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中科学教师教学能力水平考试卷
试卷说明:本试卷分专业理论、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部分,满分2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专业理论 30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在《论语》中记载着许多孔子关于仁的解释,孔子“仁”的中心是 A、爱人 B、人心 C、诚信 D、谦让 2、我国种子植物有24500余种,居世界第 ( )位 A、二 B、三 C、四 D、五
3、( )可用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回忆,且可将学生的猜测可能性降到最小。 A、选择题 B、是非题 C、填空题 D、论述题 4、从教师个体职业良心形成的角度看,老师的职业良心首先会受到 A、社会生活和群体的影响 B、教育对象的影响 C、教育法规的影响 D、教育原则的影响 5、学生最主要的权利是
A、人身自由权 B、要格尊严权 C、受教育权 D、隐私权 6、一个人最稳定、最重要的学习动机是
A、兴趣 B、求知欲 C、成功感 D、认知内驱力
7、在教师的人格中有两种重要特征对教学有显著影响:一是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二是
A、说到做倒 B、敬业精神 C、热心和同情心 D、重义气讲交情 8、教师劳动手段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 )的特点。 A、创造性 B、长期性 C、复杂性 D、示范性 9、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A、感知教材、形成表象; B、理解教材、形成概念 C、巩固与保持知识 D、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10、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外,还要求具有一定的 A、交往能力 B、研究能力 C、管理能力 D、学习能力 (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1、谈谈教师应如何备课? 12、课堂教学评价的原则有哪些? 13、简述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4、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而具体的目标,就是要改变至今仍普遍存在的学生被动接受、大量反复操练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请问探究式学习的主要理论依据是什么?请简述这一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1
专业知识 70分
1、(10分).有C 、CO 、 SiO2 、 KOH 、 Fe2O3 、 Ba(NO3)2 、 Na2SO4 、K2CO3
和盐酸9种物质(其中酸、碱、盐均为溶液),将它们分三组,每组都有3种物质。第三组内只有单质和氧化物,且其中一种物质能跟生石灰反应生成盐,另外两种物质都能跟第一组中的甲物质反应;第一组内的甲、乙、丙3种物质之间均不能发生反应,而乙物质能跟第二组内的两种物质反应;第二组内不跟第一组内乙物质反应的物质,能跟第一组内的甲、丙两种物质反应。试写出各组中每种物质的化学名称(第一组要按甲、乙、丙顺序填写)
第一组:_______ ▲_______ 。第二组:_____ ▲_____ 。 第三组:________ ▲____ 。
2、(5分)硫化亚铜和硫化铜都是黑色不溶于水的固体,在空气中灼烧都能发生化学变化,其生成物相同,都是氧化铜和二氧化硫,
(1)请写出硫化铜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 (2)请根据这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析,仅用天平、酒精灯、试管等常用仪器(无其它试剂),怎样仅通过三步实验操作区别硫化亚铜和硫化铜?简要写出这三步实验步骤: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结论是_______ 3、(10分)、在一次学生实验中,学生用铝片分别和稀盐酸、稀硫酸反应,发现铝片和稀盐酸反应现象非常明显,而和稀硫酸却几乎不反应。这和教材上的内容“铝能跟稀盐酸或稀硫酸起反应生成氢气”不一致,是什么原因呢?是试剂、药品出了问题吗?为了寻找原因,某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重新用分析纯浓盐酸和浓硫酸配制了一定浓度的溶液,然后加入0.1mm×10mm×25mm、纯度≥99.5%的铝片验证是否确实存在上述现象,实验结果如下表。
稀盐酸、稀硫酸与铝片反应现象对照 反应进程/min 1 2 5 15 20 酸 10% HCI 10% H2SO4 20% H2SO4 少量气泡 较多气泡 大量气泡 反应剧烈 铝片耗尽 均无明显现象(无气泡) 均无明显现象(无气泡) 无论是用10%的稀硫酸还是用20%的稀硫酸,均无明显反应现象,其结论还是与教材的叙述不相符合。
1
问题1:为了探究“铝与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的差异原因”,你能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哪些假设(或猜想)?(至少三个)
假设一:____ ▲__ ;假设二:___ ▲__ 假设三 ▲ …… 问题2:为了论证上述假设,你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填写下表,有几组写几组)
