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高速公路隧道施工中的稳定性分析
作者:李啟泰
来源:《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年第23期
【摘要】下穿高速公路隧道的开挖将引起路面发生不均匀沉降,严重时甚至会引发路面开裂或塌陷,对二级公路行车产生威胁。因此,研究下穿高速公路合理的施工工法,控制开挖对周边环境产生的影响显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高速公路;隧道施工;FLAC3D计算;结果分析 1、FLAC3D计算模型及分析工况 1.1计算模型
基于FLAC3D建立二维模型对隧道开挖进行数值分析,按照实际工况进行数值计算.模型尺寸为106m×64m×1m。模型沿隧道横断面方向长度为106m,地层厚度为64m,纵向长度取1延米。模型的单元划分全部采用六面体,双侧壁导坑法模型网格如图1所示。模型边界条件中,取地表为自由表面,其他面均为法向约束。 图1数值计算模型示意图
初始应力场按自重应力场考虑。基本可变荷载主要为地面超载,交通荷载,施工荷载和设备荷载,考虑某隧道上方为某高速公路,计入隧道上方交通荷载的影响,模型中按均布荷载50kN/m2考虑。
根据隧道设计方案,隧道初衬支护形式为钢拱架+喷射混凝土支护。对初期支护及临时支护进行适当的简化,假定钢拱架、钢筋网、喷射混凝起到封闭围岩的作用,对钢拱架支撑不单独予以考虑,通过刚度等效的方法,把它的影响结合在喷射混凝土中,采用实体单元模拟。对于大管棚超前支护,假设其与围岩共同形成加固圈,通过提高围岩力学参数的方法,模拟大管棚的加固效果,采用实体单元模拟。
围岩参数及支护结构计算参数如表1所示。 1.2分析工况
根据工程经验,以及下穿高速公路隧道的特点,本文选取双侧壁导坑法、CRD法及CD法3种施工工法。分析模型如图2~图4所示。
图2双侧壁导坑法模型 图3CRD法模型 图4CD法模型
相关推荐: