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中国文化史》期末复习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14 20:02:0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中国文化史》期末复习题

一、填空题

1.中国文化的一般特征,应包括它的广泛性、 、平和性及 等。 2.人类最早创造的原始物质文化是 制造并使用工具 ;新石器时代标志:是出现了磨制工具、农业、养畜业和 陶器 。 3.研究表明,中华民族的远祖分为三大文化集团,即 华夏集团 、东夷集团和 苗蛮集团 。

4.战国诸子中提出“尚贤”、“尚同”的主张是 墨子 ;认为“虚己以游世”是人生最高境界的是 庄子 。

5.玄学就是魏晋时期以 老庄道家思想 为骨架、糅合 儒家经义 以代替烦琐且已衰微的两汉经学、具有高度抽象的思辨形式的一种哲学思潮。

6.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以“求善重德”为志趣的 文化,这与古希腊以“求真重智”的 文化各成一格。

7.研究表明,中华民族的远祖分为三大文化集团,即 华夏 、东夷集团和 苗蛮 。

8.冠礼又叫成年礼,这一礼俗形成于 西周 时期。通常主要在士以上社会阶层中举行。

9.中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是___离骚___ ;__杜甫___的诗歌真实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被公认为“诗史”。

10.以“经”专指儒家经典,是在西汉 汉武帝 时;为激励士人专心儒学,他还推行了“ 察举制 ”的选官制度。

11.中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是《__ ___》;_______的诗歌真实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被公认为“诗史”。

12.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制度的政治基础是 九品中正制 ;经济基础是 荫户制 。

13.儒、佛、道三教并行不悖的历史时期是 唐朝 ;此期还出现了我国第一部系统的史评专著《 》。

14.理学思想的创立者是 ;南宋时将这种学术思想推演到政治哲学的学者是 朱熹 。

15.黄宗羲提出治学的主要目的就是 ;其在政治、法律思想方面最举代表性的著作是《 明夷待访录 》。

16.孔子以鲁国史事为基础编成的《 》一书,标志着严格意义上史学的诞生;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史学理论专著是唐朝刘知己的《 》。 17.战国时期提出“白马非马”、“坚白论”的公孙龙是 名家 的代表人物,汉武帝时期提出“独尊儒术”建议的著名学者是 董仲舒 。 18.汉代实行的选官制度是 ,魏晋南北朝时期则是 。

19.南北朝时佛教唯心主义盛行,以 为首的唯物主义者针对佛教的神不灭论进行了批判,其著作为《 》。

20.北宋时期王安石推行的一种严格的考试升级制度叫 科举 ;元代文人发展出一种新颖的诗歌形式是 元曲 。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老子·五十八章》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句话体现出的中国传统思维模式是( c ) A.整体思维 A.物质文化

B.类比思维 C.辩证思维 D.抽象思维 B.生产生活文化 C.制度文化 D.精神文化

2.哲学观念、伦理道德、审美意识等属于( D )

3.春秋战国时期,民间开始出现了私人办的学校,( B )是其首创者。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庄子

4.历史上著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的著名道士是( c ) A.寇谦之 B.陶弘景 C.孙思邈 D.葛洪

5.对君主和尊长的名字不能用汉字直接写出其形或不能直呼其名的文化事象称作( C )

A.语系 B.语音 C.避讳 D.崇拜

6.中国历史上的准确年代计算,是从西周共和元年即( b )开始的。

A. 公元前827年 B. 公元前841 C. 公元前781年 D. 公元前51年 7.“文化”一词中,“化”的本义是( d )

A.化学 B.文学 C.化解 D.改易

8.秦汉时期,郡县制全面取代( C )

A.井田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召募制

9.《礼记·曲礼》说:“天子死曰崩,诸候死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这反映了古代丧葬礼仪的( C )

A.规范性 B.调和性 C.等级性 D.延续性 10.中国古代宗法制度的基础是( A )

A.血缘 B.地缘 C.亲戚 D.同门 11.魏晋南北朝时期促使佛教获得大发展的思想是( d ) A.儒学 B. 经学 C.道学 D. 玄学 12.中国历史上首先使用年号的是( a )

A.秦始皇 B.汉高祖 C.汉武帝 D.光武帝

13.隋唐时的孙思邈精于医药,后世尊称为药王。他也是一个( A ) A.佛教徒 B.道教徒 C.伊斯兰教徒 D.基督教徒 14.《日知录》的著作者是( a )

A. 顾炎武 B.方以智 C.黄宗羲 D.王夫之

15.北宋专力作词并大量创制慢词,推动宋词发展的词人是( B ) A. 苏轼 B.柳永 C.秦观 D.黄庭坚 16.截止目前,认识夏文化的第一手资料是( c )

A.半坡文化遗址 B.河姆渡文化遗址 C. 二里头文化遗址 D. 赤山文化遗址 17.元代最高行政机关是( d )

A.枢密院 B.宣政院 C.尚书省 D.中书省 18.世界上最早最大的百科全书是( a )

A.《永乐大典》 B.《四库全书》 C.《大英百科全书》 D.《古今图书集成》 19.明代对各级官员和人民进行秘密侦察的特务机构是( C ) A.六科 B.厂卫 C.都察院 D.十三道 20.为明神宗带来《坤舆万国全图》的西方传教士是( c ) A. 金尼阁 B. 汤若望 C.利玛窦 D.南怀仁 三、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传说中的神农氏属于父系氏族时期。 ( ) 2.最早的文字是原始陶器上的符号。 ( )

3.强调“国家右文而略武备” 是在汉朝。 ( ) 4.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 ( ) 5.科举考试中创立“糊名”、“誉录”等制度是在唐朝。 ( ) 6.古文经学注重典章考据,学风朴实但失之繁琐。 ( ) 7.在唐代形成的中国化佛教宗派中,影响最大的是禅宗。 ( ) 8.明清两代中国古典文化进入总结阶段。 ( )

9.中国古代把一昼夜分成二十四个时辰。 ( ) 10.中国是一个专制君主制度早成而又晚退的国度。 ( ) 四、简答题

1.简述中国古代文化的三次转折。

2.简述春秋战国时期多元私学兴盛的原因与文化背景。 3.怎样评价明末清初“西学东渐”文化现象? 4.简述古代科举制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5.简要概括明清文化的特点。 五、论述题

阅读下面一段材料后回答问题:

自汉以后,天下太平,武帝复以孔子之说统一之。其时新遭秦火,儒家唯以抱残守缺为事,其为诸子之学者,亦但守其师说,无创作之思想,学界稍稍停滞矣。佛教之东,时值吾国思想凋敝之后。当此之时,学者见之如饥者之得食、渴者之得饮,担簦访道者接武于葱岭之道,翻经译论者云集于南北之都。自六朝至于唐室,而佛陀之数,极千古之盛矣。此为吾国思想受动之时代。然当是时,吾国固有之思想与印度之思想互相并行,而不相化合;至宋儒出,而一调合之,此又由受动之时代而稍带能动之性质也。——王国维《论近年之学术界》

1.材料中的“新遭秦火”指什么历史事件?有什么影响?

2. 根据材料说明佛教在中国兴盛的原因;划出文中形容佛教兴盛的句子。 3. 文中所说“吾国思想受动之时代”指的是哪一时期?谈谈你的理解。

搜索更多关于: 《中国文化史》期末复习题 的文档
《中国文化史》期末复习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zsrm3idik2xc786bdiw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