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送器腔体内及外部仪表管路的残留气体。正确的投用差压变送器,高低压侧阀门的开启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执行。开启的方法是先打开平衡阀,使正、负压室相通,再打开高压阀,关闭平衡阀,最后开启低压阀,以防止差压变送器不受单向压力冲击,提高差压变送器的可靠性。
1.2.3 汽水系统
汽水系统仪表管伴热:仪表管道的敷设环境温度为5~50℃,否则应有防冻措施,因仪表管伴热不良,仪表管路冰冻,导致测量失准,伴热温度过高造成测量异常,虚发信号,由于仪表管伴热温度过高,或高低压侧伴热不均匀导致汽包水位差压式水位测量失准保护拒动,这类事故在全国电厂中出现也不是一次两次。变送器在环境温度低于零下3℃,仪表管结冻的情况下,容易出现死机,零位出现较大漂移等现象,因此确保仪表管伴热和保温柜内加热正常工作对变送器正常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此外,冬季停炉后,测点一次阀后管路的积水都要排空。汽水系统仪表管泄漏:高温高压系统导压管泄漏一般出现在保温柜内,主要是接头处和排污阀处泄漏,泄漏除了影响自身的测量外,高温高压蒸汽对柜内其它变送器而言也是一个严重的威胁,对哪些诸如汽包水位、汽包压力、给水流量等冗余的变送器最好不要安装在同 一个保温柜内。 1.2.4 风烟系统
风烟系统导压管堵塞:对于测量含灰尘量较多的气体压力(如炉膛压力)时加装取样吹
扫装置防止堵塞。炉膛压力微吹风装置的风量要调整合适,要在确保不影响炉膛负压测量的
基础上达到最好吹扫效果;对于磨煤机一次风量等出现的不同程度_ _ _ _ _堵灰,除了改进风量测量机制,目前比较常用的措施是加装压缩空气吹扫管路和定期吹扫制度来解决,可靠性还有待提高。风烟系统导压管积液:通过在最低处设置排污阀定期进行冷凝液体的排出,杜绝U 型布置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这主要有炉膛压力,一次风/炉膛差压、二次风/炉膛差压、风机喘振、引风机流量等信号。逻辑开关火电厂为实现其对热力系统的监控和联锁保护,需采用高可靠性的压力开关,具体对可靠性的要求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或技术实现: 感压元件:对感压元件采用特殊的工艺如CCS 的SNAP 弹簧膜片、日本太平贸易牌的波纹管等,来保证性能稳定、工作果断。为保证开关的可靠性应选购符合U.L、CENELEC、 C.S.A标准的产品。
外观:在线的压力开关应完整无损,紧固件不得有松动现象、可动部分应灵活可靠。内部不得有切削、残渣等杂物。保护调压范围选择:保护调压范围的选择与压力开关的设定值有关,选择的原则是应使设定值大于压力开关调节范围上限的30%,并尽量接近调节范围的上限。计量检定规程要求设定点可调的控制器,应不小于15%~95%,为提高保护动作的可靠性,这就要求把好压力开关的选型工作。工作压力的选择:应保证最大压力有足够的裕度来满足用户工作压力的要求,否则无法保证压力开关的正常使用。
以膜盒为弹性感压元件的压力开关,量程范围较小,多用于测量风烟系统的压力或负压;双波纹管差压开关采用焊接波纹管,有效面积一致,可以减少一般差压开关在高压工作下所引起的测量误差,因此可在高静压下工作,具有单向过载保护,能测量脉动压力;波纹管使保证高精度的绝对条件,活塞型设计适用于高压范围。根据测量对象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弹性感压元件材料(聚丁钠橡胶或不锈钢等),接口材料可相应选择铝合金或不锈钢。水位测量仪表相对于温度、压力的测量,水位测量的准确可靠性要难很多,汽包水位,加热器水位、热井水位个个都有相关的技术要求,一点考虑不周,测量的准确和可靠就很难得到保证。为了提高差压式汽包水位测量系统的可靠性,锅炉汽包水位控制取自3 个独立的差压变
送器进行汽包压力修正及逻辑判断后的信号。构成三冗余测量系统的每套差压式汽包水位测量系统均采用独立的测量孔、单室平衡容器、取样管路、独立的差压变送器(及对应的压力变送器)、独立的输入/输出模件、独立的水位计算和修正回路。,引入分散控制系统(DCS)的冗余控制器。锅炉汽包水位控制和保护分别设置了独立控制器,一旦在水位控制的控制器中计算出的水位超过保护定值,则通过硬接线送到水位保护的控制器中,进行逻辑处理。从日常维护角度出发汽包水位测量系统的维护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利用停炉机会根据汽包内水痕迹核对水位计的“零位”; 2)锅炉启动前后对水位测量容器进行水平衡校验,确保安装位置合格;
3)锅炉正常运行中定期核对各个汽包水位测量装置间的示值偏差,当偏差超过30mm时应尽快找出原因,进行消除; 4)机组启动过程中进行汽包水位实际传动试验; 5)锅炉启动升压到一定压力进行变送器排污;
6)设置水位变送器校验、安装质量监督点,确保一次原件可靠准确; 7)规范测量筒、阀门、保温、伴热等等的安装。
此外,除氧器水位、热井水位要考虑到真空吸走平衡容器参比水柱的影响等方面。总而言之,水位测量的准确可靠还需大家多多的努力。 辅助件为提高测量系统的可靠性,就辅助件而言需做好以下几点: 1)完善现场设备的标识标牌,根据现场设备的功能和重要性,选择不同的标牌颜色加以区分;
2)规范电缆的敷设,尤其是热电偶、热电阻、4~20mA信号电缆与控制电缆、电源电缆的分层敷设,杜绝走同一管线。 3)做好现场“五箱”的防水,杜绝由于进水导致信号短路。 4)根据现场环境,选择耐高温电缆,耐高温补偿电缆。靠近高温管道等热源的电缆需做好隔热措施。
5)定期检查现场控制柜冷却风扇的运行情况。 6)电缆、导线、补偿导线的规范屏蔽;
7)规范接线工艺,无用的裸线应包扎好放入接线槽中。
8)热控系统接插件主要存在的问题有接触不良、固定不良、绝缘不良等。在DCS端子板与I/O 模件、振动探头与前置器或卡件、火检探头与卡件、部分热电阻回路中多次出现由于接插件接触固定不良引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