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陕西省宝鸡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物理试题(解析版)
二、选择题:
1. 一个小球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经3s进入一个水平面,再经6s停下,斜面与水平面交接处的能量损失不计,则小球在斜面上和水平面上运动的位移大小之比是 A. 1:1 B. 1:2 C. 1:3 D. 2:1 【答案】B
2. 如图所示,长为L的轻质硬杆,一端固定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另一端固定在水平转轴上,现让杆绕转轴O在竖直平面内匀速转动,转动的角速度为,某时刻杆对球的作用力水平向左,则此时杆与水平面的夹角θ为
A. 【答案】B
B. C. D.
【解析】小球所受重力和杆子的作用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受力如图所示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解得:,故选B.
3. 氢原子能级图如图所示,当氢原子从n=3的能级跃迁到n=2的能级时,辐射光的波长为656nm,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页 1第
A. 氢原子从n=2跃迁到n=l的能级时,辐射光的波长大于656nm
B. 当氢原子从n=4的能级跃迁到n=2的能级时,辐射出的光子不能使逸出功为2.25eV的钾发生光电效应 C. 一个处于n=4能级上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产生6中谱线 D. 用能量为1.0eV的光子照射处于n=4能级上的氢原子,可以使氢原子电离 【答案】D
【解析】氢原子从n=2跃迁到n=1的能级时,辐射光的能量大于氢原子从n=3跃迁到n=2的能级时辐射光的能量,根据
,可知,辐射光的波长一定小于656nm.故A错误;从n=4能级跃迁到n=2能级时辐
射出的光子能量为2.55eV,大于金属的逸出功,能使钾发生光电效应,故B错误;一个处于n=4能级上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产生3种谱线,故C错误;当处于n=4的氢原子吸收的能量大于或等于0.85eV时,将会被电离,故D正确,故选D.
4. 在物理学中,有7个国际基本单位,通过对单位的分析(称为量纲分析),有时就可以得到很多有用的结论,例如,已知汽车在直线行驶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取决于:空气阻力系统k(其数值与汽车迎风面积、空气密度有关,国际单位kg/m)和车速v,当同一辆器材速度增大为原来的2倍时,其空气阻力将增大为原来的 A. 2倍 B. 【答案】D
【解析】因为空气阻力系数k单位为kg/m,而面积的单位为而阻力的单位是N,根据
,密度的单位为
,车速的单位是m/s,
倍 C.
倍 D. 4倍
,可得阻力与k和v的关系为:,故同一辆汽车速度增大为原
来的2倍时,其空气阻力将增大为原来的4倍,故选D.
5.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2:1,五个完全相同灯泡的额定电压均为U,交流电源的电压恒定不变。当闭合K3、K4而断开K5时,灯泡L3和L4恰能正常工作,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当闭合K3、K4而断开K5时,L1和L2都能正常工作 B当K3、K4、K5都闭合时,L1和L2都能正常工作 C当闭合K3、K4而断开K5时,交流电源的电压为2U
页
2第
D当K3、K4、K5都闭合时,L1和L2的功率会减小 【答案】A 【解析】当闭合线圈流过的电流为
而断开
,副线圈中的
能正常工作,则此时副线圈两端的电压为U,则副
,
串联,则
此时
,根据,得流过原线圈的电流为
两端的电压为,即能正常工作,根据,得原线圈两端的电压为
,则交流电源的电压为,故A正确,C错误;当都闭合时,
副线圈电阻增加,所消耗的功率增大,则电流的输出功率增大,而电源的输出电压不变,故电源的输出电流增大,故
不能正常工作,它们的功率会增大,故BD错误,故选A.
