境等因素,该企业集团最终选择在乙地建厂,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好。故B项正确。
【易错分析】本题易错选A或C选项,原因是考生认为工厂接近原料产地和市场、布局在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的地区,生产成本最低。
外贸导向型皮具产业具有产品工序多样化和市场不稳定性特征。图6示意我国某地全球皮具生产分工体系。据此完成3~4题。
3.皮具非正规生产加工厂获得生存与发展的最根本原因是( ) A.劳动力廉价 B.土地租金低
C.生产灵活性强 D.企业无税务负担
4.影响图示非正规临时劳动力市场存在的最主要因素是( )
第 1 页 共 6 页
A.政府管理 B.劳动力数量 C.劳动者素质 D.产业市场特性
3. C 【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工业区位条件。 非正规生产加工厂生产灵活性强,可以满足外贸导向型皮具产业产品工序多样化的需求,因此能够获得生存与发展。故C项正确。 【易错分析】本题易错选A选项,原因是考生认为皮具生产属于劳动力导向型,其布局要求是接近劳动力廉价的地方。 4. D【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影响社会劳动力市场存在的因素。由图可知,非正规临时工未与企业签订合同,按日从事生产活动获得收入,即在有订单和市场需求时就业,且按日计酬,符合外贸导向型皮具产业市场不稳定的特性,因此非正规临时劳动力市场能够生存下来。故D项正确。
【易错分析】本题易错选B选项,原因是考生认为劳动力数量丰富,拥有更多的非正规临时工。
“世界手套看中国,中国手套看嘉祥”这是手套业内人士津津乐道的一句流行语。“中国手套名城”山东嘉祥县形成了防寒、滑雪、打猎、射击等四大系列上百种手套产品的加工与生产能力,加工的手套95%销往国外市场。下图示意嘉祥手套产业协作关系,读图,完成5~6题
5.数百家手套生产加工及配套企业,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以重点乡镇为依托,向全县多数乡村辐射传导的发展格局,大量手套企业集聚有利于
A.共同利用基础设施,加强交流协作 B.增强集聚优势,实现产业升级 C.降低工人工资,增加利润 D.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批发价格 6.嘉祥手套产业的协作关系对当地的影响是
A.削弱同类企业间的竞争 B.提高区域竞争力 C.限制了其它产业的发展 D.降低专业化程度
5. A 【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集聚。工业集聚有利于共同利用基础设施、加强企业间的技术协作和信息交流,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规模效益。故A项正确。
【易错分析】本题易错选B或D选项,原因是考生认为企业集聚能够增强集聚优势,实现产业升级,或者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批发价格。
6.B 【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产业的协作关系对当地的影响。手套产业协作关系的发展,有利于提高陔地企业的规模和实力,促进该区域多项产业的整体发展,提高专业化程度,提高区域竞争力,但不会削弱同类企业间的激烈竞争。故B项正确。
【易错分析】本题易错选A选项,原因是考生产业相互协作,可以削弱同类企业间的竞争。
我国东北地区和美国东北部是各自国家重要的传统工业区,读下图回答7~8题。
第 2 页 共 6 页
7.本着扬长避短发挥自然资源优势的原则,两地都适宜发展的工业部门是 ( ) ①石油化工工业 ②钢铁工业 ③机械工业 ④电子工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两工业地域工业集聚的主要原因是( )
①共用基础设施,缓解交通压力 ②接近原料、燃料产地,节省运输成本 ③利于集中治污,提高环境容量 ④便于生产协作,提高生产效率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7.B【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传统工业区生产。从图中可以看出,两地都有丰富的煤炭和铁矿石资源,适宜发展钢铁工业、机械工业。故B项正确。
【易错分析】本题易错选A选项,原因是考生认为传统工业区的工业部门主要是化学工业、煤炭工业、钢铁工业、机械工业等。
8.D【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集聚的主要原因。两工业区均以重工业为主,原料、燃料需求量大,工业集聚有利于接近原料、燃料产地,节省运输成本;便于生产协作,提高生产效率。故D项正确。
【易错分析】本题易错选A或B选项,原因是考生传统工业区以大型企业为主,工业集聚接近原料、燃料产地,节省运输成本,缓解交通压力,并且可以集中治污,提高环境质量。 下表是某区域在一定时期内影响企业成本上涨的因素统计表,图2为某企业成本与生产量变化曲线图(利润=总收入-总成本)。据此回答9~11题。 影响因素 原材料价格上涨 劳动力成本上涨 其他成本上升 管理费用上升 很重要 12 26 6 4 比较 重要 16 8 12 10 一般 4 2 7 9 不太 重要 2 0 9 11 重要程 度得分 81.8 98.8 66.2 69.1 第 3 页 共 6 页
9.据表分析,最先从该区域迁出的工业类型是( ) A.资金密集型 B.资源密集型 C.劳动力密集型 D.技术密集型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Q1~Q2企业成本低于收入 B.Q2~Q3企业成本增加最快 C.Q3~Q4企业成本低于收入 D.Q4~Q5企业利润增加最快
11.该企业要获得最大利润,需要维持的生产量是( ) A.Q1 B.Q2 C.Q3 D.Q4
9.C【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工业类型。从表中可看出,劳动力成本上涨是影响企业成本上涨的最重要的因素,故随着劳动力成本上涨,该区域劳动力密集型工业成本上升最大,利润逐渐减小,最终不适合布局在此区域,故会最先从此区域迁出。 10.C【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企业成本。直接看图中总收入和总成本线即可得出结论,Q1~Q2企业成本高于收入,Q3~Q4企业成本低于收入,Q4~Q5企业成本增加最快,Q4~Q5企业利润下降很快。 11.D【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工业区位选择。用总收入减去总成本得出利润,则图中显示,企业生产量在Q4时,利润最大。
二、综合题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了贯彻落实中央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部署,充分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引领带动作用,2016年7月安徽省在合肥、芜湖等10个城市推出第一批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重点支持新一代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现代医药、智能家电、现代化工和新材料等7个领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下图示意安徽省位置及部分城市分布。
第 4 页 共 6 页
(1)据图文和所学知识分析合肥、芜湖两城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的优势条件。 (2)分析安徽重视产业集聚基地建设的原因。 【答案】(1)合肥是安徽省省会,位于安徽省中部,服务范围广;高科技人才多、资金雄厚、政策倾斜度高;生产协作与公共服务水平高,基础设施完善。芜湖位于长江黄金水道;临近长江三角洲;是长江三角洲人才、技术、资金、产业的辐射地带,具有显著的区位优势。 (2)产业集聚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形成企业规模效益;促进企业间的分工与合作,技术上交流与沟通;提高资源利用率;利于科技创新,提高产品竞争力,树立品牌优势。 【解题思路】(1)本题主要考查工业区位条件。根据工业区位因素从交通、科技、政策、工业基础等方面进行分析。
(2)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集聚的好处。安徽重视产业集聚基地建设的原因主要在于产业集聚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形成企业规模效益,促进企业间的分工与合作,技术上交流与沟通,利于科技创新,提高产品竞争力,树立品牌优势。
【易错分析】本题易错的原因是:第(1)题,考生可能会出现回答不全面,多数考生往往只是从科技方面进行分析。第(2)题,考生没有注意审题,错误回答出工业基地建设的条件,不是回答工业集聚的好处。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美国某汽车企业在中国的大型制造厂的布局和其中国总部搬迁示意图。
材料二 汽车工业和食品工业的成本与规模的关系示意图。
第 5 页 共 6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