组别 ▲ ▲ 实 验 设 计 4、(5分)我们知道,测量时总会存在误差,通常将测量值与真实值之差叫绝对误差。案初中电学实验中所用的电流表的准确度等一般时2.5级的。2.5级电流表的含义是,用该电流表测量时的最大绝对误差不超过满刻度值的2.5%。下表给出了2.5级电流表测量电流时,电流表指针的偏转角度与百分误差(即最大绝对误差与电流表计数之比的百分数)之间的关系。
电流表指针的偏转角度 满 刻 度 满刻度的二分之一 满刻度的三分之一 满刻度的四分之一 满刻度的十分之一 满刻度的二十分之一 量程为0~0.6A电流表的读数 0.60A 0.30A 0.20A 0.15A 0.06A 0.03A 误差 2.5% 5.0% 7.5% 10% 25% (1)上表中的最后一空处相应的百分误差是 ▲ %;
(2)从上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该电流表的指针偏转的角度越大,百分误差 ▲ (选填“越大”“越小”或“不变”)。
(3)如果用准确度等级是2.5级的电流表进行测量时要求百分误差小于3.75%,则该电流表指针的偏转角度应大于满刻度的 ▲
5、(10分)蜡烛放在一凸透镜前1.5倍焦距的地方,当它向距离透镜3倍焦距的地方移动时,它所成像的大小将发生什么变化?像与蜡烛之间的距离将如何变化?要求简单写出分析的过程。
6、(10分)有一支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15~50℃。请设计一个用这支温度计测量沸水温度的实验方案,具体要求如下:
1
(1)说明测量的原理和方法。
(2)简要说明测量步骤(包括使用的仪器、测量的物理量、计算公式等)。 (3)说明测量时必须满足的条件。
7、(10分)AB与CD是两条相同的带有绝缘外皮的低压输电导线,两条导线绞合在一起架设在相距2千米的甲、乙两地之间。由于两导线之间某处的绝缘外皮受损,在AB与CD间发生漏电现象。为了确定漏电处的位置,检查人员做了如下的测量:
(1)在甲地将电压恒为90伏的电池两极分别接在两条导线的端点,此时在乙地测得两条导线间的电压为72伏。
(2)在乙地将同一电源接在两条导线的端点,此时在甲地测得两条导线间的电压为 45伏。已知两次测量时,已将两条导线与原连接的电路断开,电压表的电阻很大,测量时其对电路的影响可不计。由以上测量结果分析漏电处距甲地多远?若输电线每千米的电阻阻值为2欧,那么绝缘皮破损处漏电电阻多大?
8.(10分)植物茎的顶芽尖端是产生生长素最活跃的部位,芽尖端处产生的生长素在向茎运输时具有一定的的规律;如右图所示请回答:
琼 脂 胚芽鞘 尖端 光
(1)将燕麦胚芽鞘尖端切下,放在中间插有云母片的琼脂块上,单侧光照射一段时间后,检验发现A侧含生长素 ▲ (填多、
A B 云母片
少、不确定)。说明生长素能 ▲ 。
(2)如果用呼吸阻断剂处理胚芽鞘尖端,生长素的运输会停止,说明生长素的运输属
▲ 。
(3)右图表示生长素的浓度与植物器官生长的关系。 说明根→芽→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依次 ▲ (4)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调节作用表现为 ▲
专业能力 100分
一、文本研读(15分)
1、义务教育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对课程性质的表述突出了以 ▲ 为基础、以 ▲ 为宗旨和综合性三个基本方面。同时明确界定了科学素养的概念,即科学素养包含多方面的内容,一般指 ▲
1
2、新颁布的2011版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在“科学知识与技能”中增加了两条技能目标,即:
第5条. ▲ 的初步技能,以及用科学语言表达和交流的初步技能;
第6条.具有应用科学知识描述和解释周围世界的初步能力,以及 ▲ 的初步能力。 同时将“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4条目标整合为3条,
第1条是对 ▲ 的态度,第2条是对 ▲ 的态度,第3条是学习科学、处理事务与人际关系的态度。还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的目标的标题改为“ ▲ ”,并由原来的4条目标调整为5条,即增加:5.关注 ▲ 的教育目标。另外,将《初中科学》课程五大领域标题中的“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改为“ ▲ ”。
3、面向全体学生是《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请简述在《科学》课程的教学中应如何体现“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理念。
二、教材分析(10分)
4、国家《科学课程标准》确定的了科学教学的内容。从课程标准到教科书,还必须要进行教科书设计,使之成为一个有序的结构体系和逻辑体系。所以浙教版《科学》7~9年级六册教科书的内容都分别有一个主题,如:
七上册教材主题是物质系统的层次;七下册教材主题是 ▲ ; 八上册教材主题是 ▲ ;八下册教材的主题是 ▲ ;
九上册教材主题是 ▲ ; 九下册教材的主题是演化的自然和发展与和谐。 5、请你谈谈《欧姆定律》这一内容在初中科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并说出你在欧姆定律这节课中进行了哪些科学方法教育?
三、学情分析(10分)
6、了解学情,把握起点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项重要策略。请谈谈在这方面应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7、以初中科学七年级《质量守恒定律》为例,(1)对学情进行分析(2)根据这一学情你确定的教学策略是什么?
四、考试与评价(30分)
8、(5分)《科学》新课程标准中对“科学知识和技能”的评价提出了评价建议,请你简述对学生“科学知识和技能”评价中的注重点、目标和依据。
9、(5分)《浙江省初中科学教学建议》三、作业与评价提出了许多具体的建议,请问建议要求我们在作业评价时要做好哪些方面工作?
10、(5分)2011年衢州卷第17题:人体的每个肾脏是由约100万个肾单位组成的,如
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