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
【阅读导航】
本单元共有4篇课文,《古诗两首》《烟台的海》《黄果树瀑布》等三篇是写景,《别饿坏了那匹马》是记事。《村居》《宿新市徐公店》两首七绝,描写了村景,配套的诗选有《社日》、《村夜》。《烟台的海》着重介绍烟台海面独特的景观,具体描写了一年四季的景色。 配套的写景美文有《天山美景》、《烟台的海》。《黄果树瀑布》是一篇参观游记,是用第一人称写的。文章按照观察的顺序,具体描写了黄果树瀑布的雄伟壮观。配套的写景美文有《船过三峡》和《吐鲁番盆地》。《别饿坏了那匹马》是记事性的文章。配套选文有《那条裤子温暖了我一生》和《他要感谢那只手》。认真阅读文选,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体会人性美,人情美。
4、古 诗 两 首 【课文在线】
1 、拼一拼。给诗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 ∨”表示)。
草长莺飞(yīng yīn ) 拂堤杨柳( fú fó ) ..趁东风 (ch?n chan ) 放纸鸢 (yu?n yuàn) ..2、 用“|”和“||”分别表示诵读时“较短”和“稍长”的停顿 ,体会节奏美和音乐美。
村 居 宿新市徐公店 草长莺飞二月天, 篱落疏疏一径深, 拂堤杨柳醉春烟。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散学归来早, 儿童急走追黄蝶, 忙趁东风放纸鸢。 飞入菜花无处寻。
3、 《村居》、《 宿新市徐公店》分别写了什么季节的景色,你从哪里可以看出? 4、 写出两首你读过的田园诗。
5、 你能任选文中的一首诗,根据诗意画一幅水彩画或简笔画吗?
【同步迁移】
社日 王驾 鹅湖山下稻粱肥, 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 家家扶得醉人归。
1社日:古代祭祀土神的日子。 ○2豚栅:养猪棚。 ○
3鸡栖:养鸡棚。 ○4柘:柘树。 ○
5作者王驾,唐代诗人。 ○
认真诵读《社日》思考:
1、 填空,整体感知这首诗:季节 ,时间 ,地点 ,事情 ,自
己感受到的诗人 的感情。
2、 “鹅湖山下稻粱肥”写出了
“豚栅鸡栖半掩扉”写出了 3、 这首诗题目是“社日”,却不写社日的情景,而是写 4、 从“家家扶得醉人归”可看出社日的 5、 请根据想象描绘出社日的情景: 6、 你能分别用两组成语,恰切地形容诗人描写的当时人民的生活和社日活动中人们的心情
吗?
【拓展提优】
村夜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1、 认真读诗,并借助工具书,说说这首诗描绘了什么季节村夜的景色?
2、“ 霜草苍苍”点出了 ;“切切虫吟”渲染了 。 3、从“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你体会到了诗人 的感情。 4、“独出门前望野田”一句,将描写对象由 转向 ,展开了另外一
幅使人耳目一新的画面,请用几句话描绘一下你从诗中看到的情景: 。 5、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描写形成强烈鲜明的对比。诗人匠心独运地借自然景物的变换,写出人物感情由 到 的变化。 【阅读驿站】 诗 歌 何 时 称 “首”
在古代,诗歌最初称“篇”或“章”,例如我国最早的《诗经》叫“三百篇”。屈原的诗作叫“九章”。诗歌称“首”,最早出现于东晋初年。当时有个名叫孙绰的诗人,在《悲哀诗序》中写道:“不胜哀号,作诗一首”。从此,人们普遍称诗为“首”。
5、烟 台 的 海
【课文在线】 【语段一】
夏天,来自南太平洋的风使许多南面临海的城市感到湿漉漉的,而这股带着潮气的风经过胶东半岛崇山峻岭的阻拦,过滤,到达北面临海的烟台时,只剩下凉爽和惬意。因此,夏日烟台的海常常水平如镜,宛如一个恬静、温柔的少女。清晨,太阳像被水冲洗过的红色气球,飘飘悠悠地浮出水面,海面上拖着长长的倒影,每一次的海边日出都使人如痴如醉。傍晚,平静的海面倒映着万家灯火,岸边的石凳上坐满了游人,他们脚下,是海浪与堤岸的呢喃细语。
1、 请分别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一近义词。
阻拦( )—( );凉爽( )—( );惬意( )—( ) 恬静( )—( );温柔( )— ( ) 2、 照样子写词语。
湿漉漉: 、 、 、 飘飘悠悠: 、 、 、 崇山峻岭: 、 、 、
3、 用“ ”划出这段话中的比喻句,并分别用“宛如”、“像”仿写两个句子。
4、 这段话抓住了 、 写夏日烟台海的特点,从 、 、 、 等词语可感受到夏日烟台的海的浪漫可爱,人海相依的恬静和惬意。
5、 品读描写日出的句子,你认为作者写日出的目的是 。
【同步迁移】 天 山 美 景
七月间新疆的戈壁滩炎暑逼人,这时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
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就远远地被抛到后边。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立刻使你感到秋天般的凉爽。蔚蓝的天空衬着矗立着的巨大的雪峰,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入云影,就像雪白的绸缎上绣上了几朵银灰色的暗花。那融化(rónɡ rōnɡ)的雪水从雪峰的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闪耀着银光。在那白皑皑的群峰脚下,是连绵不断的翠(cuì cuī )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无数撑大的巨伞。夕阳西下,阳光透过重重叠叠的枝丫,在苍绿的苔藓上留下了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小山坡上,一条条清澈见底的小溪两岸,到处是高过马头的鲜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绚丽夺目。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也显得格外精神。在马上你用不着离鞍,只要一伸手,就可以捧到满怀的鲜花。 ( )这时并不是春天,( )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这时的天山更美丽? 1、 从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读音。 2、 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耸立( ) 酷热( ) 特别( ) 3、 照样子,在文中找出描写颜色的两个字以上的词语,并记住它。
雪白、五彩缤纷 ( ) ( ) ( ) 4、 找出文中的两个打比方的句子,用“ ”划出,读一读并填空。 ① 第一句把 ( )比作( ) 。 ② 第二句把 ( )比作( ) 。 5、 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1 骑马走在花海中,觉得人( )○,马( )。
2 文中作者具体描写了( ) ( ) ( )等景物,写出了天山景物○
的美。
1、 找出文中同诗句“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王维《鹿柴》)的情境相似的一句话。 7、 把文中揭示中心的一句话用“——— ”划出来。 8、 将文中最后一句话补充完整,并改成陈述句。
【拓展提优】 烟 台 的 海
第一次去烟台,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海。
久住厦门,日日与大海为伴。厦门的海,固然不乏碧波万顷,但是,海湾多,逶迤曲折的海岸,恰似母亲的臂膀,深情地把大海拥抱在怀里,于是,自有几分娴静和温柔。而烟台的海,那一览无余的金色的沙滩,洋洋洒洒的直向天边铺展而去,平坦如砥。细看,宛如弯成弧形的大弓,沉雄、壮阔,浑然有从神话时代走来的后羿在这里昂首阔步,被这位力士射落的九个太阳,就落在这天水一色的泱泱碧水之中么?倘若说,厦门的海是拥在母亲怀中的赤子,烟台的海,则是成熟如砥柱中流的大汉。刚烈,豪气横溢;开朗,肝胆相照。千秋史册中,那列阵而来的英雄豪杰,莫非就是这大海的骄子么?
于是,簇拥在大海中的蓬莱阁和鼓浪屿的情调是绝不相同的。它自有几分天外飘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