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篇博士论文
1、睡莲中的灵晕 莫奈后期绘画研究 学院名称:中国美术学院
指导教师姓名(职务、职称):许江、司徒立、焦小健(教授) 专业名称:油画作者 姓名:林印吉
摘要
本文围绕德国现代著名思想家,评论家,哲学家瓦尔特·本雅明在《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所说的“灵晕(Aura)”概念和莫奈的后期艺术展开。本雅明认为灵晕是以前本真性艺术作品特有的独一无二的笼罩作品的那种气息,光晕。在技术复制时代,绘画中灵晕渐趋消逝。但他并未讲得十分清楚,通过考察到底灵晕是什么,理清它的几层含义;事实上,本文希望通过对莫奈晚年的睡莲绘画的分析,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讨论“灵晕”。依次从睡莲画面的色光,质光,时光,生命之光几个方面逐步深入,研究艺术作品之灵晕是如何产生,进而论证从物到画的过程,就是灵晕产生的过程,其中所蕴含直观与生动,是与一记忆,时间,疑惑,决断相交织的那个独一无二的过程。是艺术家可以用创作来证明的。是拟真,图像性作品不可复制的过程。并期待以此对克服图像媒体时代绘画的困境,探索绘画被人忽略, 遗忘的那些品质,引起更多关于当今绘画的探讨。
文章分为绪论,正文上,下篇以及结语:
绪论简要说明本文认为莫奈晚年的八幅睡莲绘画是典型的有“灵晕”的艺术作品。简单介绍“灵晕”概念,说明选题意义。
上篇(一—二章):消逝的灵晕
通过对“灵晕”词源词义的考察,对本雅明有关灵晕的表述及其它相关研究的介绍,来理解图像时代绘画中灵晕的消逝。
下篇(三—五章):睡莲绘画中的灵晕 首先,分析莫奈在睡莲绘画之前印象主义式的绘画方法以及他为后期的睡莲绘画所作的内在经验与外在条件的准备。
其次,论述在莫奈睡莲绘画中灵晕是如何产生的。
从莫奈在睡莲绘画中的色光(属于纯度,色彩的)开始,再到画面特有的质光(属于肌理,痕迹的),到时光(属于时}可胜,反复凝结的),最后到艺术家的生命之光(生命对物的注入),依次序论证具有这种种“光”之特性的灵晕是如何产生的。
最后,分析图像时代的艺术情境,说明灵晕其实就是现代艺术情境中正在消逝的古典艺术的理想。论证莫奈睡莲中的灵晕并不是重提艺术神话,一切讨论都是为了在艺术理想失落的图像时代“让艺术回到艺术”。
结语通过对莫奈绘画中灵晕的研究,说明灵晕并不是超验之物,是艺术家可以用眼睛去看去劳动,是生命存在整个的综合所产生的东西。这才是作品之灵晕。并留下开放的问题前景,以此期待引起更多关注与思考。 关键词:莫奈、灵晕、睡莲绘画
2、自我与妥协——艺术转型背景下的马奈绘画 研究生姓名:惠波 导师姓名:常宁生教授 学科专业:美术学
学院名称:南京艺术学院
关键词:艺术转型、自我、妥协、现实人格
二、八篇硕士论文
1、关于马奈绘画形式语言的研究 学校:中国美术学院 作者:尹哗
指导教师:翁诞宪(教授)、章仁缘(副教授)、崔小冬(副教授) 专业名称:油画.
