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与长寿的秘诀
健康与长寿是人类的第一追求。科学家们研究认为根据有二:一是许多科学家都认为动物(包括人)的自然寿命约为其成长期的五至六倍。人的成长是最后一颗牙齿长出的时间,大约是20—25岁,自然寿命应当在120岁至150岁上下。 这样来看,人类的长寿到120岁已不是梦想! 二是1961年细胞生物学家海弗利克发表《人体衰老的细胞生物学》,提出各种细胞的分裂增殖都是有其极限的。不论环境条件多么适宜,个体细胞分裂增殖若干代之后,最终要停止分裂而死亡。比如人体胚胎细胞只能分裂增殖约五十代左右。并由此而推算出人的自然寿命应是一百二十岁左右。这就是人的 “天年”。
日本是世界上平均寿命最长的国家。平均寿命87.6岁,中国人在50年代平均寿命是45岁,60年代是57岁,90年代是67.8岁,2002年是76岁。而2009年报道,大连市是80.6岁,上海是86岁。如果按知识分子平均年龄58.5岁来推算,小学6年;中学6年;大学4年;硕士3年;博士3年;博士后3年,学完后大约需要25年,差不多30多岁了。剩下服务社会的时间也不多了。
那么我国人口为什么不长寿呢?如何去争取与长寿相差这60至70年呢?
医学研究认为,我国绝大多数人是病死,而非老死,大多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因此WHO(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口号:“全人类都要重视保健,不能死于无知”。事实上长寿是很多的,如“竭力争取健康勿须苛求长寿——侃谈科学寿命观(赵焕成,大连老年学学会,老龄问题论文集)文中,就例举了许多长寿的实例。
但为什么还有许多人不能长寿呢?这正是目前许多学者研究和报刊报道的热门话题。在当前人们对健康强烈追求的形势下,不少人提出五花八门的观点、学说,有关长寿的保健品充斥市场,老年人急相购买。更有甚者提出什么长寿 秘诀。
9
WHO提出人类保健有三个重要关键,就是能做到平衡饮食、有氧运动、心理状态。
影响寿命的因素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三大失衡
人要维持生命,延长寿命,必然要受到人体内外各种因素的作用和影响。人体所受到的外部影响,可以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的作用和影响,比如天气中温度、湿度、气压等的差异和变化,还有紫外线、声、光、电、磁和其它射线的影响,空气之中氧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的含量,大气中的尘土烟雾或花粉菌丝等等,都可以对人体起作用或造成影响。祖国医学十分重视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就是重视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
另一方面,是社会环境中各种因素的作用。人是生物中进化得最复杂最高级的生命。人体有着极强的适应环境的能力,能及时、灵活地作出各种反应。人体的五脏六腑各司其职,消化吸收营养,分解释放能量,解毒排毒排泄,呼吸循环保温,不管环境情况如何变化,生理上总能保持平衡稳定。还有强大的免疫系统,能随时清除侵入人体的细菌病毒。人体也有很强的创伤愈合恢复能力。所以人类在地球上进化发展,三百万年来繁衍生息至今已达五十多亿之众。也就是说本来我们每个人都具备有顽强的生命力。保护好我们的健康和生命力,发挥生命的无限潜能,就是我们争取长寿的基础。
但是高科技带给人类高享受、高营养,另一方面又产生了高污染、高噪音、高压力、高应激。大自然遭受破坏,自然灾害频频发生,小小环球,已不堪重负。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不和谐,地球大环境与人体小环境的严重污染又引发了生命的三大失衡:—— ?心理失衡;?代谢失衡;?生理失衡——最终缩短了人类的寿命。多数情况下,人类固有的潜能和强大的生命力显得十分脆弱,不堪一击。影响寿命的是人体的内、外失衡,而内失衡是根本,内因是决定长寿的关键!
