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昏迷护理 观察要点
1.意识状态及程度。 2.意识障碍伴随症状及生命体征等的变化。 3.瞳孔的形态及对光反应。 护理措施
1.体位:平卧时置头部转向一侧或取侧卧位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出口、鼻、喉中的分泌物,分泌物粘稠时给予超声雾化吸入,气管切开者遵循气管切开护理常规。
2.监测:按医嘱定时观察血压、脉搏、呼吸、瞳孔大小、对光反应,经常呼唤患者了解其意识状态,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3.饮食: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补充足够的水分;昏迷24小时以上者给予鼻饲流质,保证足够的营养供给。鼻饲者,给药时应研碎调成液态注入。 4.基础护理:
①对于尿潴留病人,先采用能帮助患者排尿的方法,以减轻患者痛苦,必要时遵医嘱留置导尿,并做好会阴护理,防止泌尿道感染;大便干结者,按摩腹部或遵医嘱使用缓泻剂。
② 预防病人口腔感染,每日口腔护理2次,张口呼吸者以生理盐水消毒纱布盖于口鼻上,对眼脸不能闭合者涂抗生素眼膏,滴眼药水,用消毒的生理盐水纱布覆盖于眼部,保护口鼻粘膜和角膜免受损伤和感染。
③预防病人肺部感染,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2~3h翻身拍背1次,并刺激患者咳嗽,及时吸痰。
④预防病人发生压疮,保持床单柔软、清洁、平整,每2~3h翻身1次;骨突处,作定时减压,定时协助患者作被动性肢体运动,并保持功能位。 5.预防并发症:
①对躁动不安者应预防意外损伤,加用床栏或保护带,以防坠床;
②牙关紧闭、抽搐者,应用牙垫垫于上下磨牙之间,以防舌咬伤;如有活动假牙应取下,以防误入气管;
③修剪指甲以免抓伤,室内光线宜暗,动作宜轻,避免外界刺激; ④注意保暖,避免受凉,使用热水袋水温不得超过50℃。防烫伤。
5
三、休克护理 观察要点
1.神志及精神状态
2.生命体征,尤其是血压与脉压差的变化 3.皮肤粘膜色泽及温湿度 4.尿量 护理措施
1.根据不同的病因,做好急救处理。遵医嘱进行抗过敏、抗感染及止血处理。 2.建立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维持体液平衡。 3.保持环境安静,避免不必要的搬动。
4.遵医嘱监测脉搏、呼吸、血压、及CVP变化并观察患者神志、面唇色泽、肢端皮肤颜色、温度,创伤者观察伤口出血等情况。
5.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气管切开者按气管切开常规护理。 6.合理安排输液顺序和正确调整补液速度,监测尿量,必要时测尿比重。 7.遵医嘱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正确给药。 8.注意保暖,根据病情给予适宜体位。 9.神志淡漠或昏迷者,按昏迷常规护理。
10.保持静脉通路畅通,24h输液维持者每日更换输液器。长期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者,防范静脉炎及静脉渗漏的发生。采用深静脉穿刺者按常规护理。 11.备齐抢救用品,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师予以立即处理。
6
四、 抽搐护理 观察要点
1.抽搐的程度及伴随症状 2.神志与瞳孔的变化。 护理措施
1.抽搐发作时应有专人守护,迅速解开病人衣扣,用包好的压舌板放入口腔内,以防舌咬伤,必要时加用床档,防止坠床。
2.保持呼吸道通畅,将患者头转向一侧,如有呕吐物,须及时清理,抽搐时禁食。
3.抽搐时减少对患者任何刺激,一切动作要轻,保持安静,避免强光刺激等。 4.密切观察抽搐发作情况,并详细记录全过程,应特别注意神志与瞳孔的变化,以及抽搐部位和持续时间、间隔时间等,并及时与医师联系。 5.备好急救用品,如吸引器、张口器、拉舌钳等。
6.抽搐后应让患者安静休息,室内光线偏暗、安静,伴高热、昏迷者,按昏迷常规护理。
7
五 、瘫痪护理 观察要点
1.肢体感觉、运动受损的部位与程度。 2.受损部位皮肤及肢体的情况。 护理措施
1.根据不同病期患者的不同心理因人施护,促使患者能保持良好心理,接受各种治疗和护理。
2.做好压疮的防治工作,按昏迷护理常规。
3.预防泌尿道感染 每日清洗外阴和肛门,保持清洁干燥;排尿困难者,定时按摩膀胱但不可重压;尿潴留者,应在严格无菌操作下导尿,必要时作留置导尿,并鼓励患者多饮水。
4.预防肺部感染 协助翻身拍背,鼓励患者咳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5.预防肠胀气及便秘 鼓励患者多吃水果蔬菜,少食胀气食物。便秘者按医嘱给予缓泻剂。
6.预防跌伤、烫伤、冻伤 瘫痪伴神志不清者,加用床栏,应用热水袋水温不可超过50℃,并加套使用。寒冬季节及时采取保暖措施。
7.预防肢体畸形、挛缩,促进功能恢复。瘫痪肢体要保持功能位置,防止足下垂,可用护足架或枕头支撑足掌。按摩肢体,协助做被动性功能锻炼,每日1~2次,活动量逐渐增加,患者运动功能开始恢复时,应鼓励其早期做肢体及躯干的功能锻炼,并给予指导和协助。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