6. 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E,M点与N点在同一电场线上,两个质量相等的带正电荷的粒子,以相同的速度分别从M点和N点同时垂直进入电场,不计两粒子的重力和粒子间的库仑力。已知两粒子都能经过P点,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
A. 从N点进入的粒子先到达P点 B. 从M点进入的粒子先到达P点 C. 粒子在到达P点的过程中电势能都减小
D. 从M点进入的粒子的电荷量小于从N点进入的粒子的电荷量 【答案】CD
【解析】两粒子进入电场后做类平抛运动,因为重力不计,竖直方向匀速,水平向左匀加速,由图可知两粒子与P点的竖直距离相同,设为y,则运动到P点的时间为
,即两个粒子同时到达P点,故AB错
误;两粒子都带正电,电场力向左,且水平方向向左匀加速,故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都减小,故C正确;由图可知,从M点进入的粒子,其水平方向的位移较小,根据的粒子的加速度较小,根据
,可知相同的时间t,则从M点进入
,可知两个粒子的质量相同,又在同一电场,即E相同,故从M点进入
的粒子的电荷量较小,故D正确,故选CD.
7. 质量为m的人造地球卫星与地心的距离为r时,引力势能可表示为
页
3第
,其中G为引力常量,
M为地球质量,该卫星原来在半径为R1的轨道I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经过椭圆轨道II的变轨过程进入半径R3圆形轨道III继续绕地球运动,其中P为I轨道与II轨道的切点,Q点为II轨道与III轨道的切点,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卫星在轨道I上的动能为
B. 卫星在轨道III上的机械能等于
C. 卫星在II轨道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小于在III轨道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 D. 卫星在I轨道上经过P点时的速率大于在II轨道上经过P点时的速率 【答案】AB
【解析】在轨道I上,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
,解得:
,则动能为
,故A正确;在轨道III上,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解得:,
则动能为,引力势能为,则机械能为,故B正确;根据万
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解得:,两个轨道上Q点到地心的距离不变,故向心加速度
的大小不变,故C错误;卫星从I轨道要变到II轨道上去,故经过P点时的必须点火加速,即卫星在I轨道上经过P点时的速率小于在II轨道上经过P点时的速率,故D错误;故选AB.
8. 1831年10月28日,法拉第展示了,他发明的圆盘发电机,其示意图如图所示,水平铜盘可绕竖直同轴转动,两铜片M、N分别与铜盘边缘和同轴连接,使整个铜盘处于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M和N之间连接阻值为R的电阻和滑动变阻器Rp,若从上往下看,铜盘转动的方向为顺时针方向。已知铜盘的半径为L,铜盘转动的角速度为,铜盘连同两铜片对电流的等效电阻为r,磁感应强度为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页 4第
A. 导体R中的电流方向从a到b B. 铜盘转动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大小为
C. 导体R的最大功率为
D. 如果【答案】BCD
,则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功率为
【解析】若从上往下看,铜盘转动的方向为顺时针方向,根据右手定则可知,导体R中的电流方向从b到a,故A错误;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得:铜盘转动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
,故B正确;根据闭
合电路欧姆定律得:,则导体R的功率为,当时,导体的功率最大,
即,故C正确;把导体R等效成电源的内阻,则电流的等效内阻为,此时外电路只有
,故当时,滑动变阻器的功率最大,即,故D正确,故选BCD.
三、非选择题: (一)必考题
9. 某同学设计了测定动摩擦因数的方案,其装置如图所示,A是可在水平桌面任意位置固定的滑槽,其末端与水平桌面相切,B是体积较小质量为m的滑块。请你根据相关知识完善一下实验操作。
(1)如图甲所示,将滑槽末端与桌面右边缘M对齐并固定,让滑块从滑槽最高点由静止滑下,最终落在水平地面上的P点,测出滑槽最高点距离桌面的高度h、M距离地面的高度H、M与P间的水平距离x1,则滑块经过滑槽末端时的速度为___________(用实验中所测物理量的符号表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2)如图乙所示,将滑槽沿桌面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并固定,让滑块B再次从滑槽最高点由静止滑下,最
页
5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