环境因素(外因)的影响必须通过人体内因而起作用。内因是指人体对不良刺激因素的综合反应,如神经、内分泌、应激能力、免疫机能,以及器官和组织的健康强弱状态,再生能、修复能、代偿能等。遗传因素是十分重要的内因之一。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同一血统的家族内,人的寿命比较相近。社会环境因素对寿命影响还表现在:自然灾害、饥荒、战争和疾病等大大降低人群的平均寿命。它是人类目前的平均寿命只有六、七十岁的最大原因。如果社会进步了,生活条件改善了,医疗卫生水平提高了,人的寿命必将随之延长。像我国现在人民的平均寿命已经达到七十岁左右。随着今后科学的进步、长寿医学的发展,人们普遍健康长寿到120岁不会是太遥远的。
生命的健康
长寿,是人类从古到今都一直向往和追求的目标,长命百岁是人人都想得到
的。人类通过各种各样的神话故事表达对长寿的向往和追求,如神话故事中描绘的神仙长生不死的万古岁月。但是,向往终归是向往,要真正实现我们的长寿目标,还必须回到现实中来,从我们自身构成材料的性质来认识我们生命体的长寿原理。
生命体的构成 具体时间的不可逆性是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决定的,由此也导出我们生命体的衰老和死亡同样是由于温度(热量)作用的结果,为此,要实现
10
长寿和健康就是限制热量的摄入。食物是我们生命体热量的来源,限制热量摄入就是节制饮食,这是实现生命长寿的基本原理。
我们生命体的构成从狭义的角度讲就是我们的身体和食物这两部分,从广义的角度讲就是我们的身体和吃、穿、住、行的物质条件。这就是生命体构成的辩证法原理,这里主要从狭义的角度来探讨生命的健康长寿问题。食物和身体的矛盾运动,遵循量变质变规律,推动着我们生命的发展。身体的健康长寿与否,首先就受到食物的制约。食物是我们生命体的建筑材料和修补材料,根据我们生命体构成的材料来看,和建筑物所用钢筋混凝土的坚固材料相反,构成我们自身的主要材料却是最脆弱最不坚固的碳、氢、氧、氮等气体元素。《元素与人》一书中说:“人虽为万物之首,然而也不能超然‘万物由元素构成’这样一条基本定律之外;而且,人体中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元素参与其间的高度精细的化学反应。化学元素不仅是构成人体的基本原料,而且在人体的生长、发育、衰老、疾病、死亡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生命的健康长寿原理
长寿,是人类从古到今都一直向往和追求的目标,长命百岁是人人都想得到
的。人类通过各种各样的神话故事表达对长寿的向往和追求,如神话故事中描绘的神仙长生不死的万古岁月。但是,向往终归是向往,要真正实现我们的长寿目标,还必须回到现实中来,从我们自身构成材料的性质来认识我们生命体的长寿原理。
生命体的构成 具体时间的不可逆性是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决定的,由此也导出我们生命体的衰老和死亡同样是由于温度(热量)作用的结果,为此,要实现长寿和健康就是限制热量的摄入。食物是我们生命体热量的来源,限制热量摄入就是节制饮食,这是实现生命长寿的基本原理。
我们生命体的构成从狭义的角度讲就是我们的身体和食物这两部分,从广义的角度讲就是我们的身体和吃、穿、住、行的物质条件。这就是生命体构成的辩证法原理,这里主要从狭义的角度来探讨生命的健康长寿问题。食物和身体的矛盾运动,遵循量变质变规律,推动着我们生命的发展。身体的健康长寿与否,首先就受到食物的制约。食物是我们生命体的建筑材料和修补材料,根据我们生命体构成的材料来看,和建筑物所用钢筋混凝土的坚固材料相反,构成我们自身的主要材料却是最脆弱最不坚固的碳、氢、氧、氮等气体元素。《元素与人》一书中说:“人虽为万物之首,然而也不能超然‘万物由元素构成’这样一条基本定律之外;而且,人体中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元素参与其间的高度精细的化学反应。化学元素不仅是构成人体的基本原料,而且在人体的生长、发育、衰老、疾病、死亡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1
长寿问题的重要意义并不单纯在社会产品方面,更主要的是探讨生命的长寿问题。和产品长寿同样重要的是我们生命体的长寿问题。
衡量生命质量有两个标准-健康与长寿。健康与长寿两者互补。怎样赢得健康与长寿?人类为此进行过多少探索?
“麦卡效应”推导健康与长寿
张田勘
生活优越程度与生命质量成正比?
英国牛津大学埃玛·霍克利等人近来用3组小鼠做实验,以了解环境因素对“亨廷顿疾病”发病及在患病过程中的作用、环境因素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程度等。
“亨廷顿疾病”是一种典型的遗传疾病,症状为行为共济失调,颤抖、动作呈舞蹈状且无法自控。 患者往往因疾病恶化早死。
研究人员把这3组携典型“亨廷顿疾病”基因,并呈现初步疾病症状的小鼠放在不同环境中喂养。第一组每只单独放在标准笼子中喂养;第二组同样每只单独放在标准笼子中,但笼内有一个硬纸板做成的管道供小鼠钻进钻出游戏或活动;第三组则集体放在一个大笼子中,笼内配有转轮、玩具、管道并且食物充足。 喂养一段时间后,研究人员测试这些小鼠的运动协调能力。结果发现第三组小鼠成绩好于第二组,而第二组成绩好于第一组。
这一实验结果表明:生活条件越好,小鼠的生命质量越高,对健康的负面影响越小。第三组小鼠的生活条件,相当于人类有充足的食物、宽敞的居住空间、较好的娱乐器具而且不孤独,亦即是说满足了它们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它们的生活质量较好。
当然,这项研究因时间所限没有得出哪一组小鼠更长寿的结论,但根据实验推测,如果对这3组小鼠保持实验所提供的不同条件,第三组小鼠的寿命显然要长一些。因为“亨廷顿”患者常因疾病折磨过早去世,而第三组小鼠生活条件最好,会减轻病魔危害而延长寿命。 物质“馈乏”导致“麦卡效应”?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