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科普项目(社会征集类)管理规范
(2008年度)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二OO八年三月十日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 1 第二章 申报 ...................................................................................... 2 第三章 评审 ...................................................................................... 3 第四章 立项 ...................................................................................... 4 第五章 监管 ...................................................................................... 4 第六章 验收 ...................................................................................... 5 第七章 附则 ...................................................................................... 6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有序、有效地组织实施北京市科普项目社会征集工作,根据《北京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北京市科技项目管理办法》,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北京市科普项目社会征集工作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科普事业为基点,旨在引导、鼓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及其他社会组织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参与科普事业的发展。
第三条 北京市科普项目社会征集资助原则: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普法》、《北京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有关规定,紧密结合国家及北京市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对加强北京市科普能力建设和提高公众科学素质有重要促进作用的科普项目。
第四条 北京市科委根据科普工作的重点,定期发布年度《北京市科普项目(社会征集类)指南》(以下简称“《08年指南》”)。
第五条 北京市科普项目采用“社会征集、公平竞争、专家评审、择优支持”的运作机制。 对符合“《08指南》”所列资助方向、内容和要求的科普项目,择优给予经费资助。
第六条 北京市科普项目社会征集的相关管理工作由北京市可持续发展科技促进中心承担(以下简称“可持续中心”)。
1 / 8
第二章 申报
第七条 申请对象为北京市行政区域内的企业单位、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等,不直接受理个人申请。申请单位应为在北京市注册的法人单位。
第八条 外资企业或外省注册的企事业单位,与本市企事业单位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项目应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由合作方的本市法人机构进行申报。
第九条 申报立项原则须按照“《08年指南》”等有关要求,有明确的项目目标、组织实施计划和制定项目预算;申报的项目必须具有相应的配套资金。原则上申请资助金额与单位配套资金的比例为1:1左右。
第十条 征集方式采用网上填报的形式,登录北京市科普项目远程报送系统,按系统提示在线填报。
第十一条 凡填写《建议方案》不符合要求的、未进行网上申报并提交《建议方案》电子文本的、未寄送《建议方案》纸质文本的,《建议方案》的电子文本与纸质文本内容不一致的项目,不予受理。
第十二条 凡尚未完成资助项目的单位,不受理新报项目。 第十三条 申报材料主要包括: 一、项目建议方案
二、项目安全性与环境友好性(对人体、环保等)分析
三、申报单位业务基本情况及上年度的资产负债表。申报单位的财务状况和项目配套经费筹集情况说明,并提交其他资金的证明材料。(复印件)
2 /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