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人物分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7 14:36:4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够假释出狱是天大的好事,因为终于可以获得人身自由。可是一向遵守监狱规矩的老布,却竟然用刀架在狱友的脖子上,可见这件事对他的刺激有多大。在监狱待的时间太久了,他已经很习惯监狱的生活方式,与外面的世界脱轨太久,完全不适应,年纪也太大,没有精力和时间让他去了解和适应这个社会。所以最后他只能选择自杀,才能让自己不再害怕,其实如果他不出去,就不会死。是监狱的“体制化“逼得他无路可走。影片中给人印象深刻的镜头是Andy第一次在监狱中吃饭,发现了一只活着的虫子,老布问他要吗,(观众大部分会以为老布可能有什么怪癖要吃掉那只虫子的感觉),但发现是老布的衣服里面藏了一只受伤的乌鸦(Jack)时,观众会长舒一口气,随之为影片的情节增添一抹亮色。而到了老布获得假释后,工作之余,喜欢自己一个人去广场喂鸽子时,他说多么希望老朋友Jack会飞过来跟他打招呼,但从来没有。这一幕也让观众感到心头一阵酸楚,没有了家人、朋友,一个暮年的老人孤零零生活在陌生的环境里。身体虽然自由了,但心里该是多么的寂寞和恐惧。 四、影片中不可缺少的“小角色”Tommy

Tommy,是影片中不可缺少的关键角色,虽然他的戏份不多,出场较晚,但是,坐了20年冤狱的Andy,是从他的口中得知当年杀害他的妻子和情人的真正凶手是谁,才让Andy重燃翻案的信心。这个不谙世事的年轻人,因为小偷小摸而来到了肖申克监狱,刑期不长,却是惯犯。Andy半开玩笑跟他说:“你不是一个一流的小偷。”实则觉得这个年轻人并不是杀人不眨眼的恶魔和亡命徒,没有命案,

并不是十恶不赦的恶棍。相反,他初来乍到,不知深浅,单纯外露无遗,虽然有一点儿轻狂,但是他的单纯与率真很招Andy一伙人喜欢,很快混进了Andy和Red他们圈子。他在Andy的感召下,为了他刚出生的孩子和妻子,他打算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勤奋读书。并诚恳地请Andy当他的老师,于是影片中又上演了一幕监狱中学习的温馨、积极向上的场面。从Tommy认真的表情上,根本看不出一点匪徒的邪恶和可憎,只有年轻人朝气蓬勃和一心向善浪子回头的决心。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最终通过努力考取了高中文凭。很快他就会成为Andy救赎成功的对象。但是这个年轻人太过单纯,误以为典狱长是好人,没有识破典狱长的险恶用心,向他说了实话,结果典狱长怕东窗事发,惹来了杀身之祸。伴随着枪声,让观众深切感受到监狱血腥、残酷的一面。

五、“多行不义必自毙”的典狱长-Norton

影片中典狱长Norton这个形象极具戏剧性,人物设计是充满讽刺意味的:一方面他手拿《圣经》,满口的救赎之道,实则背地里贪污腐化,草菅人命。他第一次和Andy交谈的内容就是《圣经》的原文,两个人都能熟练地说出各自喜欢的经文具体出自哪章哪节,但是谁才是真正的信徒,随着影片的推进,真相大白了。Norton是一个伪基督徒,貌似虔诚;实则阴险,狠毒,贪婪。Andy帮他洗钱,让他迅速积累了大量的财富,而他对Andy仍然颐指气使,无论Andy帮他赚了多少钱,转过身就变脸,仍然像对待其他囚犯一样对他的态度相当傲慢地指使他擦鞋、洗衣服等。这些Andy都能忍,但是当

Andy从Tommy处得知杀害妻子和她的情人的真正凶手的消息时,满怀希望地去找他帮忙时,谁知Norton只是怕自己的丑事泄露,而残忍地拒绝帮助Andy洗清冤情,并且落井下石。让Andy看清了他的真实嘴脸。Andy也没有让他得逞,用Andy的方式惩罚了他。最后Norton也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什么钱也没捞到,选择畏罪自杀,饮弹自尽,也是罪有应得。正是印证了那句中国的老话:“多行不义必自毙。”他的下场是他咎由自取的结果。 六、结 语

Andy含冤入狱,在狱中经历了种种磨难,但是,他并没有太多的怨恨,而是平静地接受监狱的惩罚,狱前狱后的生活落差也并没有让他精神崩溃,焦虑不安,而是极其冷静地面对眼前的一切。他表现出了超常的平静、宽容和忍耐。如他的好朋友Red所说,他在院子里很悠闲地散步,就像在公园里一样。是理想的信念支撑着他的结果。为了我们不成为生活中“体制化”的人,就要像Andy一样不要放弃理想,不要放弃希望,无悔青春,无悔岁月!记得香港著名摇滚乐队Beyond有一首久唱不衰的经典之作《海阔天空》中唱到:多少次迎着冷眼与嘲笑,从没有放弃过心中的理想……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也会怕有一天会跌倒…… 歌词中唱出了每一个怀揣梦想的年轻人的心声:坚持着自己的理想,自立自强,奋斗不止!

[参考文献]

[1] 周建新.论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的现实意义 [J].电影文学,2007(19).

[2] 景圣琪.论《肖申克的救赎》中的黑人形象[J].电影文学,2008(20).

[3] 史修永.拯救与逍遥: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的文化解读[J].电影文学,2009(24).

[4] 张蓉.由《肖申克的救赎》引发的思考[J].电影文学,2010(02).

[5] 于志新.《肖申克的救赎》:对人性的深层思考[J].当代外国文学,2008 (01).

[作者简介] 张小斌(1951― ),吉林长春人,文学博士,吉林大学外国文学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美文学、英语教学法。

搜索更多关于: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人物分析 的文档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人物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zgj17cq9a6tck19hlmq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