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6 3 完全可以预料 相当可能 可能、但不经常 1 0.5 0.1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极不可能
表6 人员暴露时间E等级划分及赋值
分数值 10 6 3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连续暴露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 分数值 2 1 0.5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每月一次暴露 每年几次暴露 非常罕见暴露
表7 事故后果严重程度等级划分及赋值
分数值 100 40 15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10人以上死亡 3—9人死亡 1—2人死亡 分数值 7 3 1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严重 重大、伤残 引人注意 根据公式D=LEC就可以计算作业的危险程度,并判断评价危险性的大小。其中的关键还是确定各个分值,以及对乘积值的分析、评价和利用。将结果按下表分级 。
表8 LEC法评估结果分级
D值 >320 160—320 70—160 危险程度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高度危险,要立即整改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D值 20—70 <20 危险程度 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⑶风险估测 按照LEC法将计算结果填入下列表中。
表9 LEC法风险估测计算
风险源 序号 作业内容 洞口挖掘作业 洞口施工支护钢拱架 洞口支护喷射混凝土 钻孔 潜在的事故类型 坍塌机械伤害 坍塌 坍塌 坍塌机械伤害 13
风险估测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 3 3 3 6 人员暴露频率E 6 6 6 6 后果严重程度C 3 3 3 15 风险大小D 54 54 54 540
1 2 3 4 5 6 盲炮检查和危石清理 初期支护 坍塌放炮 坍塌 6 6 6 6 15 40 540 1440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初期支护阶段易发生坍塌事故。同时,在钻孔和找顶作业中,也应采取必要的监控措施加强防护。
隧道发生坍塌事故的可能性为偶然。隧道施工前,需进行地质雷达超前预报,施工过程中进行监控量测,可随时了解隧道围岩及洞内支护的稳定性。若隧道出现较大变形而发生坍塌,可通过监控量测提前预知,并及时撤出洞内人员和机械设备,不会造成人员伤亡。根据事故严重程度等级划分表,本隧道发生坍塌事故会造成暴露在施工作业环境中的<3名作业人员发生死亡事故,事故严重程度为一般。
第五章 风险控制措施及建议
一、隧道一般风险源控制措施
1、安全用电及洞内电气设备安全保证措施
(1)所有施工人员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和所用设备性能,用电人员各自保护好设备的负荷线、地线和开关,发现问题及时找电工解决,严禁非专业电气操作人员乱动电气设备。
(2)洞内的电气设备的操作符合下列规定:非专职电气操作设备;手持式电气设备的操作手柄和工作中接触的部位,设有良好的绝缘。
(3)高压线引至施工现场的室内变电所,所内通风及排水良好,门向外开,上锁并由专人负责。人员不得随便进入,变压器安设位置、接地电阻符合规范要求。
(4)配电系统分级配电,配电箱、开关箱外观完整、牢固,防雨防尘、外涂安全色、统一编号。其安装形式必须符合有关规定,箱内电气可靠、完好,造型、定值符合规定,并标明用途。
(5)现场内支搭架空线路的线杆底部要实,不得倾斜下沉,与基坑边及邻近建筑有一定安全距离,并且必须采用绝缘导线,不得成束架空敷设,达不到要求必须采取有效保护措施。
(6)施工现场所有用电设备,必须按规定设置漏电保护装置,严格按TN-S系统布置,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
(7)现场内各用电气设备,尤其是电焊、电热设备、电动工具,其装设使用符合规范要求,维修保管由专人负责。
(8)直接向洞内供电的馈线上,严禁设自动重合闸,手动合闸时与洞内值班人员联系。
2、安全焊接作业
(1)工作时穿戴工作服、绝缘鞋、电焊手套、防护面罩、护目镜等防护用品,高处作业时系安全带。
