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新媒体时期反腐背景下的舆论监督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13 21:40:3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新媒体时期反腐背景下的舆论监督

作者:程旭

来源:《理论观察》2015年第04期

[摘 要]虽然我国目前在反腐倡廉工作中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为了更好地发挥舆论监督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独特优势,逐步形成易于揭发和有效治理腐败问题的监督机制,开展在新时期反腐倡廉背景下的舆论监督研究的变得越发重要和紧迫,尤其是在信息化浪潮改变着新闻媒介传统工作方式的今天,如何使新媒体以恰当的方式在反腐倡廉中互动,变成了一个极具价值意义的问题。 [关键词]新媒体;舆论监督;反腐倡廉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4 — 0068 — 02 一、 新媒体时代下的舆论监督

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发表的《警告我同业诸君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舆论监督思想,文中称:“监督之道不一,约而论之,则法律之监督、宗教上之监督、名誉上之监督也”,此处的“名誉上之监督”也就是今天的舆论监督之意。1987年,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要通过各种现代化的新闻和宣传工具,增加对政务和党务活动的报道,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支持群众批评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反对官僚主义,同各种不正之风作斗争。”①使舆论監督作为一个概念开始进入到政治理论和党建理论的范畴。

纵观从十三大到十八大报告以来关于舆论监督的论述都是从反腐倡廉的角度把舆论监督看作是一种对党政权力组织的公开监督形式。构建廉政文化包含着廉政法治建设和廉政道德建设,启发了构建“网络反腐”模式需要做到法制化和道德化。从实现廉政文化的方法研究上,强调权力的相互制约和强调人民群众的政权参与性,这也启发了“网络反腐”工作应该提高公民的政治参与性,形成“网民问政”的新模式。从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网与网友在线聊天,到各省官员通过各种形式在网上与百姓沟通,中国官员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问政于民,使得政府的信息更加透明畅通,互联网成为中国公民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重要渠道。

舆论监督作为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他监督形式无法比拟的优势。在保证党政廉洁、确保我们顺利实现依法治国、维护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广义的舆论监督是指新闻媒体或其他公共论坛对社会一切不良作风现象的监督,而狭义的舆论监督仅指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体对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滥用权力等违规腐败行为的监督和制约。如今出现的腐败现象涉及的面越来越广,隐蔽工作做得越来越到位,舆论监督这种自上而下形成的民主监督方式具有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的特点,它是通过新闻媒体将领导和公职人员

搜索更多关于: 新媒体时期反腐背景下的舆论监督 的文档
新媒体时期反腐背景下的舆论监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zac70rtkp1xu1x81dzc4m0xd0pwbf00nkg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