关键词:马奈、写实主义、印象派、绘画形式语言 2、论日本浮世绘对马奈绘画的影响 学院:南京艺术学院 研究生姓名: 王 蕾
导师姓名: 陈世和(副教授) 学科专业名称: 美术学(油画)
【关键词】绘画风格 浮世绘 线条简洁 色彩鲜明 3、马奈《奥林匹亚》研究述评 学院:江西师范大学 导师姓名:蔡鸣、 学科专业:美术学 作者:李晨
关键词: 马奈;《奥林匹亚》;国内外关于《奥林匹亚》的研究;关注点和分歧、“断裂”
问题
4、马奈的女性主题创作研究 研究生姓名:王永强 指导教师:徐福厚教授 学科专业:美术学 研究方向:油画
关键词:马奈 莫涵 女性主题 《奥林比亚》 《草地上的午餐》 5、马奈的现代性——以马奈的《铁路》为中心的考察 指导老师:何红舟、孙景刚、王羽天 学院:中国美术学院 专业名称:油画 作者姓名:罗泱波
关键词:现代性、印象派、《铁路》 6、莫奈的光与色
学院名称:河北大学 作者姓名:孙逸淳 指导老师:明镜 学科专业:美术学
关键词:莫奈 印象派 光色 创新精神
7、女性凝视的震撼——马奈的“莫涵绘画”与舍曼《无题电影剧照》中的女性图像研究 作者姓名:孙碗君 专业:美术学
研究方向:美术比较学 指导教师:邵大蔑教授
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
关键词:马奈、莫涵、奥林比亚、舍曼、女性凝视 8、在模糊不定中彰显多种可能——试论马奈的油画艺术 作者姓名:朱婧
学院名称:南京师范大学 指导老师:盛梅冰 学科专业:美术学
关键词:马奈、印象派、真实、平涂、图式
三、十五篇期刊
1、黑猫的震惊——解读马奈的《奥林匹亚》 作者:李勇 期刊:艺苑2010.02
2、马奈——一个具有印象性的非印象派画家 作者:王子明 期刊:美术大观2009/05 3、马奈是印象主义画派画家吗? 作者:冯民生 期刊:西北美术2005/01 4、马奈是印象主义画派画家吗? 作者:冯民生 期刊:中国书画2005/06 5、伟大的静物画家——马奈 作者:陈晗、韩亮 期刊:美术大观2008/04 6、时代的节拍——马奈的艺术 作者:何孙谟 期刊:新美术1984/01 7、“相约马奈——中国国画家12人作品展”在马奈艺术空间开展 期刊:投资北京2010/11 8、自我、沙龙、印象派——论1870年-1883年的马奈绘画 作者:慧波 期刊:美术之友2007/06 9、《处决马克西米利安》与马奈艺术的自我定位 作者:周瑜 期刊:艺术百家2008/S1 10、马奈的技法饭 作者:田达夫; 刘静朴 期刊:齐鲁艺苑1985/00
11、继承传统和坚持自我创新——解读马奈绘画艺术的革新性 作者:张楚翘 期刊:美术教育研究2014/01
12、是谁改变了“维纳斯”——从乔尔乔纳、提香到马奈审视“维纳斯”艺术形象的嬗变 作者:曾佳 期刊:艺术百家2008/S1
13、马奈的午餐和裸女——印象派绘画运动的前台和幕后 作者:韩青 期刊:百家评论2013/02
14、马奈的静物画艺术 作者:唐珂 期刊:学周刊2012/35
15、论马奈的《奥林匹亚》的挑战性 作者:任涛 期刊:艺术评论 2010/11
四、个人综述
爱德华·马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印象派画家,他从没有参加过印象派的画展,但他和印象派画家关系密切,深受印象派画家崇敬,有人说他是印象派的奠基人。马奈出生于巴黎,父亲是内务部首席司法官。父母希望儿子学法律或当海军军官。16岁的马奈在开往巴西轮船上当见习水手,旅途中大自然的魅力深深诱发了他那用色彩和线条描绘自然美的激情。在18岁时毅然走进巴黎古典主义画家托马斯·库迟尔的画室学习绘画。在这里前后学6年之久,受到严格的绘画基本功训练,获得了扎实的造型功力,但他不满古典主义。在这期间,他常到卢浮宫观摩历代大师作品,并游历德国、意大利、荷兰和比利时,以独立自主的见解获取了在画室中难以得到的真正清新厚实的艺术修养。
马奈受过良好教育,养成一副绅士派头,自视清高,热情奔放,不受拘束,追求独立自由,他反对保守,同情进步,维护共和主义,具有自发革命意识。19岁参加过革命暴动,还曾和德加、巴齐依参加过国民自卫军,年轻画家巴齐依阵亡。他同情巴黎公社起义,还被
选为公社艺术家联盟委员,这些都是他对自由的忠诚和浪漫的激情所致。当他把全部渴望自由的生命和热情转向艺术时,他在绘画中开辟了一个新时代。29岁的马奈在沙龙展出《西班牙吉他演奏者》,在巴黎画坛上崭露头角。他的画具有古典造型基础,又有明亮鲜艳、光与色的整体表现,仍保持着形象的真实感。
31岁时,在落选沙龙展出《草地上的午餐》,在巴黎引起轩然大波,并遭到拿破仑三世和舆论的攻击。而左拉却肯定他的艺术。马奈总是以古典的高贵气质和华丽美艳的印象派色彩一直交融在自己的画中。1882年沙龙展出了他生前最后一幅作品《福利·贝热尔的吧台》,因而获得极大成功,官方授予他“荣誉团勋章”。病中的马奈说:“这实在太晚了。”第二年的4月30日,马奈永远离开了他热爱的光和色的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