14
(2)焊接作业周围10m范围内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3)作业前检查焊机、线路、料机外壳保护接零,确认安全。 (4)焊接时二次线必须双线到位,严禁用其他金属物作二线回路。 (5)焊把线不得放在电弧附近或炽热的焊缝旁,不得碾压焊把线。
(6)气焊时先开乙炔阀点火,后开氧气阀调整火焰。关闭时先关闭乙炔阀,再关闭氧气阀。
(7)氧气瓶和乙炔瓶保持距离在5m以上,与焊炬、割炬和其他明火不小于10m。 (8)作业中若氧气管着火立即关闭氧气阀门,不得折弯胶管断气;若乙炔管着火,先关熄矩火,可用弯折前面一段软管的办法止火。
(9)焊机必须设单独的电源开关、自动段电装置,外壳设可靠的保护接零。 3、洞内防火安全保证措施
(1)治安消防工作必须坚持“预防为主、以消为辅”的指导思想,保证本工程建设工程的安全。
(2)施工现场成立消防委员会、义务消防队,负责日常消防工作。
(3)对现场的操作人员进行安全防火知识教育,并充分利用醒目标语等多种形式宣传防火知识,签订防火协议,从思想上使每个职工重视安全防火工作,增强防火意识
(4)施工现场配备充足的灭火器,消防物品周围不得堆放其他材料,以保证消防通道畅通。在附近写上119火警电话醒目标志。
(5)专职消防人员要每天巡视现场消防工作情况,做好治安记录。经常检查消防器材,以保证其使用时的灵敏有效。
(6)施工中电器设备的安装、维修,均由正式电工负责。严禁私拉照明线、点电炉,避免电器引起火灾事故。
(7)材料库房内易燃、易爆物品与料具不能混放,完善领料手续,经常查看库房。 (8)施工现场严禁私点明火,如确因工程需要,则必须报安全员备案,领取用火证,并经安全技术人员检查,确保安全后方可用火。
(9)严格控制施工区及附近生活区的吸烟等易引起火灾的行为,在安全地段设置吸烟专区。
(10)施工现场未经批准不得任意动用明火。如必须使用火时,要严格执行用火证制度,并且有专人对施工现场用火进行巡视。
(11)划分出禁火作业区,仓库区和现场的生活区。各区域之间要按规定保持防火安全距离。
(12)施工现场各类材料仓库、木工作业场所以及其他禁火的地方,悬挂“严禁烟火”警告牌,禁火区严禁吸烟。入库人员严禁带入火柴、打火机等火种。
4、其他一般风险源采取的对策 (1)建立健全各工种操作规程。 (2)适时开展职工安全教育培训。 (3)做好安全交底。
15
(4)为职工配备防护用品,并做好安全防护。 (5)施工现场做好警示标志。
(6)制定监督检查制度,定时开展检查工作。 二、重大风险源控制措施及建议
1、洞口失稳控制措施
(1)洞口施工避开雨季,及早修建洞口截水沟、排水沟设施和保证隧道内外改沟引水可靠后进行。洞口排水在施工期的雨季之前完成,加强洞内施工用水管理,防止积水浸泡墙基。洞口边仰坡开挖必须自上而下进行,及时支护。
(2)进洞身前先做好洞口加强段超前大管棚预支护措施,由于隧道位于顺层段,为保证进洞安全,在洞口段设置一环φ108的超前管棚,管棚采用热轧无缝钢管,管棚长10m,环向间距40cm,外插角1°~3°,注水泥浆,完成后再进行洞身开挖。
(3)洞口防山洪
对位于河床中隧道口,应加强洞口围堰的修筑,制订防洪度汛的方案,配备充足的防汛器材,雨季实行24小时监测报告。
(3)明洞与暗洞的衔接
明洞开挖及边坡防护完成后进行暗洞掘进,暗洞掘进前先进行超前预支护,暗洞掘进一段长度后,由洞内向洞外方向施做明洞衬砌。
(4)明洞衬砌及洞门
明洞仰拱施工由明暗交接处向洞口方向进行;明洞衬砌采用衬砌台车立模浇筑,钢筋集中制作,现场安装。混凝土由拌和站集中拌合,输送车运输,泵送入模,机械振捣。在明洞施工完毕,不影响洞内施工的情况下适时施做洞门。
(5)明洞衬砌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方可拆模,外模拆除后及时施工明洞外防水设施,拱圈背部用砂浆涂抹平整,铺设复合式PVC防水板,敷设时粘贴紧密,相互搭接错缝,填采用碎石土,施工时对称分层夯实。每层厚度0.3m,两侧回填土的土面高差不大于0.5m,再涂抹2cm厚水泥砂浆。明洞回填至拱顶后分层满铺填筑。顶层回填50cm厚夯实黏土,以利于隔水。
(7)洞口失稳控制措施
表10 洞口失稳控制措施
序号 1 作业内容 监控测量 控制措施 增加地表下沉监控测量频率,分析洞口变形发生趋势 控制开挖量等,减少围岩扰动,超前支护应及时到位,严格按照设计施工,中间围岩开挖后及时封闭初期支护;临时支撑拆除后,及时施做二次衬砌;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第三方监控量测,做到及时预测预警。采用合理的开挖面高度,特别是用台阶法开挖时,第一步开挖的台阶高度不宜超过1/3的开挖高度。 2 开挖 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