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疼痛护理 观察要点
1.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及有否伴随症状(如恶心、呕吐、冷汗等)。 2.用药后的疗效。 3.病人心理状况。 护理措施
1.运用简明疼痛评估量表正确评估疼痛的等级。
2.通过问诊、触诊等方法评估疼痛发生的部位、性质及既往史、伴随症状。 3.遵医嘱使用止痛药物或按三阶梯止痛法,并观察疗效及副反应。 4.急腹症患者,未明确诊断前,慎用止痛剂并观察生命体征及伴随症状。 5.轻度疼痛可给以冰敷、热敷及按摩等处理。出血性疼痛禁用按摩,急性扭伤24小时内禁用热敷。
6.术后疼痛遵医嘱及早运用止痛剂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7.癌性疼痛遵循三级止痛原则,遵医嘱使用止痛药物。
8.做好心理护理,注意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及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促使患者情绪稳定,增强对疼痛的耐受力。
9.及时评价使用止痛剂后的疗效并记录,必要时追加措施。 10.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9
七、 压疮护理 观察要点 1.局部受压情况 2.创面情况 3.营养状态 4.心理状态 护理措施 1.减压
①q2h翻身,必要时按需减少翻身间隔时间(q1h,q1/2h); ②使用气垫床; ③受压部位使用减压敷料 2.减少摩擦力和剪切力
①床头抬高小于30度,半卧位小于30分钟 ②床单清洁、平整、无碎屑 ③翻身避免拖、拉、推 ④局部使用敷料保护 3.避免潮湿和浸渍
①大小便失禁者,用温水清洗擦干 ②进行渗液的收集和管理 ③局部使用创面保护膜
4.压疮创面的处理 应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5.营养支持 给予病人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促进创面愈合 6.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病人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10
专科护理常规
急诊留察室护理
热情接待、妥善安置病人,向病人及家属介绍环境及入室须知。 注意观察病情、每小时巡视病人,发现病情变化立即通知医师。 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及时、准确执行医嘱并记录。 做好陪客管理,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
每天测量一次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并记录,特殊病人按护理常规执行。 做好终末处理、防止交叉感染,保持环境清洁、整齐、安静。 一、心跳呼吸骤停病人抢救护理 观察要点
迅速、准确的判断病人有无心跳呼吸
一看:病人神志丧失,呼吸停止,面色青紫,瞳孔散大。 二摸:大动脉搏动消失。 三听:心音消失。 急救护理措施
1.开放气道、人工呼吸
清除口鼻腔异物,解开衣领,有义齿者取出,用CE手法开放气道,用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术并连接人工呼吸机。 2.建立有效循环
按2005版心肺复苏指南行胸外心脏按压术,同时准备心肺复苏仪并使用。 3.建立有效静脉通道,迅速准确按医嘱用药,并观察用药效果。
4.进行心电监护,如出现室颤,立即协助行直流电除颤术,单相波首次和系列电击的能量
为360焦耳(J),双相波为150—200焦耳(J)。
5.及早使用冰枕、冰帽,按医嘱给予脱水剂、激素及促进脑细胞代谢的药物。 6.做好基础护理,防止继发感染。
7.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填写抢救危重病人记录单。 8.病情稳定后遵医嘱护送入ICU。 护理评价(复苏有效指征)
11
1.自主心跳恢复,能触到心尖搏动。 2.能摸到大动脉搏动。 3.呼吸改善,或出现自主呼吸。
4.散大的瞳孔再度缩小,对光反射、角膜、睫毛反射出现。 5.面色、口唇、甲床及皮肤等色泽由灰转红。 6.上肢收缩压>60mmHg。 二、急腹症病人抢救护理 观察要点
1.询问病史,了解腹痛的诱因、开始时间、部位、性质、程度、伴随症状及与饮食的关系。
2.病人的面色、体位,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的范围、程度、变化及肠鸣音的改变,伴呕吐、腹泻的病人观察其量、颜色、性质、气味等。 3.生命体征及腹部体征。
4.各种实验室检查和特殊检查结果。 急救护理措施
1.在未明确诊断前,禁食、禁水、禁热敷、禁灌肠、禁用泻药、禁用止痛剂。 2.建立有效静脉通道,遵医嘱用药,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休克、脱水、酸中毒等。
3.遵医嘱放置胃管胃肠减压,留置导尿管。 4.正确采集标本送检。
5.紧急手术的病人,做好术前准备。
6.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填写抢救危重病人记录单。 7.病情稳定后遵医嘱护送入手术室或病房。 三、休克病人抢救护理 观察要点
1.生命体征、神志、瞳孔及尿量。
2.皮肤、面色及末梢循环,有无苍白、紫绀、片状瘀斑、四肢湿冷等情况。 3.心、肺、腹部情况。
4.各种实验室检查和特殊检